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师生交往异化现象分析

时间:2022-10-28 01:06:41

高校师生交往异化现象分析

摘 要: 随着教育的市场化和产业化,作为高校社会关系网络构成要素的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交往活动呈现出异化状态,本文力图对这些交往异化现象的深层原因进行分析,以求找到有效的解决途径。

关键词: 高校师生 交往异化现象 深层原因 解决途径

高校师生是高校社会关系网络中的两个基本的构成要素。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和谐校园建设的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然而,不可否认,近年来高校师生之间的关系逐渐淡化并出现了相当程度的交往异化现象,为此我们有必要对其进行分析,了解其产生的深层原因,力求找到突破困局的方法。

高校师生交往的异化是指作为交往主体的教师与学生的主体间性的异化,教师与学生不是平等、自由的互动关系,而是从主体――主体关系蜕变为主客关系,其结果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疏离、不平等、不自由。交往异化现象的发生意味着高校师生间的交往方式的扭曲,交往行为的不合理,其非人性化的程度日益加剧。

高校师生间的交往行为是大学校园有的社会行为,是教师与学生的一种社会关系的实在形式和动态表现。教师与学生以学校这个特殊的环境为依托形成了一种特有的交往关系,双方交往的目的应该是求得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认同、理解、互惠和合作。

教师或学生在学校必然要与对方打交道,与对方共同存在,即“共在”。但是,在现实交往过程中,教师或学生在“共在”里往往难以领会自己的独特存在,常常以“他人”的身份来考虑自己,筹划自己的生活,无论教师或学生都放弃了自己生活的独立性,消融在无个性的一般人之中,对自己的生活被迫作出选择和思考,处于一种不自由的状态,借用存在主义大师海德格尔的话来说,即处于一种“非本真状态”。在这种状态中,教师与学生在交往的过程中均处于失去自我的异化状态。教师成为无个性、不自由的存在。迫于生存压力,绝大多数教师不再激扬文字,不再针砭时弊,不再勇于成为社会的良心,教学工作的完成如撞钟的和尚般简单而机械,无意义地照本宣科,沦为学舌的鹦鹉;学生也成为无个性、不自由的存在。迫于学业和未来的生活压力,绝大多数学生不再张扬青春,不再崇尚知识,不再怀抱成为社会栋梁的雄心,日常的学习和生活充斥着无意义的牢骚和不满,却从未发自内心地去体会自己真正的需要。

因而,在这种失去自我的不自由的状态中,师生双方不是从实际交往的需要出发,而是以不同于自身的“他人”的身份进行着虚假的交往活动。整个交往过程中,教师和学生就好像是两个在演对手戏的演员,师生关系日趋表面化。教师不再对自身的职业抱有神圣感,不再以传道、授业和解惑作为自身价值的实现过程,不再关注学生的内心需求,与学生间的情感交流匮乏甚至缺失,而学生则不再对教师抱有敬畏感,不再需要给自己人生指导的他者。教师和学生的交往范围更多地局限于课堂,课后交往日渐减少,即使是课堂活动也只是例行公事,讲课的漫不经心、敷衍了事,听课的呆若木鸡,形同木偶。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原生态的人身联结关系被破坏,双方不再具有原先似家人般亲密的关系,交往行为带给双方的精神愉悦程度在降低。

由于师生双方是在失去自我的非本真状态下进行着虚假交往,因此彼此在对知识这一双方交往媒介的获取方式上存在差异,并在此基础上漠视各自的全面发展。

从交往地位上看,传统的教师权威地位导致学生话语权的缺失,教师成为教育活动的主宰者,在传授知识的同时也占有着知识,而学生只是一个被动地接受知识的容器,没有积极性和主动性,更没有创造性,学生的个性受到严重的压抑,处于“失语”的状态,由此,教师成了实实在在的“独白者”,教师在话语权上的强势地位,限制了学生自我意志的顺畅表达,使得双方没有交流或交流不畅,导致矛盾加剧。因为,在这种状态下的教师和学生不是作为“总体的人”的全面的交往,而只是一种片面的、被动的交往,从而使交往失去了“人”的特质和自由的特性。人的全面发展是指人的自我意志获得自由体现,人的各种需要、潜能素质、个性获得最充分的发展,人的社会关系获得高度丰富等。然而,由于交往过程中,教师和学生在知识获取方式上存在着地位上的不平等,使得师生双方仅在知识的层面进行着由教育者向受教育者的单向信息传递,留下的只是一些符号的堆积,双方作为人所具有的诸如情感、理想、价值观等多重价值和意义却被忽视了。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没能从这种交往中充分满足自己的需要,发展自己的个性,也没能很好地丰富自己的社会关系。于是,学生和教师之间的交往必然会呈现出对抗式交往的趋向。

