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教育技术在化学教学中的尝试与体会

时间:2022-10-27 08:07:48

现代教育技术在化学教学中的尝试与体会

现代教育技术是在先进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论的指导下,充分利用信息技术,通过对教学过程和教学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评价和管理,以实现教学过程优化的理论与实践。从这个定义可以看出,现代教育技术的研究对象是“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现代教育技术的研究内容是对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评价和管理五个方面。那么,现代教育技术的研究范畴应该包括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在2008年假期参加现代教育技术能力的培训后,我一直尝试把这种新的教育理念运用于教学,经过多年的实践,心中感触颇多。

化学学科作为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和应用的一门学科,比其他学科更具复杂性、微观性和抽象性,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对于化学教学来说显得尤为重要。因此依靠教研组每个人的力量、集体的智慧,采取资源共享、小型课件组合等多种方式进行了尝试,在尝试中发现,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对教育思想、教学观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模式等的革新,对教师整体素质的提高及对学生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都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现将我在化学教学中的体会介绍如下。

一、在化学基本概念、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中应用多媒体的优势。

多媒体技术是指利用计算机把文字、图形、影像、声音、动画等多种媒体合成处理并组成一个交互系统的技术。心理学研究结果表明,多重感官同时感知的学习效果要优于单一感官感知的学习效果。多媒体技术利用图形交互界面和窗互操作,使教师或学生通过十分友好的人机交互界面来操控多媒体信息的显示,灵活调用声音、影像、图文等教学信息,从而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创造欲,增强对知识的认识和理解能力。

学生在学习原子结构、分子结构理论及有机化学反应机理时,由于这些内容涉及的主要是抽象的概念或微观的内容,要说明看不见,摸不着的微观概念或反应过程,学生理解起来经常会感到比较困难。在教学中,我们一方面可以利用结构模型的直观形象,来帮助学生理解。另一方面,就是充分利用计算机强大的模拟功能,动态地、形象地演示有机分子在空间的结构形态,这对于碳原子数多、同分异构体庞杂的有机物来说计算机模拟功能的优势更为突出,这是结构模型所不能替代或实现的。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以研究物质组成、结构、性质变化及其应用的学科。一般来说,我们可以通过演示实验来帮助学生理解物质性质和化学反应的实质。但在教学实践中,一是不能保证让每个学生都能准确地观察到实验现象;二是实验现象往往稍纵即逝,不可重现,学生不能抓住其特征或要点;三是实验所观察到的往往只是一些宏观的、表面的现象,其中的微观变化却无法看到,学生就难以根据实验现象掌握反应原理;四是一些具有毒性和易燃易爆的实验。如果学校的通风设备不健全,再加上操作时的失误就有可能导致严重的事故。以往在课堂教学时虽然教师反复强调并进行一些演示,但仍有一些同学因缺乏感性认识和经验而在操作时犯错误。如果我们在化学教学中恰当地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利用计算机的模拟功能,就可以变抽象为直观,使静止内容动态化,逼真地模拟宏观变化中的微观过程。同时,计算机辅助化学教学,还具有可重复性,能够把传统教学中难以描述,难以突破的重难点生动形象地表现出来,引起和提高学生对化学学习的兴趣,强化学生对化学知识的记忆和理解,缩短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时间。

综上所述,多媒体辅助教学的强劲优势在于它为学生获取知识、发展智力、提高能力开辟了更加宽广的道路。在教学中,必须深入研究和实践如何充分而恰当地设计、开发、运用计算机多媒体教学,使之与其他教学手段有机结合,优化课堂教学,力求最大限度地强化教学效果,才能体现出计算机多媒体辅助教学的真正价值。但是,采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也并不是用得越多教学效果就越好。在教学中,我们要根据学生的实际需要和教材的内容来进行恰当的设计、制作,防止为了应用多媒体而应用多媒体,淡化教学内容,转移学生的注意力。

二、化学符号、化学方程式和化学公式等记忆性内容的教学中应用竞赛的优势。

在化学教学中尝试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最大的问题不是技术本身,而是现代教育观念是不是真正具备。现代教育观念是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真正成为信息加工的主体、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不仅使学生能够有效地掌握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改变了学生学习的方法和过程,让学生在做中学、在乐中学。对于枯燥的记忆学生往往没有动力,我们可以利用青少年好胜、爱竞争的特点展开对这些知识的竞答活动。

三、常识性化学知识的教学中应用学生活动的优势。

化学是当代科学技术和人类物质文明迅速发展的基础和动力。化学学科自身的发展促进了人类生活质量的改善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类的衣、食、住、行无不与无数的化合物、制剂和材料相关。让学生了解化学学科对人类生活的影响是化学教育一个重要的方面,也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基本内容之一。因此,凡是与生活紧密相连的化学知识的教学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教学过程中,应该特别重视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与决策能力的培养。可以通过提出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社会问题,引导学生在广泛讨论的基础上对应采取的方法有深刻的认识。鼓励学生带着问题调查研究,在分析讨论基础上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决策能力。

针对这部分知识的教学我在教材中设置了“交流与讨论”、“问题解决”多种活动,引导学生在回顾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去分析生活中有关的现象,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例如,对于酸雨的形成及防治,学生已有较多的接触,因此,在教材中我们设置了“问题解决”活动,给学生提供酸雨形成的一般过程和防治酸雨的一般方法,要求学生应用已经学过的有关化学反应的知识书写相应的化学方程式。

总之,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一定要符合教学规律,课堂结构要合理,运用现代教学媒体选取教学方法要得当,要充分认识到现代教育技术只是一种辅助教学的手段,不可能代替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更不可能代替老师的课堂教学。老师的主要任务是创造一个真正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环境,鼓励学生加强主体意识,帮助学生利用现代媒体进行学习。所以老师必须根据教学目标,根据化学课本身的特点,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设计教学过程,有效地激发学生探究新知识的兴趣,全面提高综合素质,才能取得最佳教学效果。

上一篇:善用自制教具,点亮化学课堂 下一篇:优化化学实验教学,培养学生创新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