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政网络与物流的实用性

时间:2022-10-27 06:56:30

邮政网络与物流的实用性

作者:马承严 李浩娜 单位:山东中医药大学药学院

在业务处理模式上,具有全国统一联网的特点,服务质量、运营效率、经营绩效受全网全过程各环节的影响,成本弱增性特征19世纪英国古典经济学家约翰.穆勒提出自然垄断概念,经济学家总结出自然垄断行业的一般特征是规模经济。1977年,鲍莫尔首次以成本弱增性定义了自然垄断。1982年,鲍莫尔、潘扎、威利格出版了《可竞争市场和产业结构理论》一书,用范围经济和成本弱增性系统论证了自然垄断:如果单一企业生产所有各种产品的总成本小于多个企业分别生产这些产品的成本之和,企业成本具有弱增性〔5〕。克拉克和米勒(Clarkson&Miller)用q表示产量,C(q)表示成本函数,产量q变化量为1<人毛卜。时,企业成本函数关系为:C(人q)<入C(q)由上式可以看出,在产量q附近存在着规模经济效益。把公式两边同时除以入q可以得到:C(人q)/人q<C(q)/q在成本弱增性的情况下,由一个企业大规模生产,要比由几个较小规模的企业同时生产能更有效地利用资源,实现社会总成本最低。因此,只要单一企业生产所有产品的成本小于多个企业分别生产这些产品的成本之和,企业的成本就具有弱增性。由于邮政物流的主要成本在于网络建设成本,邮政网络建成以后,邮政业务品种(产品)的增加不会引起总成本的明显增加,邮政行业具有明显的成本弱增性。具有大量的沉没成本所谓沉没成本,是指因过去的决策导致的,无法由现在或将来的任何决策所改变的成本,资产的流动性、通用性、兼容性越弱,其形成沉没成本的部分就越大〔了〕。经济活动中的沉没成本是指进入市场时所投入的、退出市场时不能回收的那部分投资。它构成企业的退出壁垒。在自然垄断领域,巨大的沉没成本还构成行业的进入壁垒。邮政成本的沉淀性主要表现在资产投资的专用性,这些固定资本一旦形成,折旧需要很长时间,而且这些工具设备和基础设施很难转作其它用途。

邮政网络对医药物流的适应性

药品体积小、价值高;品种多、规格复杂,生产和使用高度分散;需求发生急迫,有效期有限而且效期管理严格;使用批量小,进货频繁18〕。药品的这些特点,决定了在众多的药品生产者和使用者之间,必须建立一个非常复杂高效的医药物流体系。这一物流系统必须具有足够的覆盖能力,它的一端必须能够覆盖中国国内所有的药品生产企业和药品进口商,它的另一端必须能够覆盖中国960万平方公里范围内,数十万家医疗机构和社会药房。药品实物精细配送是药品中间流通环节的中心任务〔8〕。邮政网络“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全覆盖特性和全程全网综合组织管理能力,为邮政网络开展药品物流配送业务提供了可靠的保障,如果邮政体系适当加强药品质量管理能力,邮政网络就完全具备药品物流配送条件。药品的特点和邮政网络特性使药品“天然”地成为邮政网络精益物流的最佳对象之一!9]。

