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积极心理体验的任职教育实践课程研究

时间:2022-10-27 05:08:03

关注积极心理体验的任职教育实践课程研究

摘 要: 任职教育实践课程在整个任职教育培训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是衔接院校教育与部队任职的重要一环,对提高学员专业能力意义重大。本文主要在关注积极心理体验,提高任职教育实践课程教学质量方面做探讨。

关键词: 积极心理体验 任职教育 教学方法

任职教育是一种面向岗位需求的职业教育。与学历教育相比,任职教育具有时间短、任务重、实践性强的特点,其培养目标由学员的基础素质转向岗位能力,其培养对象的知识结构由相对整齐划一转向多层次化,其人才培养资源由封闭自足转向开放联合。这些特点和转变使得任职教育培训机构在保证培训质量、接受部队评价和学员自身对各个培训机构的横向对比中都面临更大压力。这种压力使得提高教学环节的精细化和加强学员的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成为必然。关注学员在教学过程中的积极心理体验正是加强学员主体地位的出发点和提高教学环节的精细化的重要着力点。

一、学习过程中的积极心理体验

(一)积极心理学简介。

积极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一个研究领域,是1997年美国心理协会主席Seligman(塞利格曼)就任时提出的一个概念。积极心理学从一种新的、积极的视角诠释心理学,将注意力转向对人性的积极面的研究,倡导探索人类的美德,用开放、欣赏的眼光看待和理解人类的潜能、动力和能力。积极心理学把增强个体的积极情绪体验作为研究的主要内容,提倡研究积极人格的特质。

(二)积极心理学在教学中的运用。

教学中可以利用积极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培养学生积极的人格、主动的学习态度,强化课堂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积极的人格就是要使学生增强积极的情绪体验,不断挖掘积极的潜能;培养学生主动的学习态度,就是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能够享受到成功的喜悦。

(三)学习过程中的几种积极心理体验。

1.虚极静笃

“虚极静笃”出自老子《道德经》,形容人专注一件事,心境空明宁静,没有一丝杂念和污染。“虚极静笃”是一种非常积极的心理体验,使人排除外界干扰,进入高效学习状态。此时人的思维活跃,理解抽象概念的能力大大增强,容易产生丰富的想象和联想。学习专业技术十分讲究静的功夫,只有静下心来学东西印象才会深刻。人脑并不善于处理庞杂信息,只有专注,才容易充分调动记忆和推理、抽象和概括、想象和联想、直觉和灵感等高级思维活动。

2.登堂入室

万事开头难,学习也是这样,每一门学科,每一项技术都有其独特的逻辑结构和方法。系统的知识往往有一个一个“关节”,这些关节就是阻止学习者勇猛精进的地方,其他内容往往是这些关节的补充、变化或应用。理解了这个学科的逻辑结构,由见树木而见森林就会产生窥得门径、登堂入室的学习体验。这种体验会激发学习者强烈的学习兴趣,使其逐步攻克“关节点”,逐步体会其独特方法,从而将这门学科或技术融入到知识和技能体系中,固化为能力素质。

3.印象触发

印象是一种感性思维,是外界刺激在大脑中留下的痕迹,是进行思维重组、叠加、抽象的基本元素。在学习过程中往往存在非逻辑性,知识的记忆往往有一个沉淀的过程,往往记住的是某一个现象,某一个模式,某一个细节,将来运用时,它就会被触发,形象鲜明。学习时突然获得一种清晰鲜明的印象是一种积极的学习心理体验。印象触发往往需要深入学习和练习,那些方法、思想记忆得较清楚的课程往往是各个细节都充分学习、充分练习、学习得较扎实的课程。

4.豁然开朗

学习是积累的过程,也是觉悟的过程,学习练习到一定程度就会对所学的知识技能体系产生一种整体把握和直觉理解,并能将自己的创造力运用到这个体系中,做到学用合一。那时,学习过程中的彷徨犹豫、挫折困顿,在日积月累的渐悟或者刹那的顿悟之后,仿佛都成了遥远模糊的回忆,而屡起屡扑,大惑不解的地方,学成之后看起来则是那样理所当然。

二、任职教育实践课程中关注学员积极心理体验的意义

(一)有利于优化课堂设计,提高教学水平。

任职教育的学员层次往往不如学历教育,教员容易产生懈怠思想,降低教学质量。关注学员积极心理体验可以拓展教员的教学思路和教学技法,把营造学习氛围,加强后进学员督导,关注学员的接受效果和学习反馈,注重预习和复习环节纳入优化课堂设计中,使教学进一步转变为一个注重效果的闭环活动。

