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经济区背景下的乡村图书馆建设的作用及对策

时间:2022-10-28 07:15:34

中原经济区背景下的乡村图书馆建设的作用及对策

摘 要:河南省人口众多,而乡村人口占绝大部分。中原经济区的建设离不开农民的参与,提高农民文化素质,促进农民知识更新,对中原经济区新农村的建设、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是十分必要和紧迫的。乡村图书馆的建设对农民科技知识和素质的提高等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目前,乡村图书馆的建设现状令人担忧,同时它也存在许多的问题,解决这些问题是改善乡村图书馆必要路径。

关键词:中原经济区;乡村图书馆

中图分类号:G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7-0158-02

2011年9月28日,国务院出台《国务院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中提出,要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提升中原文化影响力,促进文化产业大发展等等,加大强农惠农支持力度等等有利于河南省中原经济区的建设政策,河南省乡村图书馆的建设及其将会发挥的作用对于中原经济区的发展有很大的帮助。

一、乡村图书馆建设对中原经济区的作用

河南省常住人口为0.94亿人,其中乡村人口0.54亿人,占总人口的57%,全省城镇化率低于我国现在的城镇化率达5个百分点。中原经济区的建设和发展离不开农民,而国家的九年义务教育制度还不能满足农民实现自我发展的需要,乡村图书馆的建立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使农民更好地参与到中原经济区的建设和发展中。

(一)有利于中原经济区内农民文化素质的提高

如今,人们普遍认识到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需要加强文化建设,以满足人民群众富裕以后快速增长的精神需求。乡村图书馆是提高全民素质,传播知识,普及科学的重要渠道,其应充分发挥图书馆的资源优势和信息服务的功能,为提高广大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做出努力,为农村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二)有利于推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

农村缺少先进的文化,农民除了在农忙之外业余生活较为单调,娱乐生活限于看电视、打牌等,农民精神文明建设令人担忧。除此之外河南省作为劳务输出大省,留守儿童一直是个让人揪心的问题。全国妇联的调查数据显示,目前全国留守儿童约5800万人,其中14周岁以下的农村留守儿童约4000万人。河南省妇联调查,全省留守儿童400多万人,其中14周岁以下的农村留守儿童300万人。河南省农村留守儿童存在许多问题,如:学习成绩不佳;缺乏安全感;生活习惯不良等等。孩子没有书看,而且在农村,书籍、杂志等较少,书店也少,买书极为不便,加之农民购买力较低,买不起正版的好书,只好买盗版的非法书刊,农村市场上充斥着盗版的非法出版物,这些因素都会影响孩子读书的兴趣。乡村图书馆可以使农民能够很方便的阅读到好书,获取先进的文化科技,同时对农村孩子包括留守儿童培养爱读书兴趣,陶冶情操有一定的帮助。

(三)有利于提高农民利用科技知识的本领和知识的更新

由于农村地理位置偏远,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和再教育的能力难以为继,众多已毕业的初、高中生,其所学知识随着时代的进步,逐渐被淘汰。乡村图书馆可以和其他社会培训机构合作或者以公共图书馆网络系统工程为依托,汇集大量的知识和信息,帮助农民更新知识,提高他们利用科技知识的本领。

(四)促进中原经济区的整体发展和储备人才

人是建设的主体,人的素质高低决定了各种建设的质量高低。中原经济区的发展离不开河南省占多数的农民,如果农民素质不提高,就会制约经济区的发展;如果农民在整体上素质提高,会使中原经济区实力大大的增强。乡村图书馆会对当地农民文化素质提高有很大的帮助,这不但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人才的数量和质量,也为当地未来更好更快地发展提供了人才保障。

二、乡村图书馆的现状

乡村图书馆经历了改革开放30多年的建设,虽然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但是发展步伐明显落后于乡村建设,也跟不上城市图书馆的建设进程。有些乡村甚至连书店都没有更别提图书馆。就全国范围而言,县、乡镇、村级图书馆面临着严重的生存困境,“文化脱贫”的任务依然任重而道远。

(一)经费入不敷出,空壳乡村图书馆现象严重

“空壳乡村图书馆”是指其建成时作为一个图书馆的基本设施都齐全,能基本实施图书馆的职能,后来由于种种在外的因素,使图书馆的功能渐渐萎缩,成为有名无实的虚体。以河南省2011年财政一般预算支出为例,总的一般预算支出为4246.4亿元,而文化事业费为57.29亿元,所占比例为1.35%,农村文化经费投入更少。由于我国现有的官员体制所致,相当多的基层领导认为经济建设第一位,乡村文化建设可有可无。经费不足,导致目前乡村图书馆办办停停,停停办办且近几年来乡村图书馆不稳定的发展状态和空壳图书馆出现的严重现象。

