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子“制胜”谋略对空降作战的启示

时间:2022-10-28 05:00:20

[摘要]《孙子兵法》中的“制胜”谋略包含着“知胜”、“速胜”、“全胜”等,从不同角度揭示了战争制胜规律,对于远程奔袭、快速机动为特征的空降作战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空降作战;孙子兵法;制胜

空降作战是指兵力(器)通过空中机动,直抵作战地区,以伞(机)降方式突然对敌实施攻击或抢占某一要地,从而达成战略、战役和战术目的的作战样式。从“闪击丹麦”到“沙漠军刀”,神兵天降都展现出巨大效能。《孙子兵法》被誉为东方兵学瑰宝,其“制胜”谋略深刻地揭示了战争指导规律,对于实施空降作战,有深远的启示意义。

一、“知胜”是空降作战的决策前提

“知彼知己,百战不殆”,是《孙子兵法》中的至论要言。孙子认为,战争指导者必须全面辩证地分析敌我政治、经济、军事、天文、地理、法令等情况,以夺取战场综合控制权。作战决策者须从三个方面实现“知胜”来把握战场先机。

(一)知全,力求战场全局了然于胸

《地形篇》指出:“知彼知己,胜乃不殆:知天知地,胜乃不穷”,孙子从敌情、己情、天时、地利四个方面对战争全局信息进行划分,提出只有知晓战争全局,方能制定胜敌方略。空降作战以远程奔袭、快速机动为特征,更需要全面掌握信息:首先是己情,对自身作战力量的各方面,尤其是后勤保障能力有清晰的掌握,这是决策的首要条件:其次是敌情,因敌而制胜,必须通过各种渠道获得敌方作战部署等信息,这是选定攻击方向的主要依据:再次是天气状况,对空降作战来说,无论是伞降还是机降,天气的优劣情况都是实施空降的直接前提,更是关系空降作战效能的关键因素;最后是地形,空降地点选择是否具有战略意义,是否能为下一阶段行动地持续展开作好铺垫,直接关系作战目标的实现,这是作战成功的重要保证。

(二)知深,力求作战情报精准详尽

《用间篇》中指出获取情报“不可取于鬼神,不可象于事,不可验于度,必取于人,知敌之情者也。”其要旨就是深入准确地掌握情报。克劳塞维茨说过“情报多并不等于判断容易”,相反更要求决策者增强对情报的知深,第一要注意情报的“新”,现代战争节奏急剧加快,只有最新的情报才能反映敌我态势,为作战决策者提供准确依据;第二,要保证情报的“准”,信息时代真假信息往往掺杂在一起,而精心策划的假情报甚至能骗过各种高技术的侦查监视器材,因此一定要防止对手以骗防侦、隐真示假。第三,情报收集要注意“细”,战争中双方都力求掩盖自己的真实意图,制造种种假象去迷惑对方,增加情报分析判断的复杂性,决策者必须科学判断敌方真正意图,去伪存真。

(三)知忧,力求决策依据清晰明了

信息优势不等同于决策优势,还需要将信息转化为决策所需的关键指标:一是成功率,依据所得信息,计算得出的行动成功率是决策的第一指标;二是经济成本,空降作战耗资巨大,必须详细预算,保障作战耗费的有效控制;三是时间耗费,空降作战以突然奇袭为佳,力求速战速决,必须精确部署。这些都依赖于正确的情报分析工作。情报工作者必须深刻洞察,精密分析,把众多零散杂乱的“信息”(fnformation)转换为“知识”(Knowledge)并进一步转换为“智能”(Intelligence),才能真正将信息优势转换为决策优势。

二、“速胜”是空降作战的制胜关键

孙子曰:“兵贵胜,不贵久”,他反对旷日持久的战争,因为长期在外作战,会导致国家财力不继。空降部队作为现代战争角逐中的首发阵容,制胜关键就是“速胜”。

(一)并敌一向,千里杀将

《九地篇》中提出“并敌一向,千里杀将”,揭示了远程奔袭的效能。空降兵以全方位出击和攻击力强的特性见长,快速机动更是其最显著的优势。空降兵对敌某一目标实施突击后,还可以利用运输直升机或战斗车辆,迅速转移到新的作战地域,形成新的战斗基地,实施连续的突击作战,从而实现“并敌向,千里杀将”的目标。需要注意的是:一是要快速应急转换,根据当时情况,简化程序,突出重点,在较短时间内完成从平时到战时的快速转换:二是要快速空运机动,精心组织,科学安排,做到快速进场,快速乘载,快速出航,确保按期到达指定作战地区。只有这样,才能取得“从天而降,飞身直插敌后”的奇袭效果。

