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中物理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有效整合

时间:2022-10-28 11:44:18

浅谈高中物理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有效整合

一、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整合的主要表现

1.在不改变原有课堂教学结构和课堂教学模式的前提下,将信息技术作为教学的辅助手段和认知工具,以此来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益,实现部分教学目标的功能。这种整合是浅层次的,也是最基础的。它是以信息技术中的某些要素作为载体与课堂教学过程的某一环节或教学内容的整合而体现的一种特殊功能。

2.指信息技术已经成为课堂教学结构中的一个要素,由此形成新的课堂教学模式将全面体现新课程理念。它将全方位支持学生的自主学习、主动探究和交流合作,比如:有些条件较好的学校为普通教室的每个学习小组配备了计算机,核心的学习内容都是通过显示器来呈现的。尤其是仿真物理实验通过这种学习环境,学生的认知、理解能力都会大大增强。在教学过程中,它不再是单纯地用于创设情境和处理信息的工具,而是实现人机互动、即时反馈调整的有机体。这种整合是高层次的,真正体现了综合、融合、集成一体化的高级功能,信息技术作为教学结构的一个基本要素被有机整合在情景展示、交流协作、探究实验等物理课堂教学全过程中。这是根据学生实际和教学资源所形成的一种崭新的课堂教学模式。

二、信息技术与物理课堂教学有效整合的策略

1.进一步提高物理教师自身的信息素养,以此提升整合的水平和层次。在知识经济时代,以计算机和互联网为核心的信息技术飞速发展,信息素养已经成为科学素养的基础。对物理教师来说,目前除了熟练地使用搜索引擎、字表处理软件之外,还应该逐步掌握作图工具、信息集成工具、多媒体素材制作工具等,并能用它们去解决课堂教学中存在的实际问题,这也是整合的基础。

2.重视信息资源的开发和积累,为学生提供开放性学习、交流、探究的平台。由于新课程背景下整合的目标是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其核心是要让学生真正实现自主学习、自主发现、自主探究,而教师仅仅是学习的组织者和指导者。鉴于这一点,教师要有丰富的学习资源,为学生提供适合他们感兴趣的内容和情景进行学习。

3.改变观念,重视整合的内涵,注重新课程背景下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究和实践,逐步提升整合的层次和功能。当前,首先要改变信息技术仅仅是作为辅助教或辅助学的工具的观念,逐步学会利用信息技术去构建一种全新的学习环境,以实现新课程倡导的能够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以“自主、探究、合作”为特征的新型学习方式。

(作者单位 甘肃省白银市平川中恒学校)

上一篇:动漫设计专业Photoshop教学浅谈 下一篇:初中生英语兴趣培养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