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高速公路实施ETC收费系统的前瞻性分析

时间:2022-06-30 12:15:20

重庆高速公路实施ETC收费系统的前瞻性分析

摘要:ETC(Electronic Toll Collection)在高速公路中的应用体现为不停车电子收费。文章论述了ETC系统在重庆高速公路运营和管理上的前景和优势,分析了ETC收费系统在重庆高速公路的应用中可能出现的一些问题,并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设想。

关键词:高速路;智能收费;实施分析

1.重庆高速公路实施ETC系统的必要性

(1)重庆至1997年直辖以来,高速公路发展迅速,到2010年底,重庆已基本完成“二环八射”高速公路骨架,为“畅通重庆”做出了有力保障。另一方面,重庆两江新区的建立,使重庆高速公路承载了更重要的交通枢纽使命。据统计,重庆车辆拥有量每年以33%左右的速度快速增加,节假日出游的时候,各收费站的堵车非常普遍,各省市之间的跨界收费站的拥堵情况也将更加严重,车辆通过时间可能需要4060分钟。不仅造成车辆因抢道而引起擦挂事故频发,而且空气污染、噪声污染严重,而修建更多的高速公路并不能在短时间内有效的缓解这一交通压力,ETC收费系统的引入,能以相对较低的成本,尽快缓解重庆各收费站的拥堵压力,提高车辆通过率和高速公路运营效率。

(2)ETC系统能精确记录车辆行驶路径:由于传统的IC卡式收费系统只能读取车辆在入口和出口的交通信息,所以经常有车辆之间通过交换通行卡来逃避缴纳通行费的情况发生。采用RFID技术后,车辆信息已被锁定,很难换卡。RFID系统不仅在入口和出口会设置识别系统,还会在沿途路径设置探测车辆行车路径的装置,即使两辆车换卡,也不影响通行费的收取额度。

(3)ETC系统能够为交通规划提供重要数据:

采用RFID技术,能够实现对关键道路、路口各方向上交通流量的精确统计,从而分析车辆在不同日期、不同时段、不同车型车及不同道口的车辆运行的规律性。这些数据将是重庆高速公路交通规划的重要依据,可帮助各高速路运营公司和交通管理部门科学规划、全面协调高速路网的交通发展,起到减少阻塞,提高行车速度,实现交通通畅的目标。

(4) ETC系统安装方便,容易实施

采用RFID技术的ETC系统,路侧天线设备覆盖范围大小可灵活设置,一个需要标识的路段只需安装一台天线设备,有效节省投资。按照重庆高速路收费系统改造图纸所示,本项目的设备均安装在收费岛上,所有强弱电缆线可通过预埋管线直接进入收费亭,路侧天线设备设置在路边或采用龙门架安装方式置于路面上方,不需额外土建工程,节省建设安装费用。

(5)ETC 系统能降低运营成本,实现节能减排的目标

中国的碳排放量位居世界第一,而汽车的碳排放是造成环境污染的主要原因之一。ETC车道的引入,减少了人员的介入,可避免因个别收费员服务态度不佳造成的客户不满;系统的建成将降低收费人员和财务人员的工作量,降低管理运营成本。由于减少了车辆的拥堵,从而降低了等候车辆的燃油消耗,降低收费口的噪声水平和废气排放,减轻车辆对环境的污染程度。

2.重庆实施ETC系统可能出现的问题及对策

(1) 前期准备工作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ETC 系统投入使用前期需要录入大量的车辆数据、信息资料,并要将RFID耐高温标签永久固定在车身的适当位置。这就需要高速公路管理部门、交通管理部门、银行部门、宣传部门等相关部门通力协作,及早普及ETC系统的相关知识,了解使用ETC车道的相关法规。为鼓励车辆积极安装电子标签,重庆高速公路管理公司可以制定一些的初装优惠政策,以便前期工作顺利开展。另外,RFID技术较为先进,配套软件水平较高,对使用和维护人员的专业知识要求较高,管理公司应提前做好操作人员的培训工作。

(2) 由于RFID射频识别技术本身的局限性,其反应速度和精准度在一定程度上会受到环境条件的影响。而重庆地处盆地,湿度大。且地形地势复杂,山脉此起彼伏,常有极端气候出现,会影响ETC 系统的反应时间和准确度。运营公司可随时关注气象预报,修改ETC 车道的速度限制,并及时通过电子显示屏提示过往车辆调整车速,以便减少RFID射频识别设备的“失误”。

(3)ETC收费系统反映需要一定的时间,可能会造成没有安装电子车牌的车辆蓄意快速通过ETC通道来规避费用。例如:装有电子车牌的汽车A,在快速通道上,从触发开始,抓拍图像及车牌识别时间约为0.4秒,而栏杆抬起和降落时间总共约为3秒,这样,拥有电子车牌的A车完成一次不停车收费的时间为0.4+3=3.4秒。而假若紧跟A车的B车,并没有安装电子车牌,但是在接近4秒的操作时间里,B车很容易就能跟随A车通过收费站,B车没有被收取费用。建议在进入ETC车道前的较长路段就安装好警示标识,告诫蓄意逃费车辆不可违规进入ETC车道,否则会予以惩处。

(4)北京等先期投入ETC收费系统的地区有时也会出现ETC车道拥堵的情况,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有二,一是每个收费站通常只有1~2个ETC车道,如果是车流量高峰时期,为了能够尽快通过道口,汽车之间抢位、并线、插空的现象十分普遍,这也无形之中增加了交通事故发生的几率。其二,很多没有安装电子标签的车辆擅自闯入ETC车道,也会造成管理的混乱。重庆的高速公路管理公司应该从这些经验上提前制定对策,在车流导向、法规宣传和交通规划上应提前采取防范措施。使ETC车道真正成为“快速通道”。

(5)目前我国的ETC收费系统尚不适用于跨省的收费,这也造成了ETC系统在全国联网收费的局限性,解决的办法是逐步实现全国高速路网的收费系统联网,通过将全国商业银行和各省市的高速公路管理营运公司账户联网,银行与营运公司达成管理收费协议,将跨省的车辆收费直接通过银行划账到所属地区运营公司。

3. 结论

随着RFID芯片制造成本的大幅度降低和重庆市民对RFID技术的广泛接受,相信交通管理部门会尽快推动ETC系统在重庆高速公路的启用。

参考文献:

[1] 于志刚,邵毅明,廖水容,赵唯.重庆高速公路安全现状分析及对策[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07,(2):26-29.

上一篇:项目施工管理探讨 下一篇:工程施工项目信息化管理浅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