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依赖理论综述

时间:2022-10-28 06:42:46

资源依赖理论综述

【摘 要】资源依赖理论揭示了组织与环境的重要关系,组织为了生存与环境进行资源的交换,由此产生依赖性。在这个基础上,组织采取各种战略来处理与环境的关系,使自身更好的生存下去。费佛尔和萨兰奇科的理论是资源依赖理论的集大成者,文章以费佛尔和萨兰奇科的资源依赖理论为视角,探讨资源依赖理论的产生和发展,以及该理论存在的问题与未来的发展空间。

【关键词】资源依赖理论;组织;环境

什么是资源依赖理论?在《组织的外部控制:对组织资源依赖的分析》一书中,费佛尔是这么解释的:资源依赖的观点从组织出发,探讨组织与环境的关系。他论述道:组织的中级目标是为了生存,为了生存下去,组织就必须降低获取生存资源的不确定性,必须减少依赖。但由于组织不能脱离社会,没有任何一个组织是自给自足的,所有组织都必须为了生存而与其环境进行交换,获取资源的需求产生了组织对外部环境的依赖。资源的稀缺性和重要性则决定组织依赖性的本质和范围,依赖性是权力的对应面资源依赖理论主要探讨组织与组织之间的关系。本文以费佛尔和萨兰奇科的理论为视角,回顾资源依赖理论的产生和发展和费佛尔与萨兰奇科的理论精华。

一、资源依赖理论的萌芽

资源依赖理论萌芽于20世纪40-70年代。塞尔兹尼克对田纳西流域的研究为资源依赖理论提供了坚实的基础.1949 塞尔兹尼克在关于田纳西大坝水利工程和管理机构的研究中指出,组织并不只是一个简单的效率机器,而是受环境影响的,组织是与周围的环境在不断地相互作用下不断变化,不断适应周围环境的社会环境的产物。1958 汤普森和麦克艾文的研究分析了组织关系三类型:联盟、商议和共同抉择。联盟即像合资企业的联盟,商议包括合同的谈判,共同抉择为吸收干扰性因素进入一个组织的决策机构当中。1967年汤普森建立了组织间权力的依赖模式,他指出,一个组织对另外一个组织的依赖与这个组织对它所依赖的那个组织能够提供的资源或服务的需要成正比例,与无可替代的其他组织提供相同的资源或服务的能力成反比。董事会为了保护自己组织的核心资本如科技因素,会通过采取参与所依赖组织的竞争和合作策略来实现这一目的。1970年扎尔德从政治经济视角探讨组织的关系,主要从组织内外的政治结构来解释了组织变迁的方向和过程,为了解决对资源的控制掌握在另一个组织的问题,组织从事与正式与非正式联盟,包括横向联盟:发生在同一市场的参与者中括合法的手段如合并,非法的手段如垄断和纵向联盟:消费者、供给者和分销者,包括合并,合资和联合董事。在这个过程中,扎尔德认为组织可以通过运用正式和非正式两种方式来互相影响。

二、费佛尔与萨兰奇科的理论

资源依赖理论形成于20世纪70年代,代表人物为费佛尔和萨兰奇科,他们提出了4个重要的假设:(1)组织最重要的是关心生存(2)生存需要资源,而组织自己不能生产这些资源(3)组织必须与包括组织在内所依赖的环境中的因素互动(4)生存因而建立在一个组织控制它与其它组织关系的能力基础之上。组织对环境的依赖程度取决于三个决定性因素:(1)重要性:资源对组织生存的重要性(2)竞争性:组织内部或外部一个特定群体获取或处理资源使用的程度(3)稀缺性:替代资源来源的存在程度。吸收了霍利的人类生态学的观点,费佛尔和萨兰奇科区分了竞争性互依和共生性互依。组织采取许多策略来处理互依性,包括合并、兼并、合资、联盟、交叉董事会等。

