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大学生学习动机的培养和激发

时间:2022-10-28 05:54:20

浅谈大学生学习动机的培养和激发

摘 要 大学生是当今社会接触新思想、新技术的前沿群体,是国家培养的人才,也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大学生不仅要为自己的未来而读书,更要为祖国的强盛、社会的发展而奋发图强。本文通过了解目前我国大学生所存在的各种学习动机及各自强弱程度,发现并分析问题,进而多角度提出相应的措施,激励大学生通过正确的学习动机来努力学习,不断进步。

关键词 大学生 学习动机 培养 激发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大学生是国家培养的高级专门人才,努力学习并成为国之栋梁既是对自己的负责,也是一种为了国家的昌盛、社会的发展而应尽的义务。但是,目前我国大学生的学习状况普遍令人担忧,学习动机不明确或学习动机存在错误倾向。这不仅浪费了大学生的大好青春,而且耽误了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因此,如何引导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动机,并激励其努力学习,早日成为国家栋梁,为中国的强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显得尤为重要。

1大学生学习动机现状

从中学的紧张生活到大学的无拘无束、向往自由,学生很容易变得像大海上面的没有舵手的小船,不知道何去何从,“空虚”是进入大学后很多学生的感受。学习动力不足的问题不同程度地出现在相当一部分大学生身上。随着校园生活的多样化,大学生学习动机的内容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它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首先,学习动机过于狭隘。有些学生只想到自己,而忘了曾经关爱过自己的人,没有报恩的意愿,为了自己,什么事都会做,这种不懂得反哺的人,将来对社会也是有百害而无一利,他们为了自己,而不惜采用不正当的方法,这在大学里是普遍存在的。其次,学习动机过于低俗。有的学子奉行爱情至上,为了爱情,无视其他的一切。学生不应把自己拘泥于一个小的范围,否则,不利于自己认识的发展。最后,学习动机过于功利化。为了金钱利益,可以做出有违公平甚至是违规的事。

2原因分析

目前我国大学生的学习动机存在以下三个主要问题:一是学习动机不明确;二是学习动机不科学或错误;三是学习动机没有起到激励学习的作用或作用较小。正确而科学的学习动机是将自身利益与社会利益、国家利益相结合下的寻找理想工作与回馈社会、报效祖国、报答父母的结合。

出现以上三个问题是有深刻原因的。从社会方面来说,社会给予大学生的关注和照顾较少。社会带给大学生的压力不断增大,部分社会行为甚至伤害了大学生的利益,这是导致大学生学习动机很少涉及回馈社会、报效祖国的原因。从学校教育来说,高校对学生良好思想意识的培养不到位,对社会不良思想和观念所带给高校学生的的负面影响不能起到足够的保护作用。从家庭教育来说,家庭关系不和谐、家庭教育的缺失或教育的不正确性是导致少有学生没有明确学习动机的主要原因。从学生自身来说,大学生成长的不成熟性和成长过程的多变性、对社会环境及其变化把握度不高是导致大学生学习动机不明确、学习动机不科学的主要原因。

3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的方法

为促进大学生的学习,针对目前我国大学生学习动机存在的问题及导致问题出现的原因,提出了以下一些建议,以期将我国大学生的学习动机引向将回馈社会、报效祖国、报答父母、将来好找工作相结合的目标上来。鉴于此,我们提出以下具体应对措施:

从社会和国家层面上讲,社会和政府要给予大学生更多的关注和足够重视,并尽量为大学生提供有利条件,使其感受到自身的重要性和感恩社会、报效祖国的必要性。从学校教育方面来考虑,学校是教人育才的专设机构和场所,是培养人才的主要阵地,学校要提供给大学生良好的学习环境。学校更重要的任务便是培养并提高当代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爱国情感和感恩之情等崇高思想品德,促进大学生成才。从家庭教育方面来看,家庭教育一直担当着极其重要的教育角色,这与学校教育相辅相成的。家庭教育应以构建和谐的家庭关系,重视正确的家庭教育并与学校教育目标相结合为目标。培养孩子的孝道、感恩之情,必将促进大学生努力学习,感恩父母、报效祖国。从大学生自身因素考虑,大学生自己要有树立社会责任感、爱国情感和报答父母的意识和意愿,同时还要明确提高自身文化素质的意义,明确当前的就业形势及其发展趋势,明确社会组织尤其是企业对所需人才的标准,要懂得怎样运用兴趣爱好等有利条件来促进自己的学习,也要正确面对自我身心发展所带来的变化。

大学生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发研究的真正目的是为了帮助在校大学生确立或进一步明确自己的学习动机,使自己的学习有不竭的动力并沿着明确的方向不断前进。从长远来看,正确学习动机是要将当代大学生自身的发展与我国国家的发展、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结合起来,让大学生真的学有所长、学有所用。

参考文献

[1] 张小红.当代大学生学习动机现状与原因分析[J].成都信息工程学院学报,2006(5).

[2] 张清海.高校贫困生学习动机的研究[D].河南大学,2006.

上一篇:对教师的科研自由与教育职责的法理性探究 下一篇:如何认识中职校心理健康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