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海拔地区绿化施工管理

时间:2022-10-28 09:43:57

浅谈高海拔地区绿化施工管理

写作提纲工程概述工程气候施工组织及准备技术措施质量、安全文明施工措施绿化养护管理结语

摘 要文章结合积石峡水电站生活、生产区绿化工程,根据现场实际对高海拔地区植物种植期间的影响,从地理位置、气候条件、植物种类选用等,对组织措施、技术措施、质量保证、安全保证及植物后期养护管理等进行了叙述,可为以后类似工程提供借鉴和推广应用。

关键词 高海拔地区绿化植物种植 养护管理

中图分类号: TU986 文献标识码: A

1 工程概述

积石峡水电站位于青海省循化县和民和县交界处,距上游循化县城30公里,距民和县城100公里,距西宁市206公里。海拔高度1802-1806米。

本工程总绿化面积约为12万m2,生活区绿化以种植旱柳、新疆杨、沙枣树乔木植物为主,厂区绿化以种植旱柳、金丝柳、榆叶梅、丁香、连翘、珍珠梅、水蜡、红景天、荷兰菊等乔木和灌木为主。

2 工程气候

本工程位置属大陆性气候。冬寒夏凉,日温差较大,无霜期短。大部分地区干旱少雨,降水集中,蒸发量大,空气干燥。雨季主要集中在5~9月份,多年平均降雨量266.2mm,多年平均年蒸发量2131.4mm,多年平均年日照时数2712.7h,最大风速24m/s,风向ESE,历年平均风速为3.3m/s。参考循化站1980-2010年当地气候条件本工程绿化植物种植,春季应选择在每年3月至6月10日前,秋季应在9月至10月期间种植,且宜选择耐寒、耐旱植物,可提高植物成活率。

3 施工组织

全面组织和部署各项施工任务,统一思想、指挥、计划及调度,及时协调和解决施工中存在的各种问题,确保工程质量、进度及施工安全的同时,建立健全各项施工管理制度,使施工管理制度化、程序化。首先组织项目部技术人员,熟悉和审查施工图纸,编制主要分部分项工程的施工方案和措施。对关键部位、关键工序及技术难点进行详细的分析,认真编制各种材料物资需用量计划及进场时间表,施工中做好施工人员的各项教育工作,分阶段进行技术交底和安全交底,为工程顺利完成创造条件。

4 技术措施

4.1放线定位: 根据业主提供的水准点,引测到现场并设10m×10m的方格网和控制桩,并测出各标桩的自然地形标高,对有利用价值的表土进行剥离和保存处理,避免破坏有用的土壤团粒结构,防止土壤养分流失。

4.2 土壤特性及改良: 为使植物生长良好并保持较长时间的景观寿命,种植土层必须与地下土层连接,以保持土壤的毛管上下贯通,保持液体、气体的上下连贯。在耕翻过程中,若发现土质不符合要求,则必须换填合格种植土,或对土壤先进行改良。换土后压实密度达80%以上,以免因沉降产生坑洼和高低不平,平整要顺地形和周围环境,整成龟背形、斜坡形等,平整后撒施基肥。对碱含量较大的土壤必须加3%的硫酸亚铁或过磷酸钙和4%的尿素进行堆沤后使用,施肥后应进行1次约30cm深的耕翻,使肥与土充分混匀,做到肥土相融,起到既提高土壤养分,又使土壤疏松、通气良好的作用。

4.3 灌木种植:灌木宜选用常绿、根蔓茂盛、树大、枝干丛生的阔叶灌木。起苗前1-3天应当淋水使泥土松软,保证苗木根系完整。裸根起苗应尽量多保留根系并留宿土;带土球起苗应根据气候及土壤条件决定土球规格,土球应严密包装,确保土球不松散、不漏土,做到随起随栽。苗木运到现场,若不能及时种植,应进行假植。裸根苗木可平放地面,覆土或盖湿草带或事先挖好宽1.5- 2m,深0.4m的假植沟,将苗木排放整齐逐层覆土。灌木宜开沟种植,沟槽的大小依土球规格及根系而定。土球较小的苗木应拆除包装材料再放入沟内,土球较大的苗木,宜先排放沟内,把生长姿势好的一面朝外竖直看齐后垫上固定土球,再剪除包装材料。

