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良师益友:祝贺《建筑创作》百期华诞

时间:2022-10-28 10:05:52

我们的良师益友:祝贺《建筑创作》百期华诞

建筑创作》经过十几年的磨砺,道路越走越宽,是建筑出版百花园中怒放盛开的一朵奇葩。由一本北京市建筑设计院的院刊转变为建筑界中很有影响力的品牌杂志,今天,又迎来了一个新的转折,即将成立了传媒公司,除了出刊,出书、学术活动、实地考察之外,还将出新招,力争在更大的社会范围内发挥建筑传媒的作用。这也是作为向2008年7月在意大利都灵召开的世界建筑师大会(主题是“媒体和建筑9币的关系”)的一份献礼。

当今中国的建筑业正处在突飞猛进的快速发展时代,面临极大的机遇和严峻的挑战。一方面,13亿大国的市场,带来了无限的商机,为国内外建筑师提供了大显身手的舞台,各种思潮和理论应运而生。深圳速度、浦东速度、奥运工程速度已无可争辩地会载入史册。新建筑像雨后春笋一样,在全国各地遍地开花;另一方面,也应看到在这繁花似锦、欣欣向荣的建筑热潮中掩盖了良莠不齐、“萝卜快了不洗泥”的隐患。质量、环保,节能、生态、人文等社会问题随着时间的推移,已经显露。当年捷克电影“废品的报复”中暴露的问题,在中国出现了。面对这一新形势,肩负着社会责任的建筑师,看在眼里,记在心中,责无旁贷,为了让人们生活更美好,力争设计出更多更好的新作品。物质上的新成就,必然带来精神上的新思想,新的建筑理论又在自觉或不自觉地指导着新建筑的实践。这是一场新时代的建筑。

今天,建筑的话语权已不是建筑师的专利。建筑是服务于社会的,与人们的工作、生活、休闲、思想、文化、历史息息相关。人人都有话要说,官员要说,开发商要说,材料商要说设备商要说,专家要说,老百姓也要说。不仅要说,还要通过媒体来表达。说成绩,珍惜改革开放的成果:说缺点,恨铁不成钢,有则改之无则加勉。记得几年前,北京电视台就播出了《城市败笔》专题,清华大学等学院教授提出了中肯而尖锐的意见。2002年《光明日报》编辑、散文作家韩小蕙策划了“城市批评”三卷书。其中,韩小蕙主编了“北京卷”,葛红兵主编了“上海卷”,王干主编了“南京卷”。一石激起千层浪,这类批评意见,不管是出自建筑师还是非建筑人士,都给人很深刻的印象,令人反思。作家刘心武在《我眼中的建筑与环境》中“通读”了北京长安街35栋建筑,提出了不少问题。新华社主任记者王军写了《城记》,回顾了北京城的沧桑瞬间,其中详尽地评论了“梁陈方案”、“大屋顶”、“拆与保”等首都建设的热点问题。厦门大学教授易中天出版了《读城记》品读了北京、上海、广州,厦门、成都、武汉、深圳等城市的人文历史。自由职业画家陈丹青在《退步集》一书中把城市建设与教育体制看成“都是权利的大,利益的阵营”。这些对城市和建筑的批评意见,有不少并不是出于建筑师之口,但大多数都点到了当今城市建设的“死穴”。更令人钦佩的是1961年出版的《美国大城市的生与死》一书,作者是美国城市规划专栏作家、报社记者简・雅各布斯。她于今年4月25日在加拿大多伦多辞世。在46年前,她就大声疾呼,极力反对城市“摊大饼”、反对城市郊区别墅化、反对厌旧喜新的旧城改造运动,坚持要关怀世世代代生活在城市中的平民百姓小人物。这些~针见血的观点绝不过时,对当今热衷于城乡大发展、“经营城市”、“改造城市”的中国式城市建设无不是一贴清凉剂。

说了众多业外人士对城市建筑的评论意见,相形之下,建筑师的声音太弱了!是不知情,还是不敢谈,还是不屑一谈?1999年导师为两院院士吴良镛教授的清华大学博士生方可宣读了一篇论文《当代北京旧城更新》对北京城市的有机更新提出了“小规模改造与整治”、“社区合作更新”的策略构想,以后又于2000年6月出版成专著。这是一份很有学术价值、切中时弊的务实作品。建筑师要说话要关心社会,应有一说话的平台。国内建筑报刊杂志很多,不少是官办的或准官办的。分工不同,不可能和民办的报刊肩负同样的责任和任务。一些学院办的杂志,就有着更大的自由度,南北东西各有千秋。《建筑创作》生逢其时,诞生于我国近年建筑的时代,她是后起之秀,汲取了兄弟刊物的经验,始终坚持学术性、时效性、开放性、服务性。一方面围绕着国内外建筑的重大事件,一方面又致力于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挖掘。理所当然地成为建筑师,特别是青年建筑师的良师益友

今天,《建筑创作》又翻开了新的一页,逐步实现从传统意义上的学术编辑工作者向现代意义上的传媒人的转变,肩负起挖掘、交流、评论,传播建筑的重要责任。在这,我要衷心地预祝她更上一层楼。

视野更开阔:立足国内,放眼世界,展示出中外古今的建筑名作,并挖掘在建筑作品背后的人文历史和思想精髓,

交流更深入不仅限于建筑专业技术,凡是对建筑有关的哲学、历史、教育、人文、音乐、美术、电影、经济都有其展示的机会,

评论更民主:“建筑师茶座”开了一个好头,切中时弊、虚实结合、畅所欲言。希望将这民主作风带到正刊中,搭建一个“建筑百家论坛”

传播更广泛除了办刊出书之外,更充分地利用各种传媒手段,让建筑走上广播电视的舞台,开辟建筑网站为走上银幕创造条件,

活动更多样:有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的强大后盾,受到广大读者的关心以及业内人士的支持,《建筑创作》杂志社将成为一个有独特风格的机构,更多地举办各类追根寻源的实地考察,按双百方针举办沙龙、组织促进内外交流的会议展览,以及开展各类有关的文化活动;

服务更专业《建筑创作》要为建筑师提供一个平台,展示建筑作品、交流建筑的经验与信息、反映建筑的思想、维护建筑师的权益、开展建筑师的评论、研讨当今中国工程咨询设计行业以及建筑教育的热点问题。

总之,热切地希望《建筑创作》成为建筑师以及关心建筑的业外人士的良师益友,同时对政府有关决策部门在反映民意提供建议方面能起到积极的作用。

上一篇:给《建筑创作》的祝辞 下一篇:感悟《建筑创作》的品牌影响:祝贺《建筑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