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初中数学教学反思及改进

时间:2022-10-28 12:36:24

农村初中数学教学反思及改进

摘 要:新课程注重引导学生理解知识的意义,发展学生创造性,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把自主、合作、探究这些对学生成长很重要的东西凸显出来,变成教师的自觉追求,使学生的学习过程更多地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

关键词:农村中学;数学教学,反思及改进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32-108-01

数学教学,传授知识仅仅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传授给学生一种数学思想,学会一种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数学素养。在这种观念的指导下,我进行了反思和做了一些改进措施。

一、转化后进生

后进生制约着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因此后进生的转化是摆在每个教师面前迫在眉睫的问题,笔者感觉后进生有以下几方面原因:

1、思维能力滞后

小学数学主要是四则运算,单向思维,只问结果,不问原因。学生一进入初中,知识内容发生了变化,但思维能力跟不上,造成了学习上很“吃力”。

2、后进生“死读书”和“不看书”

死读书型的学生可谓“用功”,他们什么都记,甚至书上的例题也记,这类学生初一数学成绩还可以,进入初二就不灵了;不看书型的学生,平时除了听课,做作业外,不注意看书,上课听多少是多少,需记住的知识没记住。

3、对学好数学信心不足

这些学生长期数学成绩上不去,经不起心里挫折,产生自卑感,出现兴趣倾斜。针对后进生存在的问题,笔者在教学中首先培养他们抽象概括地能力,运用数形结合教学,引导学生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其次,培养正逆思维能力,运用反例进行逆向思维的训练,引导学生总结,发现某些数学知识结构的互逆性。第三,在教学上开展情感教学,语言亲切,平等待人,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耐心帮助,积极鼓励。同时设计坡度教学,在进度上先慢后快,在内容上先易后难,引发兴趣教学,提出新颖问题,激发兴趣。运用直观引发好奇心,提倡一题多解诱发求知欲。

总之,由于非智力型后进生常常处于孤立、被歧视的地位,久而久之,慢慢养成自卑和自暴自弃心理。因此,对他们一定要施以爱,要克服偏见,在面向全体的基础上,把更多的爱倾注在他们身上,即“偏爱”他们,要像农民对弱苗那样,给他们多一点保护,多一点浇灌,使他们和其它幼苗一样,能茁壮成长。

二、注意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目前,传统的课堂教学正经受着猛烈的冲击,特别是近些年来,国内外对课堂教学的形式已有很大突破,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中,作为一名教师,不仅要注意自身素质的提高,更要注重研究学生“怎样学”这一课题。著名教育家瓦尔德曾经说过:“平庸的老师只是叙述,好的老师讲课,优异的老师示范,伟大的老师启发。”因此,为了适应时代的要求,为了克服目前课堂教学的不足之处,为了最经济地、最优化地进行教学,教师应转变教风,强化学生的自学意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指导学生自学,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为的是让学生自觉上路,主动入门,从小培养学生的自学意识,从而达到开发自我、实现自我的目的,同时懂得自学的重要性,为今后做好自学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在教学的重点上注意设问

1、设问的深度要面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

提问的目的在于发展学生的思维,不应为提问而提问,这就要求提出的问题具有启发性,学生回答之前必须经过一个思考过程。问题太容易,学生没有兴趣,或简单地回忆就答出,不利于锻炼思维;问题太难,学生回答不出,失去提问的意义。在新授课中,开门见山提出有趣的问题,设置一个悬念或矛盾,让学生有“欲进不能,欲罢不甘”的之感,而后在逐步引导下充分调动思维来解决这个问题。问题解决后,学生心理上自然会产生一种愉悦感,一种快乐的体验,从内心培养了兴趣。

2、提问要先易后难

在教学中要针对问题的大小难易,合理安排提问,当学生答错时,要多通过反面提问,让学生经过比较,认识到自己答案中的矛盾,并寻求正确的结论,必要时还可以追问,连环式提问,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

3、要有备而问

数学教学中的提问,是预先想好的,甚至是对哪些人提问事前也考虑过了,是全班提问,个别提问还是综合提问等。对不同学生的回答,要采用不同的态度来评价,或抑或扬,以促进他们的学习。要使学生过后感到“我现在明白为什么我的看法不正确”。

四、准确把握每堂课的小结

小结是每堂课的必备环节,尽管是短短几分钟,它的作用却不可忽视。一堂课,不管它的导入多么引人入胜,主题部分的阐述多么精彩纷呈,如果没有充分挖掘出小结的功能,也算不得是好课。

小结内容强调重点,指明关键,提出要求。使学生获得鲜明准确的知识。如果一节课重点比较明确,也可请1~3位中等生或后进生自己写在小结笔记本上。然后指定起立作答,要求说明本节课学了什么,重点是什么,对自己来说难点是什么。再对学生的小结进行评论,概括地引出小结的全部内容。也可用图表小结法,主要是讲概念、公式、定理以图表的形式概括出来,形象直观,呈现联系,形成知识网络,便于学生记忆和运用,结合我校实际,笔者认为数学课堂结构可以做以下的尝试:1、预习(五分钟),在预习前,带着教师提出的要求,让学生初步了解学习内容。2、引入新课(两分钟),主要从激发学生的兴趣入手。3、讲授新课(十五分钟),采用启发式,抓住关键问题,引导学生理解概念,掌握基础知识,教会学生掌握基本方法,培养学生运算技能。4、课堂巩固练习(七分钟),主要检查学生对所学新知识的掌握情况,从好、中、后进三类学生中发现问题,做重点指导。5、课堂作业(十二分钟),要求学生一定要在课内完成,不得拖延,要有错题纠正本。6、课堂小结(四分钟)。

上一篇:对于当代初中英语教学所感 下一篇:让提问有效支持幼儿的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