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如何培养学生“自主评价”的能力

时间:2022-10-28 07:57:39

试论如何培养学生“自主评价”的能力

摘 要:《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在评价学习时,应让学生开展自评和互评,而不仅仅局限于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这就明确要求数学教学评价主体的多样化,那么自主评价是学生必备的素质。学生“自主评价”能力的养成,能够让学生在自评与互评的过程中,学会客观评价自己和他人,学会欣赏,建立自信,感受评价的魅力,从而喜欢评价,养成自主评价能力,为每个孩子终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石。

关键词:民主;科学;自主

数学教学中的自主评价就是对自己或同伴的学习过程和行为主动地进行有针对性的反思和评价。学生“自主评价”能力的养成,能够让学生在自评与互评的过程中,学会客观评价自己和他人,学会欣赏,建立自信,为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一、营造良好的评价环境,让学生敢于评价

教育实践表明:只有在民主、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里,学生才能消除胆怯、依赖与惰性心理,树立起学生的自信心,激发学习热情,迸发创造智慧,从而轻松愉快、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学习活动,敢想、敢学、敢做、敢评价,无拘无束地表达自己的思想、认识与情感,真正实现心理表达的自由与开放,能够积极探索与思考,并形成内在学习的动机,使学生得到真正意义上的发展。如,在教学《抽屉原理》一课中,让学生自主思考,采用自己的方法证明:“把4枝铅笔放进3个杯子里,不管怎么放,总有一个杯子里至少有2枝铅笔。”接着交流展示,让学生去评价各种“证明”方法,鼓励学生对于不同的方法发表自己的见解,“鼓励评价”成为学生参与学习的动力,使学习的热情一浪高过一浪。就心理推力而言:肯定激励>否定打击>不予理睬。教师采用鼓励的方法,创设了和谐的学习环境,延续了孩子学习的热情,使其全身心投入课堂学习中,让学习充满活力。

二、教给正确的评价语言,让学生具备评价能力

评价必须以科学、正确的语言作为载体才能得以实施。但由于学生的成长环境、知识水平各异等方面的原因造成学生的课堂学习评价语言十分单一乏味,甚至有时是词不达意。要想充分地、全面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学生必须具备一定数量的评价语言。因此,在平时的课堂交流与对话中,教师可以给学生提供评价语言的范例,如,“我们可以朝××方向思考”“他的发言给我们提供了新的思路”――点明方向性评价,“综合几位同学的回答,都是从××角度来探究”――阶段小结性评价,“这节课我的表现虽然还达不到100%的满意,但是在思考问题、参与讨论这一方面更积极了”――自我鼓励性评价,“他的回答我听得特别明白”“谢谢××同学的回答,让我又想到了新的解题思路”――他人赞美性评价等。在评价过程中注意让学生多应用鼓励性语言进行评价,真诚地鼓励学生,也鼓励自己。这样学生一旦有了正确、丰富的评价语言,就能真实、流畅地反映自己的心理活动,畅所欲言,使学生的自主评价能有热烈的氛围,从而增强评价的实效性。

三、提供丰富的评价素材,让学生有内容评价

并不是所有的数学活动都能激发学生评价的欲望和积极性,这就要求教师能有意识地提供丰富、开放、创新的,且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知识背景、思维方式等有联系的内容,供学生学习、评价。以激发学生的认知需要和探索欲望,同时也使学生能够以更广阔的视野,多侧面、多角度地理解数学知识的意义。如,在对百分数应用题的复习中,出示实践题:“有一款学习机,甲、乙两家公司原销售价均为每台600元。甲公司用如下办法销售:买1台单价600元,买2台每台单价590元,买3台每台单价580元……依此类推,但每台的最低价不能低于450元。乙公司则一律按原价的八折销售。某学校计划购买一批此种学习机,到哪家公司买比较合适,请给学校提出采购合理化建议,并说明理由。”甲公司根据购买的数量不同,决定学习机的单价;而乙公司的单价一律为480元。因此甲公司学习机的单价可以划分为三个区间:600~490元(购买1~12台)、480元(购买13台)、470元~450元(购买14台以上)。学生主要围绕“合理”展开讨论,明确乙的单价不变,而甲则根据不同的数量决定了单价的不同。最终方案的确定由不同的购买数量制定不同的购买策略。学生在相互交流与争辩中评价每种解题方案的可靠性,评价自己与同学解决问题的能力与态度。这样就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很好地对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三个维度进行了有机整合。

