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内部控制到企业价值创造:路径与机理

时间:2022-10-28 03:18:29

从内部控制到企业价值创造:路径与机理

企业内部控制规范的实施,无论是“外力驱动型”还是“内生需求型”,或多或少体现了人们对内部控制工作的推崇。从企业的角度看,作为一个以营利为目的的经济组织,其实施内控规范的动力最终只能来源于这项工作带来的利益。因此,不少研究人员试图从理论上说清楚内部控制为企业带来收益的路径,探索内部控制在企业创造价值、实现企业目标过程中的内在机理。

一、关于内部控制与企业价值关系的研究

阎达五先生在不同论文中对内部控制与企业价值创造都有经典论述,包括:(1)保证资产安全和会计信息真实是内部控制发展的主线;(2)内部控制目标呈多元化趋势,但会计控制(含财务控制)是企业内部控制的核心;(3)会计是一种管理活动,会计工作是一种管理工作,会计管理的内容可以抽象为“价值管理”;(5)价值链会计是对企业价值信息及其背后深层次关系的研究,亦即收集、加工、存储、提供并利用价值信息,实施对企业价值链的控制和管理;(6)通过价值链会计管理(包括计划、协调、分析和控制等),在实现价值链联盟价值最大化的同时实现核心企业价值最大化。可以大致理解为,实施内部控制,最核心的是实施会计控制;会计自身是一种价值管理,因此会计控制可以通过一系列的事前、事中、事后管理控制活动降低成本、增加收入、实现价值最大化。

杨雄胜教授从演化经济学的角度指出,内部控制的性质和目标体现在三方面:它是一种内在机制,通过恰当的“限制”与“激励”实现组织的积极演化;它是企业生态系统中的“控制链”,避免落入“企业发展陷阱”,利用“有效”的强化链、遏制“有害”的强化链,增加公司价值;它是提高企业社会影响力的基本保障,延长公司寿命,可以使企业在主导目标的作用下,把逐利行为导向有益于社会的制度与方法,实现企业社会影响力的提高。

林钟高教授从价值实现的角度,提出实现价值最大化是公司治理和内部控制共同的终极目标;要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的目标,首先要制定以增加企业价值为目标的战略,然后通过内部控制来保证战略的有效执行;以2005年底前在沪深两市公开发行股票的300家上市公司数据为样本,使用托宾Q值衡量企业价值,构建了中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指数,检验COsO报告的五大要素(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监督与评价)与企业价值的相关性,发现企业成立时间和企业资产规模显著影响企业内控水平、内控水平提高显著促进企业价值提高,认为在注意市场外部变化时应兼修“内功”,才能更好提升企业价值。

为了从理论上揭示内部控制与企业价值之间的关系,不少文献从企业价值评估的现金流量模型出发,认为要使企业估值金额变大,需要增加未来现金流量、降低风险报酬率(折现率)、延长折现期限。因此,从开展内部控制与增加现金流入、控制现金流出,内部控制与风险管控、降低风险报酬率,以及实施战略管理谋求企业可持续发展等的相互关系,认为其所列举的内控活动可以影响上述三个指标,从而促使企业价值增加。

一些文献为了进一步证明内控活动确实可以影响现金流量等指标,将企业内控活动划分为三类:治理控制(指通过对所有权的适当配置,建立合适的委托契约关系,保证企业投资者的利益能够得到有效维护),将公司治理结构的设计与内部控制的机理结合起来,通过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间的制衡机制,根据价值创造环节(或价值链)分解并实现战略目标。管理控制(主要是企业日常管理中的控制与约束),通过制定目标计划、分派任务,对员工进行激励和纠偏,“管理控制是企业管理的直接控制,它直接对企业生产经营中的各种资源进行监督和控制,直接影响到企业利润目标的实现”。作业控制(是员工与作业之间的控制关系),直接影响日常业务活动,与企业利润同样关系密切。