4.4 乔木种植:乔木宜选用生长健壮、树冠开展,树枝根系发育正常,根系茁壮,无病虫害苗种,树干胸径符合设计规定。苗木的装车、运输、卸车等工序,应保证树木的树冠、根系、土球的完好,不应折断树枝、擦伤树皮或损伤根系。装运高度2m以下的苗木可以立放;2m以上的应压斜放,土球向前,树干向后,并用木架将树干架稳扎牢。土球直径超过60cm的树苗,应用吊车装车,卸车时直接吊到树穴辅助种植。在树根部位应铺一层没有拌肥的干净植土,填入好土至树穴的一半时,用木棍将土球四周的松土插实然后逐步填满种植坑。行道树在种植时应同时树立砼柱扶固,砼柱一般规格为:高250cm×10cm×10cm,柱埋深70cm,柱内侧间距85cm。除行道树外的其它需扶护的乔木,一般要求每株乔木用长3-5m、尾径大于4cm的3根毛竹扶固。大型乔木要按照实际情况用铁箍箍住树干,四周用角铁拉住,并将角铁深深钉入地下来固定其树干,确保树木不倾斜、不倒伏。

5质量管理

由于施工阶段是使业主及工程设计意图最终实现并形成工程事物的阶段,也是最终形成工程实物质量的系统过程,所以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是一个经由对投入的资源和条件的质量控制(事前控制),进而对生产过程及各个环节质量进行控制(事中控制),直到对所完成的工程产出品的质量控制(事后控制)的全过程的系统控制过程。所以建立了质量检查与内部考核制度、技术交底制度、材料检验制度、隐蔽工程验收制度等,实行岗位责任制。加强工地质量宣传教育和培训,进一步提高员工业务素质,强化质量意识。及时掌握施工生产现场的质量动态,使工程处于良好的控制状态。

6安全文明施工

建立现场安全检查制度、安全交底、安全考核、重点防火制度等。落实消防安全意识、健全消防组织机构、掌握消防器材的使用管理。严格执行安全用电规程,电路系统必须由专职电工负责,施工时如发现地下管线等,应停止操作,及时报告。开展创建文明工地活动和现场施工队签订文明施工协议书,提高全体施工人员文明施工自觉性与责任心。运输土方、苗木等车辆严禁超载,不得将建筑垃圾、泥浆带出工地并污染附近的道路。

7 养护管理

植物生长期间应达到树叶健壮,枝多叶茂,叶色鲜艳,下部不光秃,无枯枝残叶,植株基本整齐,花卉适时开花,花坛轮廓完美,无残缺,绿篱无断层。花灌木和草本花卉在花芽分化前进行修剪,以免将花芽剪除,花谢后及时剪掉残花老枝,增强园林美化效果。根据植物的生长和开花特性进行合理灌溉和施肥,一般在每年春、秋季重点施肥 2-3 次,花灌木要适当控水,以促进花芽分化,花芽分化后必须适当追施磷、钾肥以使花多色艳花期长。肥料不能,可采用埋施或水施等不同方法。发现死苗应及时清理和补种,对已呈老化或明显与环境不协调的灌木和花卉及时进行改植。及时做好病虫害的防治工作,做到早发现早处理。采取综合防治、化学防治、物理人工防治和生物防治等方法防止病虫害蔓延和影响植物生长。尽量采用生物防治的办法,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用化学方法防治时,喷药一般要在晚上进行,药物、用量及对环境的影响,要符合环保的要求和标准。

8 结语

通过采取以上措施大大提高了植物成活率,降低了植物补栽工作量,节约了工程成本,为顺利交工验收和后期养护管理创造了条件。对高海拔地区绿化种植技术的推广应用和施工管理工作提供帮助和借鉴。

上一篇:浅谈乡土植物在城市园林绿化中的应用 下一篇:浅析10kV配网线路常见故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