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加强带在工程中的应用及做法

时间:2022-10-28 04:57:01

浅析加强带在工程中的应用及做法

摘 要:本文以实际工程为例,介绍采用膨胀加强带合理取消地下室混凝土后浇带,控制混凝土变形裂缝并有效减少工期的施工措施,同时介绍膨胀加强带的具体做法及施工和养护要求。

关键词:混凝土收缩变形;膨胀混凝土;后浇带;加强带

一、后浇带在施工中存在的问题

1、留于基础底部结构的后浇带,将历经整个结构的施工过程,直至结构封顶,对于高层建筑需要几个月甚至几年的时间,在这段时间内,后浇带中不可避免地落进各种各样的垃圾杂物,由于底板结构钢筋较粗较密,使得清理工作非常艰难。

2、后浇带贯穿整个地下、地上结构,所到之处,遇梁断梁、遇板断板,给施工带来很多不便,影响施工进度。

3、在后浇带灌充混凝土前,需将两侧混凝土凿毛,施工非常困难,而有些结构混凝土与后浇带混凝土浇筑时间间隔几个月,新老混凝土的粘结强度很难保证,又由于浇筑时间差,造成这些结构的混凝土的干缩大部分已于后浇带灌充前完成。因此,后浇带混凝土的干缩极易在新老混凝土的连接处产生裂缝。设置施工后浇带的初衷是防止混凝土裂缝的产生,而后浇带处理不好却人为地在每条后浇带处造成两条贯穿裂缝,引起漏水。

二、膨胀混凝土加强带的应用

1、如果取消或尽早灌充后浇带混凝土,将基本上克服这些诸多困难,给施工带来很多便利,采用以膨胀混凝土加强带取代后浇带的连续浇筑无缝施工技术,通过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不仅消除了这些问题,还增加了混凝土的密实度,提高了混凝土的强度及抗裂、抗渗性能。同时缩短工期效果更佳。

2、工程概况:

本工程位于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科技园,为一研发综合楼,主体结构采用框架-核心筒结构体系,地下室总共二层,地下二层局部为人防,地上十六层,地下室尺寸为69.8m×67。如图一所示,基础采用人工挖孔桩基础。原设计东西和南北向均设置一条后浇带,因南北向后浇带经过核心筒,因核心筒部位为一整个大承台,承台厚度2m,局部因电梯基坑降板形成承折,承台厚度局部厚达4.5m,且该处承台配筋为双层双向28@150拉通,经施工前研究分析,设置后浇带会给工程施工带来很多困难,钢筋较粗较密,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建筑垃圾将很难清理,很难保证后浇混凝土与原混凝土能成为一个受力整体,容易造成渗漏,鉴于上述原因,采用膨胀加强带。

三、膨胀加强带的做法

该工程在底板的长度和宽度方向中间位置各设一条加强带,带宽2.0米,楼板及地下室底板的加强带做法详图一,地下室底板的加强带做法详图二,地下室外墙的加强带做法详图三,梁加强带的做法详图四。

图一 楼板加强带做法 图二 地下室底板加强带做法

图三 地下室外墙加强带做法 图四 梁加强带做法

加强带采用的混凝土要比该处的混凝土提高一个等级,并应按规范要求使用膨胀混凝土,加强带宜使用快易收口网模板,加强带的混凝土宜与加强带两侧的混凝土同时浇筑,当不能同时浇筑时,应与后施工的一侧同时浇筑,当加强带两侧的混凝土不能同时浇筑时,先浇筑一侧的梁板在本跨内的模板不得拆除,待后浇筑的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后方可拆除;当加强带两侧的混凝土不能同时浇筑时,时间间隔不应少于7天,设有加强带的地下室底板结构、楼屋面结构和墙等构件的混凝土在非加强带区域均应采用掺膨胀剂的补偿收缩混凝土,设有加强带的地下室底板结构、楼屋面结构和墙等构件的混凝土的养护时间不应少于14天。

四、掺膨胀剂混凝土的主要材料技术要求

1、补偿收缩混凝土的性能如下表一所示:

表一

2、膨胀混凝土的性能如下表二所示:

表二

混凝土限制膨胀率与干缩率的测定方法见《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GB50119-2003),

3、掺膨胀剂的混凝土所用的原材料应符合下列规定:膨胀剂应符合《混凝土膨胀剂》JC476-2001标准的规定;膨胀剂经限制膨胀率检测合格后方可使用。水泥应符合现行通用水泥国家标准,不得使用硫铝酸盐水泥、铁铝酸盐水泥和高铝水泥。

4、掺膨胀剂的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胶凝材料最少用量(水泥、膨胀剂和掺合料的总量)应符合下表三的规定;水胶比不宜大于0.5;用于有抗渗要求的补偿收缩混凝土的水泥用量不应小于320kg/m3,当掺入掺合料时,其水泥用量不应小于280kg/m3;补偿收缩混凝土的膨胀剂掺量不宜大于12%,不宜小于6%;膨胀混凝土的膨胀剂掺量不宜大于15%,不宜小于10%。

五、混凝土的施工、养护要求

1、现浇混凝土墙板裂缝控制措施:

1)混凝土用水量不得大于180kg/m3。

2)混凝土采用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控制掺合料的掺量,粉煤灰掺量不得超过水泥用量的15%,矿粉掺量不得超过水泥用量的20%。

3)混凝土中的含砂率应控制在40%以内,不得采用细砂、特细砂,每立方米粗骨料的用量不少于1000kg。

4)严格控制混凝土的坍落度。

2、混凝土浇筑应符合下列规定:

在计划浇筑区段内连续浇筑混凝土,不得中断;混凝土浇筑以阶梯式推进,浇筑间隔时间不得超过混凝土的初凝时间;混凝土不得漏振、欠振和过振;混凝土终凝前,应采用抹面,机械或人工多次抹压。

3、对超长地下室混凝土养护应符合下列规定:

1)对于地下室底板、顶板混凝土,表面抹压后用塑料薄膜覆盖,混凝土硬化后,应采用蓄水养护或用湿麻袋覆盖,保持混凝土表面潮湿,养护时间不应少于14天;

2)对于地下室外墙,应从顶部设水管喷淋,拆模时间不应少于7天,拆模后用湿麻袋覆盖,保持混凝土表面潮湿,养护时间不应少于14天。

3)顶板及外墙应及时进行防水层的施工,并应尽快施工地下室周围回填土和顶板上部覆土,以利保温保湿,避免温度变化对结构产生的不利影响。

4)地下室施工前施工单位须提供超长地下室专项施工方案报业主、监理、设计单位审核。

参考文献:

[1] 《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GB50119-2003)

[2] 《混凝土膨胀剂》JC476-2001

上一篇:论公路工程施工项目成本管理的控制对策 下一篇:略谈工程项目标后预算的编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