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心理疾病病耻感对在校大学生求助行为的消极影响

时间:2022-10-28 05:53:41

浅析心理疾病病耻感对在校大学生求助行为的消极影响

摘要:心理疾病病耻感程度与心理求助行为密切相关。在校大学生由于生活学习环境的特殊性及其未来生活的预期收益评估,受到心理疾病病耻感的影响较周围人群更加明显,本文就其原因进行了初步分析。

关键词:在校大学生;心理疾病病耻感;高校

中图分类号:G44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12-0072-02

在过去的50年中,我国精神障碍的患病率呈持续上升趋势。卫生部提供的资料显示,重性精神病患病率由20世纪50年代的2.7‰,70年代的5.4‰,上升到80年代的11.4‰。到了90年代,1993年国内抽样调查显示,发病率达13.47‰,全国约有1800万精神疾病患者。进入21世纪后,虽然没有进行全国规模的精神障碍调查,但各省依然时有报道。据最新统计消息,广东省2015年在册登记的重性精神疾病患者有49万9千多人。精神疾病在中国疾病总负担的占比达20%,位居所有疾病之首。

一方面,精神疾病与其他疾病患者相比,受到的同情和照顾有所不同,由于大众对精神疾病的不理解,加上少数心理疾病患者存在冲动毁物伤人行为引起社会恐惧,导致心理疾病患者在遭受疾病痛苦的同时,还承受着他人的误解、诋毁、排斥和歧视,甚至包括公权力在内。据媒体报道,2015年2月,湖北某少女因患有精神疾病被家人囚禁5年,导致肌肉萎缩奄奄一息,幸得网友相助才得以幸存,当网友前往家中接人时遭到患者家属粗暴拦截和争持,报警后却被以“家庭内部事务”为由遭拒。同时,对每起精神疾病患者伤人事件都有详细报道,比如2013年7月17日,北京朝阳区一名有精神病史的男子持刀行凶,导致两人死亡;22日中午,北京某超市内精神病患者持刀伤人,导致四名伤者中的一名因抢救无效死亡;等等。类似事件频发,导致公众对精神病患者甚至家属都容易产生抵触情绪。

心理疾病病耻感指的就是个体对心理疾病的负面认知、消极情感体验和歧视倾向所构成的负面态度。不仅心理疾病患者自身存在严重的心理疾病病耻感,他们的亲友或者身边的人也都有类似的情感。Corrigan指出公众态度对那些被贴上“心理有病”标签的人的生活会产生不利影响,剥夺他们重要的生活机会[1],包括在入学、升学、就业等方面都会遭遇歧视或者不得不接受不公正待遇。高文B对1028名中国民众的调查显示,人们对心理疾病的社会表征包括六个方面:不可预测、外表怪异、沟通困难、回避社交、需要照料和性格缺陷。调查结果表明,当心理疾病患者的身份被他人知晓时,会引起他人的消极反应[2]。因此,精神疾病患者及其家属为避免潜在的消极反应,会选择尽力避免疾病信息暴露。

另一方面,精神疾病属于慢性疾病,需要长期的治疗和帮助。心理求助行为是个体在遇到心理问题或障碍时向专业服务机构寻求帮助以达到解除困扰的意愿和行为。Schulze的研究发现,心理疾病患者表示去看精神科门诊“是丢脸的事”,很多人不愿接受治疗,更多人不能坚持治疗,即使接受治疗有好转也会终止治疗[3]。而临床医生表示这类患者常常要求他们保密或者修改病理[3]。可见,心理疾病病耻感程度越严重,患者的心理求助行为越少,越被动,治疗依从性也越差,疗效也会越不稳定。这种情况无论是对于患者及家属,还是对于社会公众,都存在不利于稳定的因素。

究其原因可能包括:第一,重度心理疾病患者往往无自知力,完全或部分丧失求助能力;其二,尚存自知力的轻度心理疾病患者以患病为耻,担心他人会因此歧视和排挤自己,因而隐瞒病情,讳疾忌医;其三,心理疾病患者的监护人因为担心患者受到歧视和排挤而帮助患者遮掩或隐瞒病情。因此家庭中一旦出现心理疾病患者,常常悄悄异地化名就医,若病情严重则常有锁囚事件发生。

以上为社会患者的心理疾病病耻感的影响。而在校大学生的心理疾病患者却存在与社会患者不同的特殊情况,心理疾病病耻感对他们的求助行为可能存在更加严重的消极影响,但目前对此情况还缺乏专项的调查和研究。本文以笔者在高校从事一线临床心理工作的经验为基础,简要探讨高校内心理疾病病耻感可能会对大学生求助行为产生的影响,希望能引起高校相关部门和机构的重视。

首先,目前中国高校普遍采取集中管理的方式,大学生绝大部分都住在学校宿舍,在共同的课堂上课,在公共食堂吃饭。大学生生活的实际状态存在集中管理、空间共享、私密有限、被动人际交往等特点,在校大学生的私密空间有限,几乎时时刻刻都处于可能被关注的环境中。因此,在校学生在患有心理疾病之后多有顾忌,担心自己被看成是“怪胎”被排斥,甚至会担心“因病被退学”,因而会采取各种方式掩盖病情,比如否认病情、假装康复、减少人际交往、回避集体活动等,尽量使得自己不引人注目。因此,常有某大学生自杀身亡后,身边同学恍然大悟,追忆之前的点滴,才怀疑其可能存在心理疾病,但逝者已逝,损失惨重。