四、选择恰当的评价时机,让学生适时评价

时机是稍纵即逝的,数学学习中教师应引导学生适时、及时地评价,以期取得事半功倍的成效。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在知识的关键点、生长处、形成中选择时机,找准切入点,适时恰当地加以引导,不断地反思评价,从而理清概念,理清思路,如,在练习课中出现了一道有关百分数概念的判断题:“分母是100的分数叫做百分数。”先让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阐述自己的理由。这时教师再适时引导学生将书中的定义与之对照展开讨论,该怎样下定义。在学生热烈的争议、反思、评价中终于达成了共识,总结出百分数的定义应是:“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数。”又如,最近听过一节人教版(2013年审定)的二年级《表内除法二》,教师利用课件出示24个苹果,让学生利用平均分的方法分一分,并说明分的结果。学生A:把24个苹果,平均分成4份,每份有几个?24÷4=6(个)。教师抓住这个机会,让学生进行评价,在相互肯定及鼓励下,出现了不同方法:学生B:把24个苹果,平均分成6份……;学生C:把24个苹果平均分3份,……;学生D:平均分8份……,进而创造出平均分2份、平均分12份、平均分24份、平均分1份。由此课逐步深入、不断完善,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平均分1份的意义,在讨论与评价中进一步认识平均分。在这两节课中,教师都选择了适当的时机让学生适时评价,激发了学生探究的欲望,鼓励大家进一步完善新知,从而形成“讨论―评价―自主建构”的良性循环。

五、应用科学的评价方式,让学生学会评价

1.学生自我评价

学生在自我评价中既可以从成功的欢乐中得以自勉,也可以在失败中得以教益,促使学生主动地发现自己、调节身心、发展自己,并形成“内能”,使自己在日前剧烈的社会竞争中不断增强适应社会、选择正确方向的能力。

(1)自我对照评价

在学习中引导学生善于倾听不仅是对别人的尊重,更是学生进行自我评价、获取感性材料的一条重要途径,学生只有认真地倾听别人的意见和见解,再对照自己的想法或做法,才能了解事物间的诸多联系,在别人意见中有所思考,进行合理判断,客观公正地评价自我,及时发现自己的不足而调整自己的心理和行为。特别是学困生,他们最喜欢采用这种方法,因为大家评价时,好的学生会积极发言,学困生自尊心强,又缺乏自信心,怕发言时说错,大家要笑话他。因此,他们总是听别人说,对照自己的不足,不断纠正补充。如在《小数的性质》一课中,学生通过操作获知:0.1米=0.10米=0.100米,0.30=0.3。接着教师引导学生观察这两个等式,什么不变,什么变了?为什么数变化以后而数的大小却不变?在大家的讨论中,逐步发现规律,然后老师抛出一个问题:谁能用一句话归纳出这个规律?经过片刻的沉寂,学生A回答道:在小数的后面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他的回答给大家树立了勇于发表自己见解的榜样,也给大家提供了一个不断补充及完善新知的机会。学生B补充道:我认为“小数的后面”应当改为“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同一个问题产生了两种不同的答案,到底哪一种见解才是对的呢?对待这个问题,老师把这个烫手的山芋抛还给了学生。学生A经过思考,最终肯定了B的说法,还通过一个例子来证明:就像1.2,如果说成小数的后面,那么在小数点的右边添“0”(1.02)也可以说成是小数的后面添“0”,但是小数的大小已经发生变化。只有明确说成是“小数的末尾”,才是指在1.2的2右边添“0”(1.20),这样小数的大小才不变。关键时刻学生A的回答打破了僵局,既给大家增强了信心,也给大家提供了很好的建构新知的平台。在他的带领下,平时不善言辞的学生B也勇于阐述自己的观点,通过他们之间的对话、补充、客观评价到最后的调整,就是一个在自我对照评价中自主建构新知的过程。