邮政网络与医药物流对接的主要方式

中国邮政在进军医药物流市场的时候,可以根据自身的特点,采取多层次不同深度的介入方式。邮政功能性医药物流在这种模式下,邮政企业只为药品生产经营企业提供一种或数种标准化的医药物流服务,如药品原辅料、半成品、产成品的储存、运输、保管等,按照物流服务的数量和质量收取费用。目前,邮政广泛开展的药品邮寄服务,以及一些地方开展的药品配送服务就属于功能性医药物流服务。这种介入策略,邮政企业不需要太多的新增投入。邮政企业主要利用现有物流网络资源,仅增添少量必要的医药物流设施,提供医药企业所需要的通用物流服务。由于邮政物流网络的成本弱增性特征,这种介入策略可以使邮政网络业务量和经济效益大幅提升,而不会增加太大的运营成本。此外,邮政企业还可以利用社会化第三方物流企业的优势,将多家医药企业的物流需求集中起来,采用最合理的运载路径,降低空载率,使营运成本进一步降低,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和经济效益。邮政一体化医药物流这是介入程度比较深的邮政医药物流模式。邮政企业为药品生产经营企业提供一站式、全程化的医药物流服务,包括流程再造、订单管理、库存管理、供应商协调、信息接入、仓储、分拣、包装加工、分销、运输、配送、信息跟踪监控和资金收付结算等综合物流服务。邮政一体化物流是以个性化解决方案为特征的综合性合同物流服务。通过对医药企业的经营状况、物流运作以及竞争对手的情况进行调研分析,结合邮政物流的优势对医药企业物流提出改进方案,为医药企业定制个性化、柔性化的物流解决方案。通过参与医药企业的物流管理,将各个物流功能有机衔接起来,实现高效的物流系统运作,帮助医药企业提高物流管理水平、控制能力、运行效率和资金周转率,降低医药企业的物流费用和运营成本,为医药企业的采购、生产和销售提供物流支撑。中国邮政拥有覆盖全国主要城市的一体化物流信息系统(CNPL),该系统以订单流为主线,实现对货物的全程跟踪与查询管理,出库、库存、移位、盘点、仓库预警等功能〔l0]。这种介入模式能够使医药企业和邮政企业全力以赴做精自己的核心业务,实现优势互补。邮政企业获得的利润不仅仅是邮政医药物流服务的一般性业务费收入,还有一笔可观的双方优势互补以后形成的物流效率提高产生的“合作红利”。邮政医药供应链管理与整合供应链是由供应商、制造商、仓库、配送中心和渠道商等构成的网链。供应链管理的核心是对整个供应链(从供货商,制造商,销售商到消费者)的各个环节进行计划、协调、操作、控制和优化,其目标是将顾客所需的正确的产品(RightProduet),在正确的时间(RightTime),按照正确的数量(RightQuantity)、正确的质量(RightQuality)和正确的状态(RightStatus),送到正确的地点(RightPlace),并使总成本达到最优化。药品生产供应的一般链条是:药品生产企业一批发企业一医疗机构或零售药店一患者〔川。中国邮政强大的网络资源和客户资源,可以突破自有物流资源的局限性,在全社会范围内整合物流资源,与药品生产供应链条中的医药企业建立长期的战略伙伴关系,使双方专注于各自的核心业务,强化各自的核心竞争力,实现新价值的创造l‘2〕。这种模式要求邮政企业大力加强人才的引进和培养,提升供应链管理的软实力。4邮政网络与医药物流对接的主要障碍与发展前景尽管实践中早已存在邮政为个人邮寄药品,为医药企业提供医药产品的运输、储存等物流作业,但在国家管理层面上,第三方医药物流一直没有明确的法律地位,缺乏法律法规的确认和规制。在法律真空状态下自发发展起来的邮政医药物流,在实践中产生很多问题,诸如假药劣药的渗透和扩散问题,物流过程中药品质量管理缺失等问题,长期困扰着邮政医药物流的发展,并成为邮政医药物流的发展主要障碍〔2〕。邮政网络与医药物流实现对接的发展前景,可以用八个字来概括:困难重重,前途无限。中国邮政具有遍布城乡的物流网络系统,在医药物流配送上具有很大的优势,但是面对新的对象、新的流程、新的规则,以及医药配送市场原有格局被打破以后的剧烈震荡,所有参与医药物流的邮政企业普遍感到准备不足,困难重重,使得邮政物流企业颇感头痛。但是,这些困难都是可以克服的。最重要的是,邮政参与医药物流,有利于解决药品流通领域存在的瘤疾,有利于缓解百姓看病难和看病贵,也有利于邮政物流企业发挥自身优势,在服务社会的同时,实现邮政物流企业自身的发展,因而得到了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有理由相信,邮政网络与医药物流对接是大势所趋,必将获得更好更快的发展。

上一篇:农工医疗保险制的思索 下一篇:邮政与物流对接疑问诌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