招标采购电子化模式和标准化问题

时间:2022-10-28 11:44:51

招标采购电子化模式和标准化问题

摘 要:所谓超标采购也就是采购方根据自己的需求提出相关条件与要求或者样品,并邀请众多企业参加并投标,然后采购方再根据相关规定或者流程来选择合适合适的交易对象,最后再拟定对双方都有理的方式来签订合同等一系列过程。在该过程中,都必须公平、公正、公开。这种方式一般在政府采购中最为常见。一般来说,招标采购可以分为两种方式:一种是竞争性采购,另一种是限制性招标采购。它们之间最显著的差别也就是竞争性采购事项整个社会进行公开招标的,而限制性招标采购则是在选定的供应商中招标。本文就招标采购电子化模式与标准化问题进行浅要分析。

关键词:招标采购 电子化模式 标准化 问题

在互联网开放的网络环境下,招标采购中也开始利用了各种先进的网络技术,以此来保障招标的公平公开性,提高招标采购的服务水平。截止到目前,网络技术的应用已经得到了业界人士的认可,达成了共识。下文从招标采购电子化的含义及面临的难题入手,浅要分析了招标采购电子化的模式以及几个标准化问题,以供大家参考。

一、对招标采购电子化的基本认识

所谓招标采购电子化也就是在采购过程中,采购方通过先进的网络技术等进行招标,这样可以有效的提高招标的公平公正性,从而促进我国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但是我们必须清楚的知道,该行业的电子化技术与其他行业的电子化技术存在很大的差别,当我们真正意识到这两点的不同之后,才能够促进招标行业的健康发展。

从我国相关法律法规中看出,在招标过程中,活动可以由招标人组织,也可以交由机构进行组织,而不管是在何处,投标人都会积极参与。正因为招标采购行业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所以在实际工作中,它以面临着以下几点问题:

1.招标业务的不确定与电子化所需业务的确定性相互矛盾。当招标采购行业的人员在组织活动的过程中,根据国家相关规定,必须具有编制招标文件以及评标的能力,所以说,自行招标机构要想按照该规定进行,那么招标人只能够为自己服务,这样也就很难真正实现电子化;目前,我国已有若干家招标机构,是招标采购行业的主要内容。从目前我国的相关文献中显示,我国很多招标机构的水平都非常低,并且在市场中为了取得竞争优势,往往接收不确定的业务,导致其信誉极低。所以很多结构的业务的不确定因素以及电子化所需的业务之间相互矛盾,无法促进电子化的较快发展。

2.招标采购的收益水平与电子化所需资金相互矛盾。在实际工作中,招标采购服务最显著的特点也就是为招标者与投标者提供相应的服务。一般来说,招标人在进行招标的过程中,不会刻意去研究所有的投标者,他们只能够根据相关人员的智力去判断投标者,并与投标者签订合同进行合作。不同的是,招标采购电子化可以在赵国的过程中对所有可能出现的情况进行全面研究,然后制定出合理的工作流程,也就是说,招标采购通过电子技术可以对投标者的各种不确定因素进行全面的了解。如果在实际工作中遇到大体的不确定因素时,我们就需要在其中投入大量的资金,这样做并不够合理。

二、以行业为基础的招标采购电子化模式

以行业为基础的招标采购电子化模式的关键因素在于:首先需要根据市场的发展态势来建立一个相应的招标电子化平台;其次按照社会的相关资源来完善投标者的各种信息;最后根据现代化技术手段来加强市场的宏观管理。

根据相关分析说明,招标采购行业在市场发展中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所以我们在建立招标电子化系统时,必须要以市场发展态势为主,从而对市场发展起到规范所用,提高招标采购的公平公正性;从我国体制方面来看,并不是建立一个电子化平台就能够解决问题,还需要国家相关投标协会在其中充分发挥作用,才能够真正协调我国的相关部门,达到共同发展,共同进步;当所有问题都已完善,我们就需要对其进行技术化的发展了,通过各个方面的设计来提高其公平公正性,在工作中合理的增加管理成本,降低管理难度,从而加强市场的宏观管理。

三、招标采购电子化中的几个标准化问题

标准化战略是招标采购行业发展的核心,在发展招标采购电子化的过程中,其至少有以下几个问题:

1.招标采购电子化流程模型标准化。流程模型是行业相关专家科学研究的重要成果,是行业公认的标准模型。在一定意义上,这种流程模型保证了法律和相关法规的落实,是行业电子化管理的基础,也是行业电子化发展的纲要。这个流程机制的作用,正如业界一位资深人士所言:你可以运作一位专家,不可能运作所有专家;你可以运作所有专家,你不可能改变这个流程机制。

2.从业人员岗位职责的标准化。流程的标准化必然带来从业人员岗位职责的标准化。标准化的流程固化于招标采购电子系统中以后,工作人员的操作要标准,操作要规范,不标准不规范系统就有提示和正确导向。如果可以采用人工的方式进行确定,那么就对其进行人工操作。只有保证电子化、标准化与职责规范化相互统一,才能够促进招标采购行业健康的发展,

30软件接口标准化。目前,在国际上最为流行的也就是模块化的管理设计技术,而软件接口的标准化也就是其核心,它能够有效的解决上述矛盾。从相关研究者的调查分析,由于国际上系统的建设还处于初级阶段,因此很多企业为了更快的发展,于是自行建立了一些不开放的系统,这些系统往往不够开放,反而导致信息不够全面与系统,并且还造成企业内部应用的费用增加,在很大程度上失去了其重要的价值。

四、结束语

事实上,招标采购电子化一方面属于一项技术手段,在招标采购过程中,通过运营各种先进的电子技术可以有效的提高招标的公平公正性,提高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水平,促进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另一方面,它也涉及到我国法律、行政、技术等多方面的内容。不仅如此,要想真正实现招标采购的电子化与标准化战略,就需要我国相关投标协会在其中充分发挥作用,邀请各个专家对其进行全面分析与研究,所以为了达到招标采购的电子化,就需要国家加大财力与人力的投入,不断对其进行研究,尽快取得更好的结果。

参考文献:

[1]陈步春.探析招标采购节资率不实[J].现代经济信息.2012(13)

[2]黄智星,黄志光.电力设备招标业务标准化及其应用研究[J].中国科技信息.2011(03)

上一篇:浅析商法强制性规范与经济法强制性规范的异同 下一篇:浅谈企业内部控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