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太极拳教学方法的研究

时间:2022-10-28 06:07:16

浅谈太极拳教学方法的研究

摘要:在运动技能的形成过程中,分为泛化、分化、巩固、自动化四个阶段。本文就太极拳套路教学中,学生在不同的教学阶段的不同表现作了一系列简要的阐述。同时在采用科学合理的教学手段的基础之上,运用各种不同的教学方法,对不同学习阶段的学生有针对的因材施教,达到提高演练水平、锻炼身体的目的。

Abstract: The formation of motor skills in the process can be divided into four stages of generalization,differentiation,consolidation and automation. In Taijiquan teaching,this article gives a series of brief exposition on the teaching stages for students. At the same time,by means of teaching scientific and rational basis, a variety of teaching methods on different stages of learning individualized for students are used to improve the level of exercise and exercise purposes.

关键词:太极拳;教学过程;教学方法;技能;演练

Key words: Taijiquan boxing;teaching process;teaching methods;skill;rehearsal

中图分类号:G85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0)33-0189-01

1体育教学过程中运动技能形成的阶段

运动技能的形成过程中,分为泛化、分化、巩固、自动化四个阶段。太极拳教学也应遵循这个原则,并运用适当的的教学方法,使学生掌握基本的运动技术和技能,达到提高演练水平、锻炼身体的目的。

2四个阶段中技术技能的表现及教学方法的运用

2.1 泛化阶段教学方法的运用

2.1.1 泛化阶段的神经机制和表现。学习任何一个动作的初期,都要通过教师的讲解和示范以及自己的运动实践,但都只能获得一种感性认识,而对动作技能的内在规律并不完全理解。由于人体内外界的刺激,通过感受器(特别是本体感觉)传到大脑皮层,引起大脑皮质细胞强烈兴奋,另外,因为皮质内抑制尚未确立,所以大脑皮质中的兴奋与抑制都呈现扩散状态,使条件反射暂时联系不稳定,出现泛化现象。这个过程表现在肌肉的外表活动往往是动作僵硬,不协调,不该收缩的肌肉收缩,出现多余的动作,而且做动作很费力。

2.1.2 教学方法的运用。在太极拳教学中,直观的感性认识起着重要的作用,是掌握动作技能的起始和基础。在训练的各个练习过程中,学生都必须运用自己的各种感觉器官去体会动作,人的感觉77%来自视觉器官。通过视觉器官所得到的形象化认识,会大大地有助于人们进行正确的思维和掌握动作技能。

动作示范法:教师以自身完成的动作,作为教学的动作范例,可使学生了解所学动作的形象、结构、技术要领和完成方法,便于学生建立动作的表象。动作示范做得轻快优美,还能激发学生的兴趣。

2.2 分化阶段教学方法的运用

2.2.1 分化阶段中的神经机制和表现。在不断的练习过程中,初学者对该动作技能的内在规律有了初步的了解之后,一些不协调和多余的动作也逐渐消除。此时,大脑皮质运动中枢兴奋和抑制过程逐渐集中,由于抑制过程加强,特别是分化抑制得到发展,大脑皮质的活动由泛化阶段进入了分化阶段。因此,练习过程中的大部分错误动作得到纠正,能比较顺利地和连贯地完成整套动作技术。这时初步建立了动力定型。

2.2.2 教学方法的运用。重复练习法:可将单个动作,组合动作,分段动作,整套动作重复练习,在于明确目的,练习时要向学生提出具体而切合实际的要求,将套路分成若干段,全班分成若干组进行轮换练习,根据学生掌握情况再进行单人分段练习,逐渐过渡到单人半段练习、单人全段练习、和反复练习。要注意及时预防和纠正错误动作。

2.3 巩固阶段的教学方法的运用

2.3.1 巩固阶段的神经机制和表现。通过进一步反复练习,运动条件反射系统已经巩固,达到建立了巩固的动力定型阶段,大脑皮质的兴奋和抑制在时间和空间上更加集中和精确。此时,不仅动作准确、优美。而且某环节的动作还可以出现自动化,即不必有意识地去控制而能完成动作。

2.3.2 教学方法的运用。变换练习法:是改变练习的负荷、环境、场地、器材等,如放慢动作速度、降低运动负荷,或者采用相应的辅助练习等。在动作学习、改进和提高技术时,对变换的内容应作出明确的规定,使练习效果符合教学的要求。

2.4 动作自动化阶段教学方法的运用

2.4.1 动作自动化阶段中的神经机制表现。随着运动技能的巩固和发展,暂时联系达到非巩固的程度后,动作即可出现自动化现象。即练习某一套路动作时,可以在无意识的条件下完成。其特征是对整个动作或者是对动作的某些环节,暂时变为无意识的。例如,走路是人类自动化的动作,在走路时可以谈话、看报、而不必有意识地设想应该如何迈步、如何维持身体平衡。自动化动作的生理机制是所揭示的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规律为基础的。人类一切随意运动都必须在大脑皮质参与下能实现。但是在大脑皮质参与下所实现的机体反应活动并不一定都是有意识的。换言之,在无意识完成自动化时,仍然必须在大脑皮质参与下才能实现。

2.4.2 教学方法的运用。比赛练习法:是在比赛条件下组织学生进行练习的方法。自动化阶段运用比赛法练习,有助于学生全面并综合地提高专项比赛所需要的体、技、战、心、智、各种竞技能力。在训练条件下,根据教学的规律或原理、专项比赛的基本规则或部分规则,进行专项练习的训练方法。例如班内学生之间的对抗性教学比赛,不同班级之间的邀请性教学比赛等。

3研究结果与分析

在太极拳教学中技能的掌握并不是截然划分的,而是逐渐过度的,各过程的出现和持续时间的长短,受许多因素的影响,既与教学方法和训练水平有关,又与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目的性有密切关系。

多数学生在熟练掌握24式和42式太极拳后,认为学会太极拳了,于是缺乏继续提高太极拳演练水平的信心和勇气,练习次数和时间减少,动作技能下降。教师要帮助学生克服太极拳套路技术熟练后产生的高原现象,应告诉他们在"练势"中如何"练气"、"练意",把意、气、势相结合,达到太极拳演练形神兼备、内外合一的境界;应启迪他们认识到太极拳技术修炼无止境,必须持之以恒地坚持锻炼,努力把太极拳动作与人的外部形体动作和内在的物质活动揉合为一体,不断提高太极拳运动的修炼层次。

参考文献:

[1]王瑞元.运动生理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2.

[2]邱丕相.中国武术教程[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4.

[3]全国体育学院教材委员会编.学校体育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1.

[4]田麦久.运动训练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0.

上一篇:浅议怀化农产品物流发展的现状及对策 下一篇:浅谈高校乒乓球选项课的教学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