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消费报告 房奴还是奢侈

时间:2022-10-27 09:21:14

2006消费报告 房奴还是奢侈

相对论:没有人计算过中国有多少房奴,但有统计显示,中国奢侈品的消费人群达1.6亿人,各地开花的奢侈品展上也是人来人往。到底是奢侈品消费者比房奴多,还是房奴比奢侈品消费者多,我们到底是穷人还是富人?谁也回答不了2006年留下的这个悖论。

房奴、医奴、教育奴:大家都是高收入的穷人

“房奴”、“医奴”、“教育奴” ……这些都是中国大陆特色的“仿词”,而词根则都来自于台湾流行的“卡奴”。

对于“房奴”等词,也不用多加阐释,几乎每一个“房奴”、“医奴”背后都有一个所谓的“辛酸故事”。有人算过一笔账,在上海等地购置一套面积在100平方米左右、总价在120万上下的房子,在首付30%之后的30年还贷期里,“房奴”一般要负担120-160万的本息,而房屋总价则将近180万-200万。于是,在房价“高位”多年之后,“房奴”问题终于浮出水平,在2006年爆发了。2006年里,“房奴”们被迫联合起来,走向反抗。有人发起了“非暴力不买房运动”,也有人发起“集资建房运动”,网上还煞有介事地出现了《房奴国际歌》,号召“房奴”揭竿而起。可即便如此民怨沸腾,房地产开发商还毫不心软,依旧在打击买房子的人,他们说,“做房奴是活该。”还有人说,“我又不是给这些穷人盖房子的。”

其实,做“房奴”的都并非穷人。有调查显示,收入越高的家庭越有可能成为“房奴”,因为这些家庭对住房等刚性消费需求更加迫切,要求也更高。在住房、医疗,教育等压在中产阶级、白领阶层身上的“三座大山”越来越重的情况下,拿着高收入也逃脱不了穷人的命运――

月入5000算不算穷人?算。

月入10000呢?也还是。

月入15000呢?也是吧。

那月入多少钱不算穷人?

有了自己的房子,医疗有单位买单,孩子由爷爷奶奶供养的人不是穷人。

满城尽刮“奢侈”风

几年前,国人大多还对“LV”等奢侈品牌懵懵懂懂,但2006年,如果你还没有1一2件LV,或者PRADA、FEND的包,那就真的说不上是时尚中人了,甚至可以说有点土了。

因为,2006年的统计数据表明,中国大陆奢侈品消费人数达1.6亿,消费人群占人口总数的13%。要知道,这一数据的前提是中国还有9亿农民,按照这个标准计算,也就是说将近一半的城市居民都是奢侈品消费者。当然,很多人怀疑这个数字。

2006年的确是奢侈品在中国大陆的“井喷年”。2005年引发争议的奢侈品展览仅在上海一地盛放,2006年却呈现出“遍地开花”的态势。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四地,甚至包括宁波、义乌、温州等经济发达地区的城市都有了自己的奢侈品展。在这些展会中,奢侈品的级别也大幅升级。以往,百万元的名钻名表,几百万的名车还能引起轰动,但在2006年,这些展品只能作为“小弟弟”躲在角落里,因为,价值千万的名车,以亿元计算的私人游艇、飞机、豪宅成了这些奢侈品展的主角。以北京奢侈品展为例,在开幕礼上,名模姜培琳佩戴的名钻就价值过亿。怪不得有人说,亿元级别,至少是干万元级别才是2006年奢侈品的新“底线”。

但2006年的奢侈风并不限于此。2006年的冬天,不知道是不是受了张艺谋《满城尽带黄金甲》的影响,著名的品牌ABSOLUT为其经典原味伏特加穿上了绚丽夺目的“黄金盔甲”,以ABSOLUT BLING-BLING 06圣诞限量新装让炫金出位,更有金牙、金爪、佩戴金索的黑狗威风凛冽地相护左右,在这种略带嘻哈的风趣中诠释着奢侈的内涵。

2006年,连伏特加都搭上了“黄金甲”,看来1.6亿中国人在消费奢侈品的数字着实是可信的。只是不知道一向低调的张艺谋给自己今年的电影取名《满城尽带黄金甲》,是不是也和猛吹的“奢侈风”有关系。

上一篇:2006娱乐报告 剧场还是电视 下一篇:2006夜生活报告 ALL-NIGHT还是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