由于教师和学生都有追求自由的本性,都力图保持自己的主体性,这就难免把对方物化、客体化,由此造成了双方之间的直接或间接的冲突。在日常生活中,教师和学生是在相互联合中认识对方,进而发现自我的,双方构成了交互主体――“我们”。“我们”是教师和学生交往朝向的和谐图景,它意味着双方矛盾的有机调和。但是由于双方将彼此物化,加剧了各自的非本真状态,因此,这种交往图景只能达到形式上的和谐。这就是说,师生因各自向着自由而产生的矛盾并没有得到真正的调和,双方的冲突也就在所难免。如果对师生的交往异化现象作心理维度的分析,就会发现“异化主要是作为与客体相分离的主体被动的、接受的体验世界和他自身”。在这种体验中,教师或学生觉得自己是一个外人,甚至觉得自己和自己疏远起来,已经感觉不到自己和对方之间的密切联系了,教师和学生之间的爱的感情和友好的关系蜕变成裸的相互利用的物物关系,彼此把对方视作客体、物、抽象的实体,视作实现自己的某种目的、满足自己的某种需要和欲求,或完成某种超人的或神圣事业的手段,为了实现各自的利益,用表面上的热情友好掩盖着隐藏的疏远、冷漠和不信任。如学生把老师称作“老板”,而老师则把学生视为“打工仔”,学生把老师的成就和人际网络看作是自己进入未来社会的良好跳板,老师则把学生的付出看作是得到丰厚报酬的劳动力买卖。双方交往过程中充斥着功利主义色彩,反映的是当代教师和大学生价值观念的扭曲及诚信意识的淡薄。

再加之随着中国的市场经济体制的变革和工业化道路的推进,作为人才输送基地的高等教育系统在市场化、产业化的过程中也逐渐存在着把一切东西数字化、抽象化、原子化的趋向,教师和学生往往被消解了情感、价值、多样性,而变成了高速运转的教育教学大机器体系中的零部件。在这种情况下作为有血有肉有情感主体的教师和学生不存在了,代之而起的是进行程式化交往的抽象的数字、符号和原子。这样,在这种高度非情感化的和理性的现代式的交往取得一定成果的同时,教师和学生陷入了不可避免的异化之中。教师和学生就被肢解为机械化分工后的独立的部分和环节,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有机联系被割断了,导致了教师和学生之间的疏远和隔离。而且教师和学生就如同在流水线上重复作业的熟练工人,机械而单调地进行着所谓的教学活动,双方的交往活动就会变得越来越消极被动,丧失了主动性、能动性和创造性,最终成了残缺不全的主体人格。这就进一步加剧了教师和学生各自的非本真的异化状态。在所谓正常的教学活动中,教师成了广播员和放映员,以创新型教学的名义简单而草率地将一些相关的图片或视频展示出来,却没能将其与所讲内容很好地加以融合,也未能挖掘更深层的内涵,而学生则成了电影观众和看客,在“享受”了视听盛宴之后却没能对所学内容进行深入的思考,当然也就不可能出现正常交往中呈现的认同和理解。从某种意义上说,教师和学生作为交往的主体的这种数字化、抽象化和原子化的异化趋势是整个高等教育行政性系统“牢笼”束缚的结果。

此外,在教师和学生的交往过程中,规则的失范也是产生异化现象的原因之一。教师和学生的交往是在既定的规则之下的交往活动。双方若要达到交往的有效性就必须遵守彼此订立的契约,自觉地接受契约的约束。然而,在某些情况下,由于内外合力的作用,这种契约被破坏了,从而导致双方交往活动的有效性弱化,交往活动不能彻底正常地进行,这就会对交往主体的内心产生比较强烈的冲击,造成一定程度的异化。当然,外在原因始终是外在的,把主体所处的非本真状态完全归咎于外力是不公正的,关键在于自由是否是你内心最真挚的追求,若是这样,由此产生的异化程度就更为强烈,而为摆脱这种异化所作的反应也就更加强烈。这就是说,教师和学生的交往必须在既定的规则之下进行,但又应当给予双方自由发展的空间,让双方的交往环境对交往的有效性有所帮助。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认为,只有在完善教育体制机制的大背景下,在良好交往环境中,在保证交往双方的主体与主体的平等地位的情况下,教师和学生遵守双方所订立的契约时,注重彼此情感的沟通和交流,恢复原始交往时期的那种自由的本真状态,才能杜绝高校师生的交往异化现象的发生。

参考文献:

[1]徐子连.大学生网络人格的异化及其对策探讨.黑龙江高教研究,2008,(10)(总第174期).

[2]邹宽生.大学师生关系疏远的原因分析及构建.科技信息,2007,(25).

[3]余会春.当前高校师生关系的现状、反思与重构.云梦学刊,2008.11,第29卷,(6).

[4]刘飞.当前高校师生关系良性发展态势的研究.考试周刊,2009,(6).

[5]周慧霞.高校师生关系的伦理问题及保障.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9.1,第22卷,(1).

[6]雷伟.高校师生关系中的问题及其成因分析.教育探索,2008,(10)(总第208期).

[7]吴利敏.高校师生之间的理解对话与主体间性探析.2008.11,第24卷,(6).

[8]张俭民.哈贝马斯交往行动理论对重构 师生交往关系的启示.现代教育科学,2007,(1).

[9]毕世响.交往、教育与异化.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2.8,第15卷,(4).

[10]王晓华,张建华.交往的异化及其扬弃.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11,第15卷,(4).

[11]解艳红.交往视角下的师生关系.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7.9,第20卷,(9).

[12]陈旭玲,刘京.评哈贝马斯的“交往异化论”.求索,2002.5.

[13]郝峰,陈安国.现代西方哲学交往异化论述评.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01.3,第22卷,(2).

上一篇:论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创新 下一篇:农村教师教育技术能力调查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