(2)自我总结评价

(3)自我验证评价

在学习中,学生就某个问题经过探求解决后,特别希望得到别人的肯定,尤其相信老师,认为老师说对就对,说错就错。但我们老师一定要改变教育观念,引导学生看一看、量一量、比一比、做一做,自己去验证,这也是学生自我评价的最好方法。例如,教学“圆的认识”一课中,学生猜测“在同一圆内,直径长度是半径的2倍”,之后特别想得到老师的肯定,这时老师不给予正面的回应,而是放手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在画一画、量一量、折一折的过程中进行

自我想法的验证。这样引导学生自我实践,自我体验,在“做”的过程中评价自己、验证想法、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若是由别人告诉他对或错,相比较而言,自我验证评价会更具有说服力。

2.学生相互评价

学生在相互评价中能够面对面地积极互动、相互沟通、相互解释,理解所学知识,使思路不清晰的变清晰,不严谨的变严谨,相互取长补短,相互启迪思维,不致于因从众心理由于个别学生的训导性发言而造成认知偏差,并能够最大限度地满足全体学生参与表现的欲望,增进学生对教学的参与程度。同时相互评价能形成集体的标准,集体的舆论,并内化为对学生有良好作用的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态度,让学生在互评中获得自主发展。

(1)小组成员互评

小组成员间个体思维存在差异性,因而学生学习的过程,得出的学习结果也不尽相同,教师应营造学生相互间评价的氛围,给学生足够的时空,经常性地让学生在小组中就种种问题进行讨论,让每位小组成员都有发表自己意见的机会,可以评价自己,也可以评价他人。例如,教学“百分数一般应用题”教师可创设情境,出示两个信息“六年(3)班有男生30人,女生25人”根据以上信息你想提什么问题?先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交流思路,激发参与的欲望。在合作中,学生提出了这些问题:(1)男生人数占女生的百分之几?(2)女生人数占男生的百分之几?(3)男生人数占班级总数的百分之几?(4)女生人数占班级总数的百分之几?(5)男生人数比女生多百分之几?(6)女生人数比男生少百分之几?……在讨论交流的过程中,可评价每位成员提出的问题是否合理、解决方法是否恰当等,在小组评价中互相补充,互相启迪,共同发展。

(2)班级群体互评

群体互评就是让学生当着全班同学的面集体交流,或提出异议,或赞誉对方,互相补充,互相修正。例如,在教完新课时请学生对在这节课中自己及别人的表现作出评价,让学生从获取知识以及获取知识的过程方法、学习积极性、合作状况等方面对自己、他人作出评价。如,教学《方程的意义》一课中,在评价反思环节中,教师让学生谈谈这节课有什么收获,当学生说出通过这节课掌握了方程的意义,知道了什么是方程,这时教师引导学生不仅会从知识的角度谈收获,更要会从能力上谈提高。于是教师让学生再说说学会了哪些解决问题的方法,这些方法对今后的学习有什么帮助,这节课是以小组合作的实践操作活动为主要学习方式,教学的目标不仅是知识的获取,更多的是观察与概括能力的培养,初步体会数学分类思想。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有意识地说出自己在本课中应该在哪些能力方面得到锻炼。这样交流的过程一方面可以体现面向全体,让更多的学生有发表见解和暴露思维过程的机会;另一方面可以发挥学生的互补作用;还可以从小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使学生在团结、协作的学习氛围中得到进步。

总之,数学教学应给学生创设一个自主评价的空间,营造良好的评价环境,让学生敢于评价;教给学生正确的评价语言,让学生具备一定的评价能力;提供丰富的评价素材,让学生有评价的平台;选择恰当的评价时机,让学生在适当的时机评价;应用科学的评价方式,让学生学会评价。感受评价的魅力,从而喜欢评价,养成自主评价能力,为每个孩子终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石。

参考文献:

[1]吴庆麟.教育心理学[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05.

[2]林碧珍.小数的性质教学设计[J].福建教育,2004(2).

上一篇:如何研读文本,提高朗读能力 下一篇:让观察成为学生习作情感之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