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班主任要做好三个方面教育工作

时间:2022-10-27 10:52:21

中学班主任要做好三个方面教育工作

摘要:在班主任工作中,把学生组织起来,进行集体教育,这是重要的,但不能忽视个别教育。个别教育工作做好了,有利于班集体的形成、巩固和发展。教师正确的做法就是把集体教育和个别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

关键词:班主任工作;教育工作;分别对待

中图分类号:G635.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6)01-0340-02

一个班上有几十名学生,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个性和优缺点,他们中有先进、中间、后进的不同层次和状态,还有按不同标准划分的不同类型,如男生和女生,品学兼优或皆劣的,或有优有劣,或数理、文体、实干精神、组织能力等某一方面特别突出等不同类型。要使每个学生、各种类型和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健康的成长,并不断扩大先进面,缩小以至消除后进面,班主任就应根据不同类型学生的实际,有针对性地做好个别教育工作,尤其是后进生的工作。

1.优秀学生教育要施行勉励性教育

优秀生是班上品学兼优的学生。他们有较高的威信和影响,是同学的榜样,是教师的得力助手。但他们也往往表现出一种优越感,或不肯帮助别人,或固执己见听不得不同意见等。因此,班主任要重视对优秀生的教育。首先,对优秀生要一分为二,全面分析,既要看到他们的优点和长处,也要看到他们的缺点、弱点和不足。其次,对他们要提出严格要求,不能偏爱,更不能护短。全面分析、严格要求的目的是帮助他们发扬优点,克服缺点,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和特长。再次,要教育优秀生正确看待自己和他人。要帮助他们学会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分析、评价、反省自己,看待他人,善于发现和虚心学习别人的长处。要教育他们牢记"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的"格言,懂得"山外有山,人外有人"的道理,促使他们永不自满,永远前进。

2.中等学生要施行鼓励性教育

中等生在各方面的表现不突出,他们既不是教师经常表扬的对象,又不是班级问题所在,因此中等生容易被班主任忽视。在一个班级中,中等生所占的人数是最多的,中等生的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代表一个班级的水平,因此对中等生进行怎样的教育就显得十分重要。而且,在中等生中蕴藏着极大的潜力,实践证明,许多中等学生在中学最后的阶段都成为了优秀学生,所以,中学班主任一定要重视对中等生的教育工作。

2.1 了解关注,促其进步。中等生之所以在班级中默默无闻,也与教师不经意的冷落有关。中等生是班级的"灰色地带",很少有机会与教师进行正面交流,有的中等生甚至在整个一个学期里都没有与教师单独谈话的经历,中等生特别希望得到老师的重视,班主任应当经常深入到中等生的中间,多与中等生沟通交流,重视中等生的存在。班主任要主动了解他们,关心他们,使他们感到老师在关注自己,以此激发中等生努力向上的热情,促使他们主动要求进步。

2.2 创造机会,体验成功。班主任应该为中等生创造崭露头角的机会,让中等生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在班级中体现自己的价值,激发他们上进的动机,增强他们的信心。例如在班级设置单项奖,进行目标激励,可以在班级中设"体育标兵"、"文艺能手"、"劳动能手"、"进步典型"、"助人为乐奖"等单项奖,让中等生有更多的目标,这样激励中等生,使他们感到只要努力获奖也不难,有利于调动中等生的积极性,激励他们不断上进。还可以在班级中实行班干部轮换制,激发学生热情。班干部的轮换不但使大多数中等生有机会施展自己的才能,而且班级工作可以得到创造性的开展,可以较好地锻炼中等生的工作能力,增强班级的团结合作意识。

2.3 针对特点,灵活对待。针对中等生处于中游的不同原因,班主任要对不同类型的中等生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对于上进心强、能力一般的中等生,班主任要教育他们认真学习,勇于实践,多给予他们方法上的指导;对于思想上安于现状的中等生,班主任对他们要加强思想教育,培养他们的责任心,有意识地对他们提出高要求,形成思想压力,刺激他们积极上进,突破安于中游的思想阻碍,鼓励他们敢想、敢说、敢做,不怕失败,不怕别人笑话;对于思想不稳定、忽上忽下的中等生,班主任要教育他们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使他们明确目的,克服患得患失的思想,同时要帮助他们抵制外界不良因素的干扰,培养他们的自制力和顽强意志。

3.后进学生要施行期望性教育

在一个班里,后进生的人数一般并不是很多,但他们的能量很大,破坏性很强,影响面很广,是班级的不安定因素。如果不抓紧教育,任其发展,不仅影响班集体建设,而且他们也容易走上歧途,成为害群之马。但如果教育得法,则可能是"浪子回头金不换"。因此,教育转化后进生是班主任的一项重要工作,甚至是班主任进行个别教育工作的重点。后进生的转化一般要经历醒悟、转变、变好三个阶段,因此后进生的转化是班主任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根据后进生的特点和转化过程,教育转化后进生要下大力气,要弄清情况,分析原因,了解症结,对症下药,要反复抓,抓反复。但最重要的是以下几点:

