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悬浇连续梁混凝土表观质量控制措施

时间:2022-10-28 03:29:44

浅谈悬浇连续梁混凝土表观质量控制措施

摘要:悬浇连续梁多为跨路设计,混凝土表观质量一旦出现问题,由于平台搭建困难不易修复,因此如何控制好混凝土表观质量,是现今混凝土结构施工的难点。本文通过笔者高铁连续梁施工经验,从模板处理、浇筑工艺、混凝土原材控制三个方面探讨悬臂浇筑连续梁混凝表观质量常见问题的控制措施。

关键词:连续梁;混凝土;表观质量;控制;

Abstract: cantilever continuous beam is across the road design, concrete apparent quality if there is a problem, because the platform is difficult to repair, so how to control concrete apparent quality, it is one of the difficulties in the concrete structure construction. In this paper the author high-speed rail continuous beam construction experience, from the template processing, raw material, concrete pouring process control three aspects of cantilever casting continuous Liang Hunning table control measures of quality common problem.

Key words: continuous beam; concrete; surface quality; control;

中图分类号:U448.21+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 前言

随着我国高铁建设飞速发展,中国“高铁”已经成为一个“品牌”享誉世界,我们在追求旅客列车高速、平稳、舒适的同时,要维系提升这个“品牌”,建设质量是重中之重,不仅要做到结构安全达标,更要追求外形的和谐美观。混凝土是高铁建设的重要材料,混凝土的质量控制要求,可以简单用四个字概括,那就是“内实外美”。本文通过笔者高铁连续梁施工经验,探讨悬臂浇筑连续梁混凝土表观质量常见问题的控制措施。

2 常见质量问题

悬臂浇筑连续梁是利用挂篮模板设备,分2~4m长的节段逐步完成大跨度连续梁的桥位浇筑,因悬于半空,移模作业,施工周期长,难度大。施工过程中,若对混凝土质量控制不严,极易出现节段接缝错台漏浆、色差明显的纵向施工缝、边角蜂窝甚至露筋、表面气泡麻面、节段色差等常见问题。悬浇连续梁多为跨路设计,混凝土表观质量一旦出现问题,由于平台搭建困难不易修复,因此如何控制好混凝土表观质量,是悬浇连续梁施工的一大重点。

3 质量问题分析

3.1节段接缝问题

原因一:节段模板滑移就位后,模板与混凝土面不能全面贴合,局部存在缝隙,缝隙宽度往往只是mm级别,按照以往施工经验从内部采用玻璃胶或水泥膏封堵,可避免漏浆,少量错台也不影响外观质量。但是由于节段纵向接茬钢筋阻碍,工人实施起来繁琐而又费时,施工中往往只是用棉纱在模板外侧简单封堵。

原因二:由于模板对拉杆松紧度不一,或是对拉杆设置的位置距离接茬面过大。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模板受混凝土侧压作用下外移,从而形成漏浆和较大的错台。

3.2纵向施工缝

色差明显的纵向施工缝主要是浇筑过程中,通常浇筑完底板后,需等底板混凝土1-2小时凝固,以防止浇筑腹板时底板内侧倒角处冒浆。因为等待时间,混凝土接茬处在腹板外侧形成纵向波浪形的一条明显深灰的线条,影响梁体外部美观。因此主要是施工工艺所致。较严重时,还会沿着线条出现1-3mm的错台,下侧伴有流泪状的水泥浆粘附,不易处理。

3.3 边角问题

梁体倒角多为折角,且距离外口处(振捣棒伸入处)距离较远,特别是底板与腹板倒角,梁底与梁高相同。在浇筑过程中,振捣棒无法完全伸到倒角处,振捣时工人插入的深浅不易掌握,造成漏振,引起边角蜂窝或露筋。另外,在处理模板时,若底模与侧模接缝不严密,漏浆也会造成此问题。

3.4 气泡

梁体浇筑混凝土多为高标号混凝土,混凝土粘稠度较好,振捣混凝土内的气体会集中形成并上浮,但在靠近模版位置,由于模板的吸附,气泡不宜上浮,拆模之后形成表面气泡。模板表面采用油性脱模剂时,此问题更易出现。

3.5 节段色差

节段色差主要是节段间相比,有或多或少的深浅色差。由于悬灌连续梁分阶段浇筑,且一般施工周期较长,原材料产地、生产批次不同,会存在一定的色差。特别是粉料所用原材产地发生变化时,色差较为明显,最终反映到不同时间浇筑的混凝土出现或多或少的色差。