(二)势如口弩,节如发机

《势篇》中写到:“善战者,其势险,其节短。势如旷弩,节如发机。”“势”指的是一种态势,是对自身实力的一种表现、运用与发挥。“节”指的是指力量运用的节奏与速度,主张坚决、果断、有效,迅速达成作战目的。“势险”方能“节短”,“节短”更能把“势险”所蕴涵的能量发挥到极致。现代战争中,空降兵在敌深远战略纵深实施进攻作战,能否做到“势如口弩,节如发机”,对于夺取战争主动权至关重要。必须积蓄能量,做好准备,按期到达指定作战地区后一定要迅速展开战场,在直接事关全局的战役战术要点立即展开,形成局部优势,达到以点制面、震撼全局的效果。

(三)以镒称铢,用兵率然

孙子曰:“胜兵若以镒称铢,败兵若以铢称镒”、“故善用兵者,譬如率然。”其中揭示了集中兵力、协同作战的战争指导规律。信息化战争强调诸军兵种联合作战,任何兵种都难以单一使用而取胜。空降部队拥有远程奔袭、快速机动的优势,但必须承认:空降作战属于“无后方作战”,一是着陆通常是孤军深入,易遭围歼:二是在敌方防御纵深内行动,翼侧暴露,地形不熟:三是重装备少,工事不完备,障碍物不配套,后续补给困难,持续战斗能力差。因而必须扬长避短,建立完备的协同指挥系统和顺畅的通信网络,制定并执行严密的协同作战计划。

三、“全胜”是空降作战的追求目标

“全胜”谋略被誉为《孙子兵法》的精髓,可分为三个层面:一是“不战而届人之兵”,即以强大的军事实力为后盾,通过伐谋、伐交的斗争,以计谋争胜于天下:二是“全破论”,即从国、军、旅、卒、伍五个层次阐述求全为上,不能全则转而求“破”,求全局的全胜不能即转而求局部的全胜:三是指不得已而战,应以最小代价赢得战争的胜利,从己方来说,代价最小:从彼方来说,反抗最小:对人民来说,灾难最小,对世界来说,获益最大。空降作战作为现代战争中破敌制胜的“杀手锏”,就是从第三个层面实现“全胜”。

(一)目标在“攻心”

“不战而屈人之兵”的“全胜”思想是指力求不战而胜,以最小的损失获取最大的效益,追求最大的效费比。《军争篇》讲到:“故三军可夺气,将军可夺心。”意即:三军的士气可以挫伤,使之衰竭,将帅的意志和决心可以设法使之动摇。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根本目标是攻心,实行空降作战,就要力求在“小战、少战”的情况下实现釜底抽薪,对敌心理防线的脆弱处给予致命一击,从而挫伤敌军士气,使敌人散其心,丧其胆,乱其阵,在心理上对敌起到震撼作用,迫使其意志屈服于我。

(二)突破点在“威慑”

要不战而屈人之兵,重点在“威加于敌”,威慑思想在我国源远流长,都反映了威慑可以遏敌、抑战、屈人、制胜的基本思想。在现代军事斗争中,对敌实施威慑,必须充分运用现有或将有的多种威慑资源,通过多样化的威慑手段,影响于敌,加慑于敌。要进行威慑,关键在于造势,就是在一定的实力基础上,敢于利用各方面的有利因素和条件,积极主动地营造出一种利于我而不利于敌的态势,使敌在相形之下望而生畏。空降作战的突破点就是敌纵深的重要军事要害目标,使敌我双方之态势发生转折性变化,达到“四两拨千斤”的造势威慑效果。

(三)关键在“精确打击”

孙子指出“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揭示了战争是实现政治目标的一种手段,但不是唯一手段。战争指导者要控制战争的进程,并且应当遵从战争的政治目的,同时力求战后状态最有利于已方。精确打击成为战争的主要形式,是精致地使用武力,而不追求单纯的杀伤破坏效果,是空降作战的必然要求。通过空降作战实施“点穴攻击”,精确地运用高度集中的力量,夺占或拔除敌人据点等一些重要目标,控制不必要的破坏与杀伤方面保持“完美”,从而产生充分的规模效应。这种通过“精致”而非“粗放”地使用武力来达成军事目标,是减少战争的后遗症最有效的方法,从而将军事的胜利转化为政治的胜利。

上一篇:浅谈如何实现基层院技术部门地位的转变 下一篇:用“爱”诠释特教教师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