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交网站中网络符号的使用心理分析

时间:2022-09-14 10:14:22

中国社交网站中网络符号的使用心理分析

摘 要 文章从两个方面:自我意识与自我实现及符号化与视觉奇观分析了社交网站中网络使用者对文字、图形、影像等网络符号的使用心理特点。旨在启发人们关怀、思考、辩证的看待网络交往,以及促使人们了解与反思自己与自己的生活,从而建构一种更人性化和更合理的网络公共空间。

关键词 网络符号 自我意识 自我实现 视觉奇观

中图分类号:B844.2 文献标识码:A

Abstract This article from two aspects: self-awareness and self-realization and symbolic and visual spectacle analysis of Internet users use social networking sites for text, graphics, images and other symbols of the psyc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network. Aims to inspire people to care, thinking, dialectical view of network communication, and encourage people to understand and reflect on themselves and their own lives, and thus construct a more humane and more rational network of public spaces.

Key words network symbols; self-awareness; self-realization; visual spectacle

《巴利特常用语录》(Bartlett’s Familiar Quotations)收录的加拿大媒介理论家麦克卢汉语录里有这样一条:“电子技术使人相互依存的新局面以地球村的现象重新塑造着世界”①电子技术已经无孔不入的影响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麦克卢汉指出,任何媒介施加的最强大的影响就是改变人的关系与活动,使其形态、规模和速度发生变化,犹如地球村的现象发生一样。电子时代的人成为“信息采集人”(麦克卢汉语),媒介成了人们的经验世界变革、人们的互动关系变化乃至人们如何使用感知的动因,这里所谓的感知是经由媒介延伸过的感知。

麦克卢汉的媒介有冷热之分。且不论其冷热的涵义,并且其理论也有些随意和逻辑上的矛盾,但给人的启示之一在于,研究媒介需要关注不同媒介作用于人的不同方式、所引起的不同的心理和行为反应以及使用者使用某种媒介的心理特点和行为习惯等,恰如加拿大学者特伦斯・戈登对麦克卢汉的解读:“他指出了理解这一切新技术的道路:不是理解新技术本身,而是理解新技术间的相互关系及其与旧技术的关系,尤其理解新技术与我们的关系――与我们的身体、感官和心理平衡的关系”。②

网络不仅仅是一种技术工具,还是一种思维工具。媒介不仅是信息,还是一种需要,一种思维,一种生存方式。我是谁?我们是谁?这一古老的问题涉及个人身份与文化身份,在网络世界里同样被不断拷问和反思,甚至成为更为重要和突出的问题。因为在网络世界里,人们的关系网变得更复杂化、更具流变性。身份和网络本身一样,不是既定事实和静态的存在,而是均处于建构和变化中,在建构中变化着,在变化中被建构着。网络中的身份认知、认证问题甚至使人们更加困扰。

1 自我意识与自我实现

1.1 自我意识的呈现

按照自我意识双因素理论,人的自我意识包括两种不同的表现,一表现为“公开的自我意识”(public self-awareness),二表现为“私下的自我意识”(private self-awareness)。前者重视个人的社会属性和社会认知度,是社会性的。后者是较为私人的层面,如个人的心情、感受等。在网络交往中,网民们更关注的是“公开的自我意识”。

在CMC(以计算机为媒介的沟通)条件下,不同于面对面(F2F)的沟通和电话交流等方式,由于缺乏各种社会线索渠道的支撑,人们的性别、相貌、声音、举止、性格、身份、社会地位等因素很大程度上被屏蔽,一系列的社会制约性大大降低,平等的交流变得相对可能和容易,参与者愿意打开心扉,从而轻松的宣泄自己的情绪表达自我的想法,使自我意识在这个虚拟的空间中被唤醒和呈现。这就是所谓的RSC(Reduced social cues)模式。这种网络去抑制性(disinhibition)的出现会导致“公开的自我意识”得以呈现。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的《第3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2年12月底,我国社交网站用户达到2.75亿。而中国即时通讯(IM)用户规模达4.68亿,使用率高达82.9%。手机即时通讯切合了移动社交的特点。即时通讯的功能相对较丰富,从单纯的聊天工具发展至综合化平台,集资讯、娱乐、社交等多种功能及企业客户、电子商务等多种服务,从而使用户方便、获取各种信息。IM方式多(QQ、微信、易信、飞信、Skype、Lync、阿里旺旺等)、易于获得、操作简单、空间充足。为个人的网络行为去抑制化提供了机会和舞台,使自我意识较大程度上得以呈现。使用者个人主页上海量的自我相关信息即是证明。

用于交流的信息又有着不同的表现方式和内容。网络中,除了自我交流,在双方间产生的交流也不可同日而语。个体与个体、个体与群体或个体与匿名的群体交流时,所产生的心理和效果往往各不相同。在面对至亲好友或虚拟主体时,如面对一般意义上的网络调查,基于无危险、无个人隐私泄露之忧,个体呈现的是较多的“私下的自我意识”。但面对熟悉的或有熟悉可能性的、有利弊相关性的个体、群体时,个体心理的防御机制开启,呈现的是较多的“公开的自我意识”而隐匿了私下的自我意识。

上一篇:传热学教学中的体会赵宇含 下一篇:构建“诚信小组”降低高校国家助学贷款违约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