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低年级阅读教学中如何打开学生的“口”

时间:2022-06-02 01:50:57

小学低年级阅读教学中如何打开学生的“口”

中图分类号:G62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04-0082-02

在小学低年级中,学生的阅读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相对比较差。经过我长时间观察发现:学生在朗读课文的时候,有的嘴巴总是紧闭着,只是用眼睛看;或者是嘴巴一张一合不发音;或者是开始读时发音,中间读时不发音,快结束读时发音;或者是等同学们快读完时大声读几个字;或者是想读时就读几句,不想读时,干脆就不张嘴了。我觉得这些现象都不利于小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和思维能力的发展的。要想提高小学生的阅读能力,必须想办法打开学生的嘴巴。怎样才能有效地打开学生的嘴巴呢?我想从以下几方面谈谈我的一些看法。

一、要注意培养小学生的阅读兴趣

1.经常开展讲故事比赛,培养小学生的阅读兴趣

小学生由于年龄特点,活泼好动、争强好胜、注意力集中的时间比较短,所以听故事要比读故事的兴趣大,我便结合语文教材,经常召开各式各样的讲故事比赛。比如学了《雷锋叔叔,你在哪里》一课,我就及时引导学生去搜集有关雷锋叔叔的故事,召开雷锋叔叔的专题故事会,比比看谁讲得好,选出“我是学习雷锋的好少年”,并给予精神上的鼓励和物质上的奖励。得到表扬和奖励的小学生,阅读兴趣自然更高;而没有得奖的小学生呢,要及时鼓励和安慰,增强其自信心,并指出他失败的原因和努力的方向,这样,学生们的阅读兴趣也就提高了。

2.教师要注意推荐和引导,以激发小学生的阅读兴趣

小学生的知识面比较窄,阅历不深,对可读性的读物缺乏选择。作为教师,平时在教学中,要注重给学生推荐一些可读性、趣味性较强的儿童读物。比如:女孩子爱读《白雪公主》《丑小鸭》《小红帽》……男孩子爱读《西游记》《大英雄狄青》《虹猫蓝兔七侠传》……在阅读时,教师还要注意引导学生:说说读了之后,你有什么想法,从故事中你知道了什么,受到了什么教育。也可以读完之后讲给身边的小朋友或爸爸妈妈听听,让他们和你共享故事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当然,教师要对所推荐的儿童读物,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并对作品有自己的见解和看法,以便更好地引导学生进行有效地阅读,理解作者的情感,感悟作品的内涵。

3.要鼓励引导学生阅读各方面的书籍,扩大阅读面,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鲁迅先生说过:读书“必须如蜜蜂一样,采过许多花,这才能酿出蜜来。倘若叮在一处,所得就非常有限,枯燥了。”作为教师,不仅自己要阅读各方面的书籍,还应当努力扩大学生的阅读面,要提倡吃五谷杂粮式的“杂读”,因为“杂读”吸取的营养才比较全面。现在,市场上有各种各样的书籍,小学生的分辨是非好坏的能力比较差。作为教师,就要正确引导学生选择读那些积极向上、健康活泼的书籍,以便让小学生从小就树立一个正确的价值观、世界观。

4.教师要注重取得家长共识,保护学生的阅读兴趣

孩子们的兴趣培养起来了,还需要精心地呵护,所以,教师取得家长的支持和理解也是非常重要。我就经常联系家长,或通过校信通,或通过家访,或通过电话,或通过写信……让家长知道应该让学生尽量多地去了解教科书以外的知识,这除了实践、考察等方法外,最简单最能付诸实现的就是大量地阅读。鼓励家长和孩子在一起看书,做孩子的阅读榜样。同时,还可经常与孩子在一起交流读书的方法和心得,鼓励孩子把书中的故事情节或具体内容复述出来,把自己的看法和观点讲出来,然后大家一起分析、讨论。坚持这样做的家庭,孩子的阅读兴趣就变得更加浓厚,同时孩子的阅读水平也逐步提高了。

二、教师要注意创设阅读氛围,产生共鸣

俗话说:环境造就人。可见环境对人的影响是相当大的,一个良好的环境,能造就出一个或者一批良好的人才;一个恶劣的环境,就可能孳生出一个或者一批低劣的人。在教学中教师要注重给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阅读氛围,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进行阅读,与作者产生共鸣和共识。比如,在学生阅读时,播放一些古典的轻音乐或者优美的乐曲,让学生在音乐中感受去阅读作品。我表姐家就有一个很好的例子:表姐的女儿在三四岁时,她就可以读很多儿童读物了。她没有上过幼儿园,竟能不看拼音读得很流畅,我感到很奇怪。原来表姐和表姐夫都是书迷,孩子刚出生,他们只要一有空就给孩子读书。这样天长日久,潜移默化,孩子不知不觉地也爱读书了。从哑哑学语开始,孩子就非常爱看各种各样的书。慢慢地,孩子对带拼音读物能流利朗读,再后来,读得多了,不看拼音也能读得非常流畅。到现在,她已经能读很多的书了。我认为这和表姐家的读书氛围是分不开的。所以,教师要从多方面地去考虑,尽量为学生的阅读创造一个良好的氛围。

三、在教学中注重教给学生行之有效的阅读方法

1.目标阅读法。要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与读物的实际情况来选定阅读目的。大到思想内容、写作特点,小到段落层次、遣词造句,制定明确的目标。在阅读时直接捕捉与目标有关的材料,通过各种途径完成目标,要避开与目标无关的内容,避免绕圈子。然后,及时进行筛选,找到真正切中目标的实际内容。

2.快速阅读法。要求学生从文字材料中迅速接受有用信息,让学生知道阅读是一种注意力高度集中下的积极的、创造性的理解过程,阅读时不出声,使理解材料的思维过程简化,以加快阅读速度。同时,阅读时尽力扩大视读广度,以句、段文字为一个阅读单位,做到一目十行。阅读时注意力高度集中,阅读途中不回视、不重读。另外,还可灵活运用多种筛选信息的方法,只选取主要信息,尽量排除次要的与无关的信息。阅读结束后,要求学生复述大意、浓缩要点、编写提纲、及时反馈,检查有效阅读的效果。

总之,小学生阅读水平的提高是一项长期的任务,需要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积极地去探索、去研究、去发现。

上一篇:初中英语学习兴趣调查研究 下一篇:中药知识服务手段及途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