(一)合并

为什么企业会通过合并来减少对外部环境的依赖?这里主要有三个原因:(1)通过企业的合并来减少组织之间的竞争;(2)整合吸收购买方的出产物和投入的资源来管理互依性;(3)多元化管理来减少互依性。费佛尔和萨兰奇科的实证研究指出,相互依赖的程度并不是企业合并的唯一决定性因素,企业合的其他重要原因并还包括了企业的历史文化,工业环境,环境的容忍度,盛行的制度规范,内部的决策等等,概括起来是环境的互依性是企业合并的重要原因。在这个基础上,另外一些学者就费佛尔和萨兰奇科的资源依赖理论解释企业合并战略提出了批评:(1)缺少对权力失衡与共同依赖的区分;(2)混淆了规范惯例与理论预测;(3)混淆了条件的应用范围;(4)太过于注意统一方依赖与另一方而没有重视相互作用的关系。

(二)合资企业

企业出来依赖性的第二个战略是建立合资企业。资源依赖理论是一个理解合资企业的基本理论,但是,不像合并,组织间的关系只是提供来一个局部的相互依赖吸收理论。组织通过提供资源形成一个联盟来获取权力,联盟的形成也与动态环境有关系。在这些理论的基础上,而且资源依赖理论并不能完整的解释组织之间的相互关系,很多学者继续把资源依赖理论和其他的理论结合起来解释组织间的相互关系,解释合资企业。网络关系理论强调socially embedded context of firms,game theory注重合作者的权力,理论关注合资企业的控制结构等等。另外,复兴的资源依赖理论试图解释再次解释组织之间的关系。

(三)交叉董事会

尽管资源依赖理论更少的应用于董事会的研究,但是实证主义学者觉得这更是理解董事会的成功范式。早期的学者主要关注交叉董事会的规模,成分受什么因素影响,费佛尔和萨兰奇科的理论主要列举了两点:受外部环境影响董事会掌握的资源和公司现状、财务状况。同时,交叉董事会的类型对互依性也有重要作用。费佛尔和萨兰奇科解释了董事会给组织带来的四点利益,诠释了董事会的结构及其影响。费佛尔与萨兰奇科认为董事们主要给组织们提供四种好处:(1)以建议的方式提供的信息;(2)企业与其环境权变的信息渠道的开放(信息流动渠道);(3)资源的优先使用;(4)合法性。许多相关研究证明了这一点。还有大量研究拓展了这一结论,提出当企业环境发生变化时董事会的构成也应该相应地发生变化。另外一个分支注重于解释组织受益于董事会提供资源的种类与次数。另外,资源依赖理论还可以应用于公司经营的下滑与破产。

(四)与当权者的合作

在资源依赖与政治性行动中,为了提供良好的环境,减少不确定性,组织会塑造与政府的关系。但是在这方面,很多的著作并没有很好的用有意义的方式来阐释资源依赖。Mullery,Brenner,Perrin等学者解释了相似的环境会造就相似的组织反应,Aharoni,Maimon,Segev提出了依赖的异质性,因此,不同的组织建立特殊的形式来管理与政府的关系。还有一种观点是企业会受益于与政府的政治性行动,管理资源依赖,因而与政府建立合作方式是一种更好的选择。费佛尔与萨兰奇科的“创造环境:通过法律与社会认可来控制相互依赖”这一章恐怕是最容易被忽略的,他们认为企业还会通过种种政治行为来影响政府决策等从而为自己创造更好的环境。总的来说,政治性行动还需进一步的完善。

(五)经营管理执行者的继任问题

经营管理执行者的继任是费佛尔和萨兰奇科讨论的组织内部在面对环境不确定和依赖所作出的一种反应。他们提出了经营管理执行者的继任带来的影响,从而解释了更换CEO的原因。很多学者在这一个命题做了各种各样的解释,比如组织更加依赖于环境的有一个增长的营业额,前任执行官的表现与继任者的关系,企业经营不好会导致更换CEO来改善经营,环境的不确定会使任期缩短,会影响选举的方式和过程。另外一种分支理论是组织的规模与继任者类型的关系,组织在什么样的规模会选择insider还是outsider,二者分别会给组织带来什么样的影响。