(二)馆员队伍素质低,读者群的图书馆意识薄弱

乡村图书馆工作人员工资待遇低下,且河南是劳务输出大省,乡村里管理人员后继无人,出现严重的断层现象。馆员素质低下,直接影响服务工作的正常开展。长此以往,读者数量势必逐渐下降,也导致农村图书馆服务功能的丧失。同时,乡村图书馆面临的读者主要是农民,但大多数农民只能望书兴叹,他们可能是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欠佳,加之农村的劳动强度大,没有多少闲暇利用图书馆。农民较低的文化素质又在对个人未来发展展望中受到制约,往往安于现状,去图书馆读书的意识很低。

(三)乡村图书馆建设过程让人们生疑

2011年4月23日,河南省信阳市平桥区财政投入4000万元打造的18个乡镇公共图书馆全部开馆,平桥区是我国第一个出资建设乡镇图书馆的地方政府。外界对此褒贬不一,有媒体报道为“图书馆,就在农民身边”,“乡村处处溢书香”等称赞的,但也有质疑的,有媒体报道称“4000万建18个乡镇图书馆值不值?”,“耗资4000万信阳18个乡镇图书馆被指过度‘烧钱’”等质疑的声音。笔者觉得乡村图书馆的建设很有必要,我们不能只顾眼前的投资,觉得短期内没有回报,应该从长期来看,乡村图书馆不仅对个人,对家庭,乃至对整个国家都是大有裨益的。

三、乡村图书馆建设的对策

现今,党和国家一直关注“三农问题”的解决,同时也对中原经济区的战略性发展做出了指导,为加快河南省乡村图书馆发展提供难得的历史机遇,且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增强和人本理念的科学发展观深入人心,为加快乡村图书馆建设奠定了坚实的经济基础和提供了正确的理论指导。推进乡村图书馆普及与发展有如下对策:

(一)增大宣传使农民认识到图书馆的好处

建设乡村图书馆的理念在于:让图书馆成为农民生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使他们除了农耕及为日常生活忙碌外的闲暇时间内通过读书增加知识、更新知识。乡村图书馆首先应先做好宣传,使农民认识到书的好处,同时乡村图书馆应努力把农村孩子吸引住,培养他们爱读书的兴趣,对乡村图书馆的发展大有裨益。

(二)鼓励动员个人办图书馆

我国在七、八十年代时曾经兴起的家庭图书室就是现今乡村图书馆的前身。建设乡村图书馆是属于国家的公共服务体系中的,但是政府不是万能的,而乡村图书馆却又是必须要建设的,这时政府可鼓励个人办图书馆,减轻政府的财政压力。2007年,北京大学硕士毕业生李英强放弃在北京工作的机会,回到湖北农村老家创立了“立人图书馆”,距今4年多他已经在湖北、河南等省份创建了18个乡村图书馆,这对乡村居民来说是件大好事。

(三)放眼全球进行募捐办馆

1990年,一些美籍华人教授发起了一项捐资计划——“选择中国的小乡镇创办图书馆,给那些偏远贫困地区的同胞送去精神的食粮,开启知识的明窗”。同时美籍华人与国内某教授合作现已在我国建设了80多所乡村图书馆。可以看出海内外同胞投资兴办公益事业造福桑梓的热情是相当高的,这也为乡村图书馆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乡村图书馆应积极的与我国图书馆学会等机构合作争取国内外的帮助。

(四)已建设成的乡村图书馆增强服务意识

乡村图书馆对外开放过程中应增强服务意识,如随着时代的发展,针对不同的需求群开展服务,定期更新书的种类。工作人员也应该增强其服务意识,农民初始去看书或者借书时可能对图书馆程序不懂,工作人员应耐心给予帮助。所以,乡村图书馆不仅要增强其与时代潮流保持一致的步伐,实时更新书目,工作人员也应有服务意识。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N].2011,(10).

[2]徐涌,史聪慧.美国拯救图书馆运动及其对我国图书馆的启示[J].图书馆建设,2006,(1).

[3]董瑞敏.论我国农村社区的图书馆建设[J].图书情报知识,2005,(3).

[4]姜华.关于加快乡镇图书馆发展的思考[J].图书馆建设,2003,(2).

[5]兰秀丽.新时期农村图书馆事业的发展思路[J].图书情报知识,2002,(6).

上一篇: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举措 下一篇:浅析“涨薪时代”企业应如何应对人力资源流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