3.1 做好后进生的档案记载,对他们的情况有相当全面的了解和认识。后进生在班上一般为数不多但他们的能量不小,破坏性很强,成为班上的消极因素。后进生都有自卑心理,因为他们经常犯错误、挨批评、甚至受处分,往往就认为教师、同学、家长看不起他们。他们喜欢"离群",与教师、集体处于对立状态。同时又害怕和反对教师在大庭广众中的批评,特别是对老师"翻旧账"、"揭老底"的做法十分反感,甚至产生记仇、报复的坏念头。这种自尊和自卑心理在后进生身上往往就这样复杂地结合在一起。另外,后进生一般缺乏坚强的意志、毅力和自制力,他们有时也想要求进步,不愿意永远处于落后状态。可是,他们又往往经受不住外界的诱惑,容易动摇不定,甚至出现反复。因此,班主任老师要建立个人档案并注意了解后进生的行为习惯和心理上的特殊矛盾,采取有针对性的教育措施,做好后进生心理转化工作。设立个人档案,其内容可包括:"存在的问题"(例如:打架、逃学、打游戏机、抽烟、早恋等)、"发生的时间"、"教师的转化教育工作"、"学生的认错态度"(可让学生自己写对所犯错误的认识,并写一份保证书)"家长监督与教育情况"(教师可联系家长或家访,与家长一起教育学生)、"最终改正的时间"(与学生制定用多长时间去完全改正错误)。通过给后进生建立档案,实施转化他们的具体的方法,最终帮助他们改正各种"劣行"。

3.2 要正确对待后进生,尊重、关心、热爱、信任后进生。后进生容易被人歧视,但他们都有很强的自尊心,他们大多都很聪明,心灵手巧,但往往不用在正当的学习上。他们有时能明辨是非,但他们就是要反其道而行之,明知故犯。班主任要一分为二的对待他们,要仔细寻找他们身上的发光点,并给予肯定和鼓励,耐心培养他们的自尊心、自信心和上进心,要以高度的责任心去帮助教育他们,对他们倾注更多的关心和热爱。班主任要以真诚的爱生之情,去激起后进生感情的浪花,取得他们的尊敬和信任,打开他们心灵的大门;要以心灵的温暖,健康的情感去感染后进生,陶冶后进生的情操;要用精神的甘露去洗涤精神的污染,帮助他们树立信心。虽然以情感服人是不能代替以理服人的,但对后进生而言,教师必须要先动之以情,然后才能晓之以理,这是做好后进生转化的前提。

3.3 以情感人,做后进生的知心朋友。关心和爱护是教育转化后进生的前提和感情基础。后进生由于思想品德上和学业成绩较差,在学校和家庭常常得不到应有的爱护和关怀,相反,却受到冷落和歧视,这是阻碍他们进步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班主任对后进生应有正确的态度,不要因为后进生缺点错误多而嫌弃他们,要相信每个后进生经过教育都可经上进的。要与他们建立感情上的联系,做他们的知心朋友,用真诚的爱来感化学生,使他们愿意和老师交谈,说出自己的真实思想,这时再向他提出适当的要求,这样他们就会把这种要求当作对自己的爱护、帮助和信任,在心中激起一种感激之情,一种信任感和尊重感,这种感情的产生,是他们接受良好教育,发生转变的突破口和开端。

3.4 赏识学生,发现闪光点。后进生的心理状态是十分复杂的,他们一般都 有不同程度的自尊心,希望改进状态,做出成绩,受到表扬和奖励。他们每一次错误,心理常出现不同程度的懊恼,并产生一定程度的改正错误的念头。然而,就在于这种希望的火花,往往由于得不到老师和家长的尊重和扶植而泯灭。这时,班主任老师应掌握后进生的心理特点,尊重和信任他们,不随便提及他们所犯的错误。要善于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加以扶植和发扬,以促进思想矛盾的转化,起到长善救失的作用。切忌采用简单粗暴的训斥和指责等违背后进生特点的错误教育方法,要坚持正面教育,耐心启发,诱导他们自觉地同自己的错误展开斗争。

总之,班主任必须做好个别教育工作,通过个别学生的教育影响集体,又再依靠集体去教育每个学生,只有这样班集体才能不断的发展和进步。

上一篇:发达国家技术转移特点及经验借鉴 下一篇:精细控压技术在辽河茨榆坨地区的应用与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