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育在高校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时间:2022-10-28 11:00:40

美育在高校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摘 要:音乐教育深深地影响着高校素质教育的发展,它特有的美育功能对学生的审美情趣培养以及人格的养成都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对正确引导学生提高自身修养非常重要。抓住音乐教育的特点,以发挥音乐教育美育功能为目标,努力促进高校音乐教育发展,对高校素质教育的长远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关键词:音乐教育;美育;素质教育

一、音乐教育的美育功能

一般来说,大家会将美育和美感教育、审美教育、审美观等联系起来,但无论如何,美育终归是一种以培养学生认识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对美育的研究需要通过实践脱离形式的束缚,从而产生系统的理论方法。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音乐教育自身的美育特征开始得到我们大家广泛的认可。著名教育家蔡元培先生就特别注重美育的发展,他在《自写年谱》中写道:“我于讲堂上既常听美学、艺术史、文学史的讲演,于环境上又常受音乐、美术的熏习,不知不觉渐集中心力于美学方面。”蔡元培将毕生心血都倾注在中国的教育事业中,他在德国期间自己学弹钢琴、拉小提琴,不断地丰富着自己的艺术审美能力,后来他发现德国和法国都非常看重美育。

事实上,音乐教育与德育的关系也是十分密切的,德育的本质在于对人的思想、社会认识、理性思考进行引导和改变,但这其中难免存在思想不统一等问题,更多时候会遇到学生的抵抗情绪,从而产生适得其反的效果,音乐教育则可以通过爱国歌曲、音乐剧、歌舞剧等艺术形式,经过听觉和视觉的双重吸引,使得学生对其产生浓厚兴趣,在生活的点滴之间形成良好的爱国主义情操。对受教育者进行审美教育,应当使他们在自我的感受和熏陶中,激发内心潜在的情感,按照美的标准和规律让他们进行自我完善,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教育的重要意义在于让受教育者感到精神愉悦,同时对受教育者进行审美熏陶。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施教者须通过音乐教育不断强化美育的美感功能,调动自身强烈的情感体验,深化和创新教育手段和内容,逐渐构成完整的美感动力体系,以美特有的磁场和无尽魅力,对受教者进行长效激励,使他们的精神世界和情感世界得到丰富。

而智育与音乐教育之间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智育无疑是为了对受教育者进行智力的开发,尽可能地激发他们的潜能,使其能够接受更多的文化和技能。新时期的智育已经发生了较大改变,它被重新定位,其职责变成在传授技能和文化的基础上,更注重培养学生的习惯和态度,以及创新思维、拓展视野,努力使学生获得全面发展。音乐教育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刺激或改变学生的思维模式,人们往往都有一套惯有的思维方式,有的倾向于感性,有的则倾向于理性,而音乐教育往往能打破传统的思维方式,建立一种更具逻辑性的思维能力。音乐有很多表现形式,拿钢琴艺术来说,艺术家在创作的过程中,都倾注了自己的感情,学生在学习曲目演奏的时候,必须先在自己的意识当中还原前者所要表现的内容,对这些信息进行充分的理解与吸收,达到刺激学生形象思维能力的目的,在一这过程中完成对审美的认知,然后加入自己的理解,更高水平地将前者的作品演绎出来。

同时,音乐教育不会以纯文字的形式进行授课,需要其他音像资料一同进行,如歌唱需要有歌谱、伴奏、音响等条件作为前提,学生通过视觉和听觉加上感觉和想象的多重吸收,从而能够直接地提升自己的感受力和想象力。在人类历史上有很多了不起的科学家或艺术家都曾受到过音乐艺术的良好熏陶:科学家爱因斯坦和量子论奠基人普朗克可以演奏钢琴和小提琴,中国地质学家李四光写出了中国第一首小提琴曲……这显示出音乐艺术能够充分发挥和创造人内心的原始冲动,很好地培养了人们的创造力。

可见,美育不仅能凭借优美感人的审美形象,引起受教育者情感的激荡,使其潜移默化地接受思想品德教育,还能够促进他们想象力、观察力、思维力、创造力的提升,启发其心智,促进其全面发展。

