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培养职中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

时间:2022-10-27 10:45:14

浅谈如何培养职中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

【摘要】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人,学习是学生自己的事情,这是教师不能代替也是代替不了的,教师只是起指导作用,每一个学生都有一种独立的要求。 尤其在职校学生学习基础较差的前提下,强调发现学习、探究学习、研究学习,自主学习显得更加重要。正因为如此,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数学的能力显得十分重要。

【关键词】创设情境 观察质疑 创新思维

众所周知,在职校学生中,很少是出于对某种职业的热爱而进入职业高中学习的,大部分学生是由于学习成绩达不到“普高”的要求,没办法才来职中学习的,所以相对来说,他们的学习基础较差,学习的能力也不强。就数学这门学课而言,它的高度抽象性,严谨的逻辑性,更使学生觉得高深莫测,望而生畏,怎样才能让学生克服畏怕数学的心理,并产生“乐学”效应呢?我觉得主要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培养他们的数学学习能力:

一、创设情境,诱发思维,培养学生的注意力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学过程的实施与完成,最终都必须通过学生本身的努力与教师的配合来完成,然而要想让学生整节课都全神贯注地听讲,就算是好同学也很难做到,为了提高教学效益,必须培养学生的课堂注意力,创设适当的问题情境,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使学生产生“疑而未解,又欲解之”的强烈愿望,进而转化为一种对知识的渴求,集中注意力,从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问题情境可以是实际生活中,也可以从新闻和故事中创设。例:2008北京奥运会,美国射击运动员埃蒙斯的最后一枪让人大跌眼镜,人们对这位奥运悲情人物肯定是记忆犹新,在学习“统计”内容时,可结合本届奥运会我国的奖牌得数和埃蒙斯的射击环数创设情境。所以通过情境创设,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启迪思维,从而引导学生,不断追求和探索新知识。

二、培养学生观察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

上面说过,我们的学生相对而言,基础较差,所以在听课的时候,大多数情况下是被动地、机械地接受老师所传授的知识,而没有真正地调动思维,对所学的知识加以消化和吸收。因此,作为我们教师而言,首先要让他们学会观察问题、提出问题,我们著名的数学家华罗庚先生他鼓励学生向教师提问,谁能把教师问住,谁就能得高分,长期以来,我们数学教学所重视的“讲清基础概念,抓住知识要点,培养解题技巧,解答学生疑问”使学生只会做“回答”的机器,更削弱了学生的提问能力,提问能力的提高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可以促进学生敢于质疑,养成好问、多问、深问的习惯,而且还可以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思活性,我们怎样才能让学生提出问题呢?首先,要为学生创造产生问题的适宜环境,充分爱护和尊重学生的问题意识,柔和、亲切的语调可以消除学生的紧张和焦虑,授课过程中要有耐心、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勇气和兴趣,让他们尽情地披露灵性、展现个性,鼓励他们发表独立见解,一些虽不完整,但显露可贵苗头的见解,要予以肯定,允许学生提出与教师相反的问题和想法,质疑是求异的开始,是探索真理的火花,就象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使学生真正成为发现问题的主体。在课堂教学的具体实施过程中,要有目的的启发学生提出问题。例在讲授函数的奇偶性时,为了让学生对判断函数的奇偶性的定义和图象性质有一个正确全面的了解,可以选择这么一个例题,例判断函数f(x)=x3+x x∈(-3,3]的奇偶性,解:f(x)=(-x)3+(-x)=-(x3+x)=-f(x) f(x)是奇函数。然后让学生判断一下是否正确,让他们提出疑问为什么错了?错在哪里?解决这个问题除了从定义上判断,还有什么方法?相信提出的这些问题解决了,学生关于函数的奇偶性也就透彻地了解了。

三、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常常听到学生在感慨:“老师上课的时候,我能听懂的,可题目要求改变一下我就不会做了”,怎么会产生这种现象呢?主要是我们的学生缺乏思维的创新能力,当试题稍稍改头换面一下,他们就认不出来了,我们知道数学是思维的体操,弗赖登塔尔说“学习数学的唯一正确方法是实行‘再创造’”,应由学生本人把要学的东西自己去发现或创造出来,这是素质教育的核心。教师的任务是引导和帮助学生去进行这种再创造工作,既要完成数学知识作为信息去传授,同时又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创新思想具有积极的求异性,敏锐的观察力,创造性的想象,独特的知识结构等几个明显特征,因此,适当地运用组题教学或精心设计开放题、或一题多解,都可以有效地激发他们的发散思维和化归思维,使他们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从而获得活跃的灵感。

当然,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方法远远不止这些,如利用温过知新法可使学生建立良好的知识体系,只要教师和学生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发挥学生的潜在功能,共同探索教学过程,一定能使我们的学生更好更快地掌握数学知识,由“苦学”步入“乐学”境界,从而真正成为既有文化知识又有专业知识的技能型人才。

参考文献:

[1] 温琦.高中数学研究性学习实践探索[N].湖北师范学院学报2007(3).

[2]王平杰,朱永健.教育智慧与教学机智[M].新疆青少年出版社.2009(10).

(作者单位:吴江中等专业学校)

上一篇:阅读教学中进行探究性学习的策略 下一篇:星光在这里闪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