实证类型文献则往往关注内部控制某些相关因素对企业价值的影响,或者从变量之间的关系推测内部控制与企业价值之间的关系。有的认为,高质量内部控制能抑制盈余操纵行为,提高盈余质量、增强财务报告可靠性;盈余质量高、财务报告可靠,促使股价上涨(假定资本市场能够识别盈余质量、财务报告质量并作出相应反应),从而证明实施内控对公司价值的影响。有的则认为,实施内控可以抑制非理性投资(包括投资过度和投资不足),提高投资效率和效果,从而促使企业盈利增加、价值提升。有的认为,内部控制可以降低成本,从而增加企业价值,并寻找成本变量、企业价值变量等数据进行验证。还有的认为,实施内部控制、发挥信息沟通功能,有利于兼顾和协调价值链各节点利益相关者关系,实现价值最大化,并且也找到了相应的变量进行检验。

二、内部控制界定与企业价值创造过程

学术界关于内部控制与企业价值关系的研究成果都有合理之处。但是,在由“实施内部控制”这一行为到“实现企业价值创造”这一结果,是否真的有前因后果的关系、内在的作用机理是什么,鲜有文献做出清晰的描述。有的文献从独特的视角得出与众不同的看法,有的文献表述过于抽象而让人难以准确理解,有的文献则过于描述细节而让人有“管中窥豹”的感觉。

1.内部控制活动与内部治理内部管理的纠缠

管理出效益是一个广泛共识。内部控制属于一种管理活动,所以内部控制也能出效益。这个推理合乎逻辑。而且,内部控制、内部治理、内部管理本来就是相互关联、相互交织甚至密不可分的一组概念,所以大量的文献都主张应该把它们(还包括风险管理)整合到一个框架,提出的依据和思路也合情合理。问题是,一旦内部控制被淹没在纷繁芜杂的管理活动中,人们就很难分清楚谁是控制、谁是治理、谁是管理。有人可以辩解说,不需要分清楚,把它们看成一揽子管理活动,考察一揽子效果就可以了。但是笔者坚持认为,界定内部控制活动、厘清内部控制发挥作用的内在机制,有利于推动理论研究并在内控实际工作中切中肯綮。

事实上,控制活动与其他的管理活动、治理活动有明显的区别,因为,控制特别强调三点要求:一是有明确的目标,如果没有目标,那就不属于控制的范畴;二是受控客体必须具有多种发展可能性,如果只有唯一的发展方向或结果,那就无需控制;三是控制主体可以通过一定的手段干预被控客体的发展方向,如果没有干预手段,那就无法控制。简单地说,控制就是预防和纠正偏差的活动和过程,在企业内部管理、内部治理等多种活动中,符合这个特点的都属于内部控制的范畴。

2.作为内部控制对象的人与物的交织

价值链会计管理理论认为,价值链管理是对价值链的管理,即对企业价值链(包括内部价值链、纵向价值链和横向价值链)的计划、协调、分析和控制。以制造企业为例,“价值链联盟有四个基本的链条:一个是由采购、生产和销售等活动构成的工作流;一个是以由实物流转构成的实物流;一个是由各种相关信息构成的信息流;还有一个就是价值链联盟企业间由资金结算所导致的资金流。”显然,如果对该企业的价值链进行管理控制,则应对工作流、实物流、信息流、资金流四个方面都进行控制。按照企业价值评估等理论,生产活动、购销活动、财务活动(投资、筹资、资金营运)等等,也都是控制的对象。COSO的《企业风险管理——整体框架》更加旗帜鲜明地代表这类观点:不少人直截了当地把风险控制视为内部控制的代名词,认为内部控制就是管理风险或者控制风险。虽然人的行为选择的风险也属于风险管理的一个部分,但其含义远远不止如此,而是包括了人以外的其他各种各样的风险。“乱花渐欲迷人眼”。控制对象的多样化、复杂化使得内部控制的重点和关键变得异常凌乱和分散,给研究工作和实际操作带来了影响。一般认为,管理是社会组织中为了实现特定的目标而进行的以人为中心的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等活动。既然大家都承认控制属于管理五大职能之一,那么控制也应该是一种以人为中心的活动。应该旗帜鲜明地主张,内部控制的对象是人,是规范人的行为、预防和纠正行为的偏差。工作流、实物流、信息流甚至资金流出现的偏差,都不是内部控制的直接对象。内部控制应该着眼于控制人的行为,促使人做出某种行为来纠正工作流、实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的偏差;或者说,应该通过控制人的行为,促使人在生产活动、购销活动和财务活动中做出有利于实现企业目标的选择。