其次,在校大学生的年龄普遍在17~25岁之间,恰好位于心理疾病高发年龄段20~30岁之间,大学生中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疾病患者是正常而普遍的情况。根据文献报道,目前高校大学生心理疾病患病率为7.0%,但与此不相符的是,大学生自己往往会低估这一情况,认为周围的人都“很正常,很积极,只有我很特别,我很糟糕”,因此回避求助行为。实际上,同学们中存在心理健康问题的人很多,但是由于病耻感存在,使得患病大学生只关注到自己的异常,对周围同学可能的异常选择性忽视;只想着“不要被发现”,忽视了“怎么帮自己”;只想着尽力压抑难过和伪装正常,避免假设的矛盾,忽视了周围同学的真诚关心。

第三,部分患有心理疾病的在校大学生存在妄想和幻觉症状,他们认为身边的同学存在谋害自己的可能,会更加警惕周围同学,行为表现怪异;而周围的同学一旦发现这种怪异,由于病耻感的影响,首先会给患病同学加上一个标签――“他真怪,我离他远点”,然后敬而远之,甚至发生矛盾纠纷,并无助于患病同学得到救治。曾经有一个妄想自己是“中情局特派大学生特工”的学生告诉笔者,“我的身份很特殊,不能被发现,如果周围同学发现了,我就无法开展工作了,所以我要保持和他们一样。”同时拒绝就医。可是他的妄想已经引起了明显的行为异常,周围的同学常常以他为笑料并敬而远之,却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和提供帮助。如果知情的同学和患病学生是好友,则知情的同学也会由于病耻感的影响,觉得这是患病同学的隐私――“他不想看医生,我也不能让其他人知道”,却不知如何提供有效帮助。因此延误病情,减少了求助可能。

第四,目前高校心理健康工作机构并没有对心理疾病病耻感对大学生求助行为的消极影响予以足够重视,缺乏针对性工作,多以“守株待兔”的方式进行心理咨询常规工作,或者开展一些关于心理健康或心理学常识的宣传工作,效果有限,导致高校心理健康工作机构在心理疾病的发现、转介、治疗及依从性方面表现不尽如人意。另一方面,由于部分老师认为,过多宣传关于心理疾病的知识和求助途径可能会引起不必要的恐慌和自我否定,因此对此类工作消极敷衍,加上高校心理健康工作机构的设置属于行政辅助,其工作并未得到管理机构的全力支持,往往让位于其他学生管理工作,因此较少开展专门针对“心理疾病病耻感”的专项活动,导致对此方面的研究甚少,相关机构即使想要开展工作也无从着手。当前高校心理健康服务的利用率或治疗率极不理想,以一所在校生约8万人的高校为例,每年的心理求助咨询量不到1000人次,使用率不到2%,而每年发现的重性精神疾病的患者90%以上都不在主动求助的来访者中。经推算,全国至少有80%以上的存在心理疾病的在校大学生未主动寻求专业帮助,也不曾接受任何相关的健康服务。

第五,高校学生正在接受高等教育,其社会定位及未来社会预期收益都比较高。很多学生都很担心自己如果暴露了精神疾病的信息,可能在未来推荐就业、升学、结婚、升职等方面带上“耻辱性”的标签,难以获得理想的机会,很可能使得多年来的辛苦读书无法获得相应回报。因此高校大学生对于精神疾病病耻感的顾虑更胜于普通公众,这种对于未来社会收益的预期性丧失使得很多学生讳疾忌医,即使已经患有重度精神疾病也尽量否认和掩饰。

不可否认,心理疾病可能严重影响患者的社会功能,但许多患者(特别是那些正在接受治疗的人)处于良好状态的时间是相当长的。美国新精神健康自由委员会的报告(2003)特别强调,心理疾病患者获得高质量心理健康服务的主要障碍是其他人对他们或他们自己对心理疾病的负面刻板印象、偏见和歧视。而大学生是接受高等教育的新一代公民,他们理应对自身及他人的身心健康状态更加了解和接纳。消除大学生中存在的心理疾病病耻感不仅有利于促进大学生在发现自身或者同学患有心理疾病时主动进行求助,而且有利于改善社会上对于心理疾病患者存在的误解、排斥和恐惧,有利于心理疾病患者接受必要的治疗和救助。

参考文献:

[1]Corrigan,P.W.,P. Kleinlein,"The Impact of Mental Illness Stigma",In:Corrigan,P. W. ed.,On the Stigma of Mental Illness:Practical Strategies for Research and Social Change,Washinton:American Psychology Association,2005.

[2]高文B.心理疾病污名社会表征结构及其公众影响初探[D].南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3]Schulze.B.,M.C.Angermeyer."Subjective Experience of Stigma:A Focus Group Study of Schizophreric Mental Health Professionals"[J].Social Science & Medicine,2003,56(2).

上一篇:黎族服饰文化及其在舞蹈表演中的应用 下一篇:郧剧《风雨塔灯岩》舞美设计创作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