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综合疗法用于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疗效和优势分析

时间:2022-10-27 07:53:24

中医综合疗法用于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疗效和优势分析

摘要:目的 观察分析中医综合疗法用于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于2013年2月~2015年2月收治的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78例作为研究对象,按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n=39例)和观察组(n=39例),对照组采用牵引肾托复位后垫枕过伸卧床,并加强腰背肌功能锻炼,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中药内服外敷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 观察组优良率为97.44%,对照组优良率为79.49%,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胸腰椎压缩性骨折;中医综合疗法;临床效果

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是脊柱骨折中常见一种类型,是指间接暴力作用于椎体后,以椎体纵向高度被"压扁"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脊柱骨折,多发生于老年人。由于老年人骨质疏松严重,在直接或间接暴力作用下,极易造成椎体骨折。若治疗不及时或处理不当,会造成椎体畸形、疼痛等后遗症,严重的可能导致患者失去劳动例,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不良影响。目前临床多采用非手术治疗单纯胸腰椎骨折,由此笔者对胸腰椎骨折患者采取中医综合疗法,效果令人满意,现将所得结果进行如下总结。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3年2月~2015年2月收治的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78例,诊断标准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制定的《中医病症诊断疗效判定标准》[1]:局部有压痛、叩击痛、肿胀等症状;骨折部位位于腰椎、胸椎;经X摄片、CT检查显示椎体后缘无明显移位,椎体前缘高度≥1/2的稳定性骨折。排除标准:精神障碍者;合并神经损伤及椎体脱位的不稳定骨折;合并严重心脑血管、肺肾系统疾病者;对中药过敏者。按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9例,观察组男22例,女17例,年龄20~65岁,平均(36.5±2.3)岁;车祸伤19例,坠落伤12例,重物压伤8例。对照组男23例,女16例,年龄21~65岁,平均(37.4±2.4)岁;车祸伤20例,坠落伤13例,重物压伤7例。两组患者基线资料比较具有可比意义,研究结果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

1.2方法 对照组采取牵引过伸复位,腰背肌功能锻炼治疗,观察组采取过伸复位、药物治疗、腰背肌功能锻炼治疗。

1.2.1牵引过伸复位 患者俯卧于牵引床上,使用双手抓牢床沿,双脚打开,保持与肩同宽。首先对患者腰部进行轻柔按摩,保持肌肉放松,然后用双手按压椎棘突,缓慢摇起床头,使脊柱处于过伸呈拱桥状态,前纵韧带得到伸展,以利于骨折复位。以患者腰部的最大承受能力为限,在C臂机透视下压缩椎体,直至恢复椎体正常高度。当患者自觉难以忍受腰部疼痛时,则停止摇床,随后将床头慢慢放平,此时注意维持按压椎体,缓解患者的疼痛感。过伸复位要求下午1 次/d,持续3~5d,可结合患者的腰部承受能力,逐渐提升床头的高度。过伸复位后,进行腰部牵引,使用牵引带做持续性腰椎牵引,牵引重量左右各12~15kg,持续30min,2次/d,维持复位。

1.2.2药物治疗,外敷药成分 由我院配置的经验方双黄膏外敷于受伤椎体部位,双黄膏主要由生马钱子、生大黄、姜黄、没药、细辛、青木香、川穹等组成,1剂/d,至少使用3w以上;治疗3w后外敷通经散,主要由独活、续断、生川乌、乳香、生血竭等组成。

1.2.3腰背肌功能锻炼 入院3d后,在骨折疼痛减轻、大便通畅情况下,指导患者进行腰背肌功能锻炼,运动强度以患者能承受为原则,第1w开始指导患者进行五点支撑法锻炼,第2~4w指导患者进行三点支撑法锻炼,第5w后开始进行四点支撑法锻炼,做12~20下/次,3~4次/d,坚持锻炼3个月。治疗3个月后可佩带腰围下床活动,但活动时间不宜过长,一般治疗6个月后可弯腰负重。

1.3评价指标 参照《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2]:优:经治疗后骨折愈合,疼痛消失,椎体形态大部分恢复正常;良:治疗后骨折愈合,疼痛基本消失,椎体形态有所改善;差:治疗症状无明显改善,存在功能障碍,优良率=优+良。

1.4统计学处理 收集本组资料,应用统计学软件SPSS19.0进行分析处理,计数资料如组间临床临床疗效的比较以χ2检验,当计算结果显示P

2 结果

观察组优良率为97.44%,对照组优良率为79.49%,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胸腰椎由压缩性骨折是指由暴力作用于椎体形成的压缩性骨折,主要由交通意外伤、重物砸伤、高处坠落伤等外力所致,使得脊柱过度前屈,当暴力作用传达至胸段时,使受累椎体前部压扁呈楔形。因此,治疗该病的关键在于恢复脊柱正常生理结构,维持脊柱的稳定性。

当发生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时,前纵韧带发生皱缩,通过过伸牵引复位,其主要作用机制是通过身体上下部的相对运动,使受伤椎体弯曲成弧形状态,在牵拉作用下,使椎体复位[3]。在过伸复位中,通过双手按压腰部,使脊柱处于过伸状态,前纵韧带被拉伸,增加椎间纤维环张力,可使椎体复位。牵引复位之后,配合中药外敷及腰背肌功能锻炼,可促进患者骨折的恢复。本研究在牵引复位及腰背肌功能锻炼的基础上联合中药外敷治疗,其中,乳香、没药活血散瘀止痛,生大黄止血散瘀,川穹活血消肿,细辛止痛,生马钱子通络止痛,青木香行气止痛。全方具有活血散瘀、消肿止痛的功效。而通经散方中续断补肝肾,强筋骨[4]。

在本研究中,结果发现,观察组优良率为97.44%,对照组优良率为79.49%。可见,胸腰椎压缩性骨折采取中医综合疗法的临床效果显著,促进患者骨折的恢复,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黄兵.观察中医综合疗法治疗老年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临床疗效[J].中国医药指南,2013,12(23):680-681.

[2]宋伟天,曾祥佳,李素婷,等.中医综合疗法用于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探讨[J].当代医学,2013,23(19):157-158.

[3]杨广营.中医综合方案治疗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效果观察[J].河南外科学杂志,2015,7(3):96-97.

[4]朱艳梅.中医体质辨识理论对老年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健康教育效果的影响[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4,49(20):2521-2523.

[5]罗运彬,罗雪华.中医综合方案治疗胸腰椎压缩性骨折临床观察[J].实用中医药杂志,2014,6(11):1002.

上一篇:纤维蛋白原、血小板计数水平在非小细胞肺癌中... 下一篇:成人教育规模效益制约因素之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