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运动员是机器?

时间:2022-10-28 10:16:23

中国运动员是机器?

好不容易雄起一回的中国泳军,在伦敦还没来及享受胜利的喜悦就瞬间陷入舆论危机,两天来关于“中国运动员是机器”的言论此起彼伏。有些没拿着金牌的外国选手也出来火上浇油:“中国运动员拿冠军很正常,他们每天练10个小时,除了训练就是训练,而我们每天只练5个小时,除了训练我们还要生活,工作,我们需要自己谋生。”事实如此,但听到这,我还是忍不住要出来吐槽,你们只看到那表面上的数字,又何尝知道那10个小时的背后有太多的无奈,孙杨也好,叶诗文也好,他们又何尝不想一天只练5个小时,他们也想享受人生,像普通孩子般读书,依偎在父母身旁备受呵护,但为了祖国的荣誉,他们只能背井离乡,每天过着枯燥单调的三点一线生活。所以,那些质疑运动员的声音,请闭嘴。

我本身是运动员出身,深知中国运动员和外国运动员训练体制的截然不同,但这不是运动员所能决定的,10个小时也好,5个小时也好,这是国情和体制决定的。在社会主义的中国,运动员的工作就是训练和比赛,这是他们的全部重心。

以孙杨为例,去年他3月初从澳大利亚回来,参加了全国游泳冠军赛,之后去高原训练,再之后在北京备战世锦赛,8月初回到杭州,11月3日到北京,之后转战昆明训练。12月初下高原,下旬又前往澳洲训练。一年365天,他真正回到家里跟父母团聚的日子真的是非常非常少,去年算下来也就世锦赛结束后在杭州练了三个月,但就在一个城市,他也只有周六下午训练完能回家与父母团聚,吃个饭,在家里住一晚,第二天下午3点半归队训练。一年里,他总共只休了四天假,就是国庆节朱导给他放了四天假调整。

叶诗文也是如此,去年7月在“海上王冠”拿下世锦赛那一冠后,半年里她远赴澳洲特训五周,时差未倒便拉响了南昌城运会的作战计划,之后未作休整的她又前往高原特训七周,直到2011年的倒数第二天才回到杭州。龙年伊始,小丫头又开始马不停蹄的忙起来,1月初她又跟着全组队友一起参加南宁的全国达标赛,之后她将到京城参加国家队的备战伦敦大集训,直到三月。

看了孙杨和叶诗文的行程表,那些说中国运动员是机器的人一定有话说,但我想任何一块金牌的背后都有无尽的付出。而很多时候,中国运动员别无选择,在中国的体制下,要想出成绩就是要遵从“三从一大”(从难、从严、从实战出发,大运动量训练”的训练原则。如果你不想练,教练会逼着你练,是被练,而非自觉。记得一次孙杨跟我说起澳洲训练归来的感受,他最大的体会就是氛围完全不同,他说没出国前感受不到,可是去到澳洲那边才知道国外的训练氛围太好了,跟国内完全不一样,在那边教练只把训练计划写在黑板上,练不练,怎么练都靠自己,可没一个偷懒的,玩命往前游。

孙杨的言语里有太多的羡慕,我想不仅是他,很多中国运动员都是如此。

其实离开泳池,生活中的他们就和普通孩子一样,男孩爱玩游戏,比如实况和星际,爱K歌,尽管有时会跑调,但却个个是麦霸。女孩爱逛街,看到喜欢的衣服会毫不犹豫的拿下,哪怕有时只能对着镜子臭美。爱八卦,各大娱乐头条总是他们闲暇时光评头论足的重点。爱臭美,没事就会拿着手机自拍,卖萌,装酷,换个发型,变个装,谁能看出这是那个泳池里披金戴银的世界冠军。她们还爱看书,叶诗文最喜欢的就是侦探书,《柯南》和《福尔摩斯》她都看了好多遍,原因就是她特别喜欢逻辑性很强感觉。唯独刘子歌的床头却总放着《道德经》。

上一篇:沙皇碾过邓家军 下一篇:一字眉五扣惊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