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维教学目标在中职会计教学中的实证性研究

时间:2022-10-28 12:57:34

三维教学目标在中职会计教学中的实证性研究

摘 要 虽然三维教学目标已经提出来很长时间了,但是真正能在会计课堂上得到有效实施的却并不多,笔者从自身经历出发来谈谈中职会计教学现状存在的一些问题,深入研究了三维教学目标的真正含义,并对中职会计教学中三维教学目标的有效达成提出了自己的一些见地。

关键词 中职会计 三维教学目标 实证性研究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Abstract Although the three-dimensional teaching objectives have been proposed for a long time, but it can really get on the effective implementation of the accounting class but not much, I depart from their own experience to talk about the status of some problems in vocational accounting teaching, in-depth study of the three-dimensional the true meaning of teaching objectives, and achieve effective vocational accounting teaching three-dimensional teaching objectives put forward some of their own insight.

Key words secondary vocational accounting; three-dimensional teaching goals; Empirical Research

1 中职会计教学三维目标实施现状

(1)注重形式,忽视实质。有的教师为了在教案中体现三维教学目标,仅凭感觉随意凑齐三大教学目标,而在实施过程中却仍然以知识与技能作为主要的教学目标,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则涉及很少甚至直接忽略。

譬如,例:某厂开出转账支票一张,支付上月欠外厂的货款86000元。

根据有关原始凭证,填制记账凭证,并据以登记入账。

原记账凭证填制如下

借:应付账款――某单位 68000

贷:银行存款 68000

布置的任务是:用补充登记法进行错账的更正。

完成这样的任务学生只能依葫芦画瓢,教师强调学生掌握补充登记法的用法,并没有掌握如何根据实际情况来选择错账更正方法。如果把任务改成:观察错账,想一想应该采用什么方法进行更正?学生在完成这样的任务过程中,就有了思考的空间。在完成错账更正的任务的过程中,学生需要先对错账更正方法进行熟悉,再根据任务选择错账更正方法,可能不再仅仅局限于用补充登记法进行更正,也有可能有学生会选择红字更正法进行更正。

(2)注重认知、忽视情感。在很多会计教师的心目中,会计知识的传授是放在首位的,而兴趣、情感、态度等其他方面的价值都是附属的。教师往往根据大纲要求来制订三维教学目标,这时三维目标更多地转化为认知识层面的教学目标,而没有把学生情感、意志的发展和成长放在重要地位,忽视了情感目标的确立,或者至少是对情感目标的重视不够。

(3)注重结果、忽视过程。有些教师往往只重视教学的结果,认为学生考试中能取得好成绩,就是对他教学过程的肯定,很少会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经历、感受、体验。事实上,平时的课堂教学目标应该为促进学生发展这个总目标而服务。每堂课下来,学生的感受是什么,表现怎么样,这才是我们应该关注的,只有这样制订出来的教学目标才能更贴近学生实际,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4)重视主导、忽视主体。在教学中,一般教师备课时往往考虑的是教什么,即立足于教,以教师为核心进行授课,至于学生需要学什么,学到什么水平和怎样组织引导和教他们学,这基本上都没有考虑过,也就是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整个教学过程都是在要学生学,学生学习很被动,以至于有些学生有厌学的情绪。

2 正确认识“三维”会计教学目标

在目前的教学实践中,有些教师对三维教学目标的理解还存在着误区。所以,笔者认为要达成三维教学目标,首先要理解其内涵。

2.1 知识与技能目标

所谓知识目标,这里主要指人类生存所不可或缺的核心知识和学科基本知识。所谓技能是指获取、收集、处理、运用信息的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所谓过程,其本质是以学生认知为基础的知、情、意、行的培养和发展过程,是以智育为基础的德、智、体全面培养和发展的过程,是学生的兴趣、能力、性格、气质等个性品质全面培养和发展过程。所谓方法,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会的方法,包括基本的学习方式(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和具体的学习方式(发现式学习、小组式学习、交往式学习……)。