3.评价内部控制效果好与坏的困惑

内部控制的效果如何?有的文献用好与坏做评价,有的用有效、无效来表达,也有的描述为高质量内部控制和低质量内部控制。不管使用什么名称,企业实施内部控制的效果是一个重要且被广泛关注的问题;而且我国专门《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指引》,指导“企业董事会或类似权利机构对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进行全面评价”。已经执行企业内控规范的企业都按照评价指引的要求进行了自我评价,披露了中介机构对企业内部控制审计后出具的意见相关情况。与此同时,学术界也就相关问题开展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其中影响较大、具有代表性的是《会计研究》刊发的中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指数研究课题组成果《中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指数研究》。研究表明,评价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做法有:一是以中介机构对企业实施内部控制情况进行审计后出具的意见为依据,默认中介机构最了解真实情况,所以中介机构说了算;二是以企业自愿披露的关于内部控制信息为依据,默认企业实话实说,企业最了解真实情况,企业说了算;三是以内部控制目标的实现程度为依据。该研究成果特别指出,“通过内部控制体系,企业可以加强财务风险管理,提高企业财务活动的运作效率和效益,进而提高企业财务系统的透明度,主动把握企业经营的发展方向,最终促进企业价值最大化。因此,本文将依据企业经营效率和效果提升(为便于表述,笔者将其简称为“营利”)的程度来检验内部控制能否帮助企业实现经营目标。以净利润率作为“衡量企业经营效果的指标”。

就合理性而言,无论是开展内部控制的企业、中介机构还是其他身份的评价者,对企业实施内部控制的效果进行评价,都应该是看内控目标的实现情况。内部控制目标没有实现,内部控制的效果自然不好。但是,大量文献都采用“企业经营效率和效果提升的程度”或者类似性质的指标来代替“内控目标的实现情况”是值得商榷的做法。就我国内控规范体系确定的目标和企业的实际情况而言,“营利”确实是内部控制的目标。但是笔者认为,这个目标是企业内部控制的终极目标,而不是直接目标。无论企业的内部控制多么有效、多么理想,它都不能独立地、直接地产生效益。换句话说,就是企业必须通过一般意义上的生产经营活动才能形成利润,内部控制的直接后果仅仅是确保生产经营活动按照给定的条件和模式运行。笔者认为,营利之所以被认为是企业内部控制的目标,主要是由企业的根本属性决定的,营利是企业的目标,因而也成为企业内部控制的目标;如果非营利组织开展内部控制,显然不能将营利作为内控的目标。

笔者认为,如果企业的某一项业务活动并不以产生利润为直接结果,那么对该业务活动的控制也无法实现营利目标,无法用“企业经营效率和效果提升”来评价内控效果的好坏,以净利润等指标来衡量更不可取。举个极端的例子:如果决策阶层做了一项“坏”的决策,而且该企业具有严格的内控机制,确保决策的执行。在此情况下,内部控制的效果越“好”,“坏”决策就贯彻执行得越彻底。但从执行层面来说(执行者可能没有能力也没有必要顾及基于价值判断做出的“好”或“坏”的结论),内部控制确保了被控对象按照预期要求行动,谁都必须承认内部控制是有效的。因此,笔者主张,对内控效果的评价,应该着眼于内部控制的本原特征:控制主体是否真正通过控制手段促使受控客体做出了预期行为;在理论研究或者实际工作中,应该尽可能从这个角度选择合适的变量。退一步说,在选择“净利润”等指标作为变量时,至少要特别想一想这个变量是否真正反映了内控的实际效果、是否还有其他更合理的变量可供选择。