4.控制措施

悬浇连续梁浇筑最大的特点就是循环施工,因此在节段开始施工之前做好相关工作,可以起到一劳永逸的功效,从而减少或避免上述问题的重复出现。

4.1模板处理

本文所述常见问题大部分因为模板处理欠妥所致,因此模板处理是否到位决定着混凝土外观是否美观。悬浇连续梁采用挂篮施工,底模和外侧模多为大型整体钢模,模板需在1号段浇筑前处理好。

4.1.1模板组装

模板拼装后的接缝应打磨平整,表面平整度要仔细检查。特别是要检查底模、外侧模新旧混凝土交替接触的面,必须保证平整度一致,这样可以减小甚至消除前移后模板的后端与旧混凝土面缝隙。只需在外侧模就位前贴一层双面胶即可防止漏浆,同时也不会出现超规范的错台。

4.1.2模板加固

模板加固的通长做法是采用对拉杆拉紧腹板内外模。常用的对拉杆使用圆钢,两端车丝,但丝头很容易因混凝土污染、锈蚀、外力而变形,导致螺帽旋入旋出困难,且拉杆宜产生弯曲,循环施工次数有限,施工中往往“凑合”使用造成加固时紧固度无法保证。建议对拉杆采用小直径精轧钢,强度虽有多余,但丝口不易变形,不易弯曲,加固时紧固度可有效保证,可保证整个梁体完工内的反复循环使用多次。对拉杆加固位置应自上而下、自后至前布置,临近接茬处20cm内必须设置一道,以保证模板与旧混凝土的密贴度。

4.1.2脱模剂

目前市场中的脱模剂种类很多,价格不一。品质好的脱模剂,在模板打磨平整光洁后涂刷,可循环使用3-5个节段。循环使用时,只需将表面擦拭干净即可。因此脱模剂要选品质好的,虽然昂贵,但节省了模板表面清理的人工费用,实际上更为经济。

4.2浇筑工艺

4.2.1浇筑顺序

箱型梁的总体浇筑顺序无外乎先底板,再腹板,后顶板。为缩短浇筑腹板前的底板等强时间,甚至达到连续浇筑,可以采取如下浇筑顺序。

首先浇筑底板倒角处混凝土,注意混凝土从箱内入模,不可从腹板顶直接倾倒(这样会污染模板引起新的表观质量问题,还会因为钢筋间残渣凝固造成空洞,从而影响混凝土结构质量)。

之后浇筑底板中间混凝土,但不应一次浇筑完,要剩余部分。剩余部分的混凝土数量,则需根据经验确定,一般浇筑完一个节段后便可掌握。

再之后开始浇筑腹板,此时箱内倒角处会出现冒浆,此时腹板的混凝土浇筑速度应缓慢,以5min/m3为宜。倒角冒出的混凝土不能扰动,随着腹板浇筑缓慢进行,冒浆现象会停止,此时腹板可逐渐加快浇筑速度。

内箱安排人员查看混凝土冒出和凝固情况,初凝前用铁锨倒运至底板中间混凝土缺少处,并完成底板的浇筑。

此浇筑工艺,因腹板基本连续浇筑,因此避免外侧色差明显的施工缝问题。

4.2.2振捣控制

混凝土振捣不仅能保证混凝土的外观美观,更是混凝土密实、强度控制性工序,因此对振捣工序应高度重视。要从管理上采取措施,固定振捣工人名单,加强培训及技术交底,分工固定每个人的振捣部位,根据拆模后的质量情况针对工人采取一定的奖罚措施。振捣棒要根据钢筋、预应力管道密集程度选择棒径。振捣棒传动管标注刻度以掌握振捣深度。

4.3 混凝土原材

混凝土原材的产地、规格、厂家、品种不能随意改换。骨料应固定开采地,粉料的原材产地要跟厂家提前沟通并随时了解掌握,保证一致性。这样即可避免或减轻节段色差。

5.结束语

总而言之,只要措施采取及时、到位,悬灌连续梁混凝土外观质量是可以有效控制,避免二次装修处理。我们在施工管理过程中,重要是不能贪图一时的省钱省力,因为很多投入如模板处理、高品质脱模剂、精轧钢对拉杆是一劳永逸的,工程完结后核算成本实际更为经济。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 铁建设[2010]240号 高速铁路桥涵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S]. 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11.

[2] 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 铁建设[2010]241号 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指南[S]. 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11.

[3] 余永祯,周世明等. 建筑施工手册(第四版)[M]. 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

上一篇:幼儿园建筑设计空间研究 下一篇:ANSYS生死单元应用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