三、问题的评议与未来的发展

资源依赖理论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组织与外部环境的关系。组织具有社会性,没有一个组织是自给自足的,因此,为了生存下去并在竞争的过程中最终取得胜利,组织必须依靠外部环境来取得所需要的资源,在这个组织与环境的互动中,组织产生了对外部环境的依赖,而组织如何处理与外部环境的关系是资源依赖理论的核心命题。但是这个理论仍然存在着不可忽视的问题与缺陷。首先是该理论仅从资源这一角度对组织与环境进行分析,角度单一。当今社会问题复杂多变,为组织提供了一个多元性的社会背景,同时,当代的组织类型众多,发展的模式与特点各不相同,简单的资源角度已经无法满足对组织的解释,更无法充分解释组织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因此缺乏说服力。另外一个问题也即资源依赖理论最大的问题是过分的着重于组织对资源的获取,而忽视的组织的最基本的也即最终的目标。社会上的每一个组织最终的目标都是为了生存,在各种激烈的竞争当中,组织必须采取各种手段来保证自己的利益,最终在社会上立足,实现再生产。而在组织采取的这些手段当中,获取资源便是组织生存下去的一个很好的方式。然而在资源依赖理论中,学者们过分的注重资源获取的手段与过程,把资源的取得作为组织处理与环境关系的目标,忽略了组织处理与外部环境的真正目标――生存。概括的说,获取资源实际上只是组织处理与外部环境关系的一个初级目标,最本质的目标从根本上来说仍然是组织的生存问题。

就费佛尔和萨兰奇科的资源依赖理论这五个战略的未来的发展方向有以下几个建议:(1)资源依赖理论的发展需要借鉴其他的理论;(2)每个资源依赖理论发战略都受益于他们之间的协调方式;(3)组织在处理资源依赖问题时应该同时使用5种战略;(4)企业合并理论是资源依赖理论发展最完整的理论,应该继续发展其他4种战略;(5)学者们应该继续研究一种策略是如何影响另一种策略的。

四、结语

资源依赖理论最大的贡献是揭示了组织与环境二者之间的关系,环境是组织及其管理者通过自己的选择、理解、参与、设定而产生出来的,组织通过处理与环境的关系获取自己所需要的资源。费佛尔与萨兰奇科的理论代表着资源依赖理论的正式诞生,在此之前从20世纪40年代开始,资源依赖理论萌芽,其中的代表有塞尔兹尼克和扎尔德等人。

资源依赖理论虽然发展得很快,但是仍然存在着不可忽视的缺陷。这个理论着点的角度仅有资源,太过单一,从而导致其具有不可磨灭的缺陷,因此就其准确意义来说,资源依赖理论具有一个辅助理论的地位,在特定研究问题中虽然常常被援用,但它不是一个从任何理论群体的可持续研究项目中自己受益的理论。在未来的理论发展中,应该从单一的理论角度出发,借鉴融合其他的理论,与现实问题相结合,最终实现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Gopaklrishnan R.Iyer,Coparative Marketing:An Interdisci2 plinary Framework for Institutional Analysis.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2] lwSelznick,P.,1949,TVA and the Grass Roots:A Study in the Sociology of Formal Organization,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3] Zald,M.N.,ed.,1970,Power and Organizations,Nashville:Vanderbilt University Press.

[4] Pfeffer,J .,and Salancik,G.,1978,The External Control of Organizations:A Resource Dependence Perspective,New York:Harper and Row.

[5] Amy J・Hillman,Michael C・withers and Brian J・Collins,Reconrse Dependence Theory:A Review:originally published online 23 September 2009.

[6] 马迎贤.资源依赖理论的发展和贡献评析[J].甘肃社会科学,2005(01).

作者简介:郑佳媛(1993- ),女,广东汕头人,华东政法大学,研究方向:社会学。

上一篇:城乡医疗保障一体化构建路径探讨 下一篇:农地金融模式比较及其优化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