4.内部控制的一般路径与企业价值创造机理

综上所述,内部控制作为企业的一项管理活动,主要包括如下内容:(1)确定目标(可能是制定,也可能是其他途径制定或形成的目标,只需明确一下作为内控目标);(2)对被控对象(核心是人)行为进行监督和评价;(3)对出现的偏差进行纠正,或者对可能出现的偏差进行防范,使得被控对象的行为最大限度符合既定目标。

企业作为营利组织,可以默认其生产经营和管理活动都符合营利目的,企业的战略、计划和预算都是特定情境下的最佳选择。因此,企业内部控制实施的效果越好,人们的行为就越符合企业的预期,企业战略、计划和预算的执行就越到位,企业营利目标就越有保证,企业(或者价值链联盟)价值最大化也得到最大程度的实现。从“开展内部控制”到“实现企业价值创造”的途径和机理如图1所示。

三、结论和启示

探索内部控制与企业价值创造的机制,目的在于更清楚地了解内控工作过程和特点,更准确地把握内控实施要点,同时也为内部控制效果的评价和相关研究提出一些注意事项。

1.关于科学认识内部控制的性质和作用

内部控制到底是什么?内部控制到底有什么作用?可能每一个关心内部控制工作的人都曾千百遍地提出这样的疑问。正如从演化经济学的角度,可以认为内部控制是一种企业演化机制、是企业生态系统中的“控制链”、是提高企业社会影响力的基本保障一样,不同人基于不同理论得出了不同的结论。内部控制的基本概念和控制过程的实际情况表明,它仅仅是一个促使受控对象尽可能做出标准行为的机制,至于做出标准行为以后的情形,比如,可能促使企业经营目标更好地得以实现、或者有可能导致重大损失,也可能促使非企业单位杜绝了不规范业务,控制了消极腐败行为等等,都是派生的后果,只能视为内部控制的间接作用。当然,内部控制并不局限于僵化的执行,而是贯穿于企业的一切生产经营和管理活动。它可以为战略、计划和预算的制定设置内控机制,确保决策的科学性(避免做出上述“坏”的决策);也可以形成灵活的、能动的执行和纠偏机制,及时反馈受控对象的状态,有效干预受控对象的行为,在必要情况下也可以调整控制目标和标准行为。

2.关于准确把握内部控制实施中应关注的重点

企业生产经营和管理活动非常繁杂,内部控制如果把人、事、物都作为控制对象,很可能会超出控制者,尤其是内控机制设计者的能力范畴;或者会给控制者、控制机制的设计者带来不必要的干扰,使其无法抓住要点。把人(主要是自然人,也可能有拟制的人)作为受控对象,那么就可以从特定情境对受控对象的知识、技术、职业判断等多种因素的各种具体要求中超脱出来,重点关注受控对象为什么不做出标准行为。主要有“精神懈怠的危险、能力不足的危险、脱离群众的危险、消极腐败的危险”使得党员的行为偏离理想状态(或标准状态),这是建党90周年来中央结合现实情况做出的科学总结,笔者认为,其中精神懈怠、能力不足和违法违纪(败德)是职业(业务)行为失范的主要原因。因此,在内控规范建设和实施中,重点关注每一个控制对象可能出现的三类原因,做出相应的制度安排,防范和纠正失范行为,就能做到以不变应万变。

3.关于内部控制效果评价的研究

可以预见,未来还会继续有人开展内部控制与企业价值创造的理论研究,继续有人渴求揭示内部控制在企业价值创造过程中发挥作用的机制,并对实际效果做出准确评价。本文的观点是,企业价值创造本质上由战略、计划和预算等的科学性及其执行的有效性共同决定;内部控制是保证科学性、有效性的一种机制,将内部控制与企业价值创造联系起来,研究内部控制对企业价值创造的贡献率有积极意义,但是从实施内部控制到实现价值创造,中间环节和中间变量的影响巨大。因此,直接采用企业价值变动、利润指标等来评价内部控制的效果,可能合适也可能不合适,最好的办法是在纠偏环节寻找变量或指标。

上一篇:EVA视角下的李宁公司 下一篇:民族地区和谐乡村社会建设新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