2.2 情感和态度

所谓情感,是指学生在学习结束后应该具有的感情体验。人的情感表现状态有以下几种:一是表现为情绪。情绪是一种较低级的简单的情感,如愉快、激动、紧张等;二是表现为热情;三是表现为兴趣。

所谓态度,这里不仅指学习态度和对学习的责任,它还包括乐观的生活态度,求实的科学态度,宽容的人生态度等。

所谓价值观。本指对问题的价值取向的认识,这里也可指学生对教学中问题的价值取向或看法。价值观不仅强调个人价值,更强调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不仅强调科学的价值,更强调科学价值与人文价值的统一;不仅强调人类的价值,更强调人类价值与自然价值的统一,从而使学生从内心确立起对真、善、美的价值追求及人与自然和谐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3 会计课堂教学落实“三维”目标的途径

3.1 教师是落实三维目标的关键

(1)在制定依据上,教师应全面分析考虑。为了能够合理地制订三维目标,作为教师首先要了解自己的学生,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比如学生现有的水平、兴趣、思维特点、学习习惯、学习方式等,这样制订出来的目标才是有据可依;其次,要认真分析教学内容,吃透教材,这样制订出来的目标才有夯实的基础;最后,要根据实际情况对学习内容进行适当的重组,努力做到让学生乐学。

(2)在角色转变上,教师应摆正自己位置。教学过程是师生共同成长的过程,是师生平等参与教学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要打破“教师中心”、“课堂主角”的旧思想,教师要转变角色做一个引导者,把课堂教学活动变成在教师引导下,学生通过自己的智力和情感活动去探索、获取知识,并在探索获取知识的过程中开发智力、发展能力,养成良好的品德。

(3)在对待自我上,教师应经常反思改进。反思包括课前反思,课中反思,课后反思。课前反思会使教学任务更好地完成,课中反思有助于教学活动更有效率,课后反思有助于教学经验的积累。改进,指在教学观念、教学态度上的改进,表现为对教材内容的钻研,对教学方法与策略的改进,对教师自身素养方面的提高等。

3.2 学生是落实三维目标的基础

3.2.1 充分了解自己的学生

教学目标的设定离不开对学生的充分了解,这就要求教师了解学生的生活习性,兴趣爱好,思想品德,综合素质以及认识水平等等,只有充分了解学生的各个方面,才能加强师生交流,拉近心与心的距离,才有可能制订符合学生实际的教学目标,学生才愿意主动参与到课堂中来。

譬如:笔者在教不同会计班级的学生时,教案就有所不同,制定的教学目标也不一样,因为一个班的学生较为活跃底子好些,而另外一个班的学生则内敛些基础知识不牢固,根据他们的实际情况去制订,容易达成目标且效果不错。

3.2.2 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所谓学习方式,是指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过程中的行为和认知取向。学生的学习方式有主动接受和被动接受两种,这两种学习方式相辅相成。缺一不可。而传统学习方式强调接受,老师授什么学生学什么,从而导致人的主动性、能动性、独立性的不断消失,抹杀了学生的思维和能力,消灭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阻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而三维目标的提出就是要转变这种被动性的学习态度,把被动接受学习转变成主动学习的过程,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主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例如:在学习资产负债表这一内容时,如果按照传统的教学方式,学生肯定觉得枯燥无味,一大堆的数字看得眼花缭乱,但如果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来说说资产负债表的重要性,比如它对炒股的重要性,那就很容易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学起来也就事半功倍。

总之,在中职会计教学中,三维教学目标不但要求教师要重视学生的知识技能的培养,更要注重价值观的培养,从而为社会培养一批批优秀的财务人员!

参考文献

[1] 胡润珍.基于校本的课堂教学目标设计现状分析及对策思考[J].语数外学习(语文教育),2012(7).

[2] 黄梅.基于三维目标的化学教学策略研究[D].西南大学,2009.

上一篇:构建“诚信小组”降低高校国家助学贷款违约率 下一篇:三位一体:校长、教师、学生的学校文化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