(二)有利于突出学员主体地位,更好地教学结合。

突出学员主体地位。体现以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理念,重视互动和建立良好、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突出学员主体地位,要求教员充分认清只有教会学员才算完成教学任务,要正视学员的差异性,引导学习好的学员,帮带学习较差的学员。

(三)有利于培养学员创新能力。

运用积极心理学,关注学习过程中的积极心理体验既能强化教学效果,又能培养学员科学有效的学习习惯、思维习惯,起到智力体操的作用,从而发掘学员潜力,提高创新能力。

三、任职教育实践课程中关注学员积极心理体验需要把握好的环节

下面以比较典型的《飞机外场维护技术》课为例,阐明关注学员心理体验需要把握好的几个环节。《飞机外场维护技术》课通常在原理、构造课之后开设,主要由基本维护、检测技术和故障排除三部分构成,以培养学员理论联系实际,掌握飞机保养、拆装基本技能,熟练运用本专业检测设备检测判定飞机相应系统技术状况,根据故障现象综合分析判断,找出故障原因并排除故障等能力为基本教学目标。这门课程直接衔接学员毕业之后所从事的工作,在整个培养体系中占据重要地位。这门课程周期长,课时多,难度大,不仅有内容讲授,还有教员示范和学员练习,组织较复杂,需要关注学员心理体验,强化教学效果。

(一)课前预习环节。

课前预习环节主要目的是使学员根据自己掌握的情况复习课堂科目涉及的飞机系统的原理构造,提出问题,带着问题学习。学员带着问题学习容易在课堂上集中精力,静下心体会到专注的学习状态,并将原理构造知识和实际操作技能有机结合,互相促进和提高,在学习过程中体验到探索发现、互相印证、豁然开朗等积极的学习心理。课前预习可以避免学员由于原理构造学习得不扎实而机械记忆实际操作科目的方法步骤和注意事项而导致的茫然、碎片化等消极痛苦心理体验。教员课前可以安排提问,督促检查预习效果。

(二)讲解示范环节。

讲解示范环节要求讲解详略得当、逻辑清晰,示范准确到位、演示清楚。讲解的重点是实习科目的方法、步骤和注意事项。示范起到规范操作的作用,示范具有生动直观,充分调动视、听、嗅、触各个感官的优势,容易给学员留下较深刻的印象。示范时教员的某个操作,某个眼神都容易形成学员记忆系统的触发点,从而强化教学效果。讲解示范时要有标准意识,因为人的第一印象往往比较牢固,如果教员讲解示范不标准,则学员容易形成错误印象,不利于优良维修作风的形成,也不利于在实际工作中避免维修差错。

(三)学员练习环节。

任职教育直接面向工作岗位,非常强调实际工作能力的培养。对机维修人员,动手能力是实际工作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课堂上要注重“练”的环节。练的环节是一种强化,是构建实际动手能力的基础。心理学研究表明,人具有肌肉记忆,肌肉记忆一旦形成就不容易遗忘,能将能力固化到人的潜意识中,避免眼高手低的问题。在练习过程中人的手眼脑全面参与学习,容易获得沉浸感、充实感和愉悦感,这些感觉是非常积极的学习心理体验。

(四)讨论引导环节。

讨论引导环节主要针对实习科目中的疑难内容,比如科目中的常见故障。讨论引导时要注重互动,要对学员思维中的闪光点进行肯定。引导时可以挖掘故障现象和故障原因之间的直接联系,归纳出典型和通行路径,将逻辑思维、发散思维和联想思维能力素质,深化延伸到直觉思维层面,使学员初步体会排故能手“行家一伸手,就知有没有”的排故精深内涵。这种体会无疑是积极的心理体验,对发掘学员潜力、提高其创新能力意义重大。

(五)总结讲评环节。

总结讲评是教员升华、强化教学效果的一项重要工作。总结讲评可以帮助学员理清思路,将所学知识和所练技能融入自己的知识和技能体系中,固化为自己的能力素质,同时获得与之相伴的成就感,进一步调动学习积极性。

四、结语

在军队任职教育中关注积极心理体验既符合任职教育的特点及规律,又有利于落实学员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调动学员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强化教学效果。教员在运用时要深入学员内心世界,研究学员的接受规律,并针对课程的特点,精心备课,精心施教,进一步提高教学过程的精细化,为提高军队人才培养质量作出更大贡献。

上一篇:用爱心与智慧催开孩子心灵之花 下一篇:高等职业教育中的教学定位问题探讨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