二、音乐教育在高校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高校素质教育是一项以提高受教育者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为基础的高等教育活动,目前看来,大力开展高校素质教育已经成为高等教育发展的趋势所在,这也是我国提出的科教兴国战略得以实现的重要基本内容。高校素质教育的根本任务是以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创新能力、逻辑思维能力、道德修养、文化与技术技能、探索精神等为内容,是一种科学、全面、综合提升学生全面发展的系统的教育模式。用蔡元培的一句话来讲就是“艺术能养成人有一种美的精神,纯洁的人格” 。这也体现了艺术教育和科学在其心目中的地位是等同的,因为人人都有一颗追求美、喜欢美的心灵和无限追求美的权利,如果将这种美的标准加以合理的引导,将会对培养受教育者人格的养成有重要作用。音乐艺术在所有的艺术门类中是最为独特也是最为容易让人接受的一种,它自身独特的艺术魅力能使学生在交流和学习的过程中激发出内心的愉悦,高校音乐教育的发展必定会对我国高校素质教育全面发展有着积极的正面推动作用。

高校音乐教育可以提升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音乐教育的目的不仅在于培养学生专业的技巧和理论,而且在于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让他们锻炼自己的创造和实践能力,同时让他们具有良好的团队意识。以合唱教学为例,学生在学的过程中能够产生共鸣,听到周围的声音变化,而不是沉浸在自己的思维当中,能够很好地激发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主动去寻找美的声音。不仅如此,在自己亲自参与指挥和排练的过程当中,学生通过与其他人之间的默契配合,能够深切地感受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在对合唱曲目进行改编和创作的过程中,学生按照自身的喜好对原有曲目进行改编和二度创作,能够有效地提升自身的创造能力。以上种种能力的体现还表现在器乐合奏、音乐剧、舞剧等音乐艺术形式上,这都与高校音乐教育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高校音乐教育可以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教育的本质在于育人,《孟子》中说:“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故教育本身应该是愉快地进行,素质教育本身所需要的也正是这种乐教的精神,音乐教育可以很好地做到这一点,它可以表现为学生走在林荫小道上戴着耳机边听歌边体验周围的美丽环境,其身体自发的愉悦起来,也可以表现为某间教室几个学生坐在一起排演节目,欢乐的气氛感染着每一个人,这都是高校内随处可见的。有了愉悦的审美情趣和轻松的学习氛围,对学生潜能的激发就会更加彻底,所以音乐教育能给学生提供非常好的审美享受。

高校音乐教育可以在增强学生自信的同时提高他们的心理素质。学生在表演的过程中不断地积累,通过舞台的磨炼,自信心可以得到不断增强,会慢慢形成一种强大的心理暗示,对面前的任何未知事情都不会产生恐惧心理。这种较强的心理素质使他们在面对困难和挫折的时候不会退缩,配合德育和智育对学生的教化,能够培养出学生更强的历史使命感,勇于面对社会上种种不和谐问题,对确立正确的社会道德观念有莫大的帮助。

音乐教育是实现美育的一种教育途径,更是实现素质教育全面发展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同时音乐教育的美育功能实施还需要长期进行,应当视之为一种终身的教育模式。随着时展,学生的审美能力会不断的提高,可见音乐教育的美育功能实施还需长期熏陶,通过这样长期持久的对受教育者进行感官刺激,一定能为其综合能力的养成打下坚实的基础。不仅如此,音乐教育的美育教化也应当注重方式方法。对于美的追求和理解,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不同的个体对事物的审美感受能力也有强弱之分,所以我们应当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化教学,对能力较弱的学生加以适当引导,循序渐进地提高他们的审美情趣。另外,教师应当系统地引发学生的内心共鸣,能够让学生通过感受音乐的美不断提升和调整自己的状态,从而确立起良好的学习基础。因此,在高校教育模式中,音乐教育美育功能的良好实施能够增强学生的内心情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为高校素质教育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耿家林.论音乐教育功能[J].哈尔滨学院学报,2003,(24).

[2]蔡元培.美学与人生[M].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2011.

责编:思 源

上一篇:论技工院校开展网络视频教育的作用 下一篇:方向决定成败 策略铸就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