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物理教学中的语言艺术

时间:2022-10-28 10:04:44

浅谈物理教学中的语言艺术

语言是人们交流思想、传递信息、表达感情的工具。所谓语言艺术是语言特性与艺术性的统一。物理教学中教学艺术的运用,包括有声语言和无声有形语言的运用。有声语言是指教师的口头表达,无声有形语言包括教师的手势、表情、仪态、仪表等方面。

从理论上说,任何教师都会摒弃那种窒息学生思维、单调说教式的教学语言,并总是希望自己的讲课会备受学生欢迎。那么,就看他有声的语言表达和有形的语言表演的基本功和教育素养,其功力和素养直接影响其教学效果。要达到物理教学中教学语言的科学性、规范性和艺术性的统一,做到直观、形象、通俗易懂,就得借助各种语言方式来协调,从而有效地增强语言的表现力,使学生喜欢听,听的懂,多积累经验。

一、教师语言要富有感染力

语言之所以能够打动人的心,是因为它是内心真实感情的流露。教师的爱,通过语言充分表达出来,能注情于声、以情动人、以声引人。记得我曾经看到电视节目中一位老艺术家谈到她与著名少儿节目支持人鞠萍在一起时,鞠萍说话运用的都是儿童化的语言,老人不知不觉受到她的影响,用儿童语言与之交谈,感觉就像又回到了童年,又充满了童真。教师的语言也应该具备鞠萍语言一样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比如教师提问问题时说"你想想看?""依你看该怎么办?""你想出什么办法了?"学生听到老师这样的语言,会觉得对此格外重视,并自觉地按老师的要求去做。这比强行要求、命令要强上百倍。但是如果教师在学生违犯纪律时说"我早就跟你说过!" "你怎么不像××同学?她那里都比你强!" 这种打击人的话,无疑会把学生的自尊心破坏殆尽。可见教师在语言上贴近学生,拨动学生的心弦,才能在学生中引起共鸣,把学生吸引过来。

教师的课堂语言也要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要像磁石一般吸引学生,启迪、感染学生的心灵。作为教师,首先要深入理解课文,对所教内容融会贯通,以自己的语言渲染出文章的真实情境,牢牢吸引学生的注意,使学生受到感染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与作者产生共鸣,从而接受教学内容。 "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强烈的语言艺术的感染力,是教师把自己的思想、情感、知识和才能转变为影响学生力量的重要条件。

二、物理教师课堂语言艺术

语言是一门生活的艺术,是人与人之间交流的主要途径。在课堂教学中,语言则是传道、授业、解惑的主要渠道:是架起师生心灵沟通的桥梁。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教育的艺术首先包括谈话的艺术。"教师的教学魅力、教学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的语言表达能力,这就给教师的语言修养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因此,作为一名教师,更应该加强自身的修养,提高自身的语言能力,使自己的语言准确、纯洁而又富有激励性和启发性,从而使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和美的熏陶。

2.1 在教学中有意留下空白。在我国,曾经有一种提法:作为一名好教师,应当在课堂上解决问题,把所教的内容都讲透,不给学生在课后留下疑难,让学生在课后提不出问题。实践证明,这样不但不会取得好的教学效果,而且还会阻碍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使学生养成懒惰的习惯。因此,在物理教学中及时恰当地留下一些暂时的空白,促使学生产生一种急于填补空白的心理,不但能调动学生的求知欲望,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的兴趣,而且还能培养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

2.2 在教学中适度运用夸张手法。夸张是一种文学修辞手法,是指为了引起他人想象,夸大而不歪曲事实的一种对事物的形象描述。在物理教学中适度运用夸张手法,不但使抽象的物理现象,概念变得丰富形象,而且给人一种似乎逼真的感觉。让难以理解的物理规律变得简单容易,起到意想不到的良好效果。

注重物理现象和日常生活的联系,适度夸张,使学生亲身体验,加深理解。例如:在讲解气体产生压强的原因时,学生对于"气体产生压强的原因不是因为受到重力作用,而是气体分子频繁撞击容器器壁造成的"感到很难理解。这时就可以适度夸张,描绘这样一幅情景,帮助学生理解。在一个下雨天,小明打着雨伞在雨中行走,雨滴不断地滴到伞面上,小明感到雨伞似乎很重。雨滴不断滴到伞面上,这不正象气体分子频繁撞击容器器壁吗?不妨让学生亲身体验。夸大物理现象,让学生新自参与活动,在活动中体验,在产生乐趣的同时,又加深了印象和理解。

总之,教学是科学性和艺术性的有机统一体。教师的语言不仅要准确生动,通俗易懂,更要具有艺术性和趣味性。在营造一个和谐轻松的学习氛围的同时,又降低了知识点的坡度和难度,极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所以教师应掌握好语言艺术,成为学生喜爱的物理引路人。

上一篇: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下一篇:浅谈初中数学课堂气氛沉闷原因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