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课堂上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时间:2022-10-27 04:14:51

信息技术课堂上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摘 要:信息技术课的学习,不仅要使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和操作技能,更重要的是为其他学科更好地开展多媒体教学提供良好的技术基础。因此,教师必须引导学生对信息技术课的理性认识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实践也证明,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基础,也是激发创新的原动力。学生如果对所学的内容有浓厚的兴趣,便会由被动变为主动。

关键词:信息技术;学习兴趣;原因;措施

信息技术是一门集实践性、趣味性和实用性为一体的学科,它的这些特点有利于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但在现实的教学中却往往不被学生所重视,影响了其信息技术素养的提高。同时,学生缺乏对信息技术课程的理性认识,使其难以保持长期的学习兴趣。本文先分析学生不感兴趣的原因,再从原因出发讨论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措施。

一、学生对信息技术课不感兴趣的主要原因

(1)教师传统的教学方式影响。信息技术课教师必须要有扎实的教学理论基础知识,但是许多学校几乎没有配备信息技术教育的专业教师,上课的教师多由其他非专业教师改行任教或兼任,信息技术教育的专业知识不够,上课多是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没有结合实际的教学情境,很容易让学生对信息技术课程感到厌烦,失去兴趣。

(2)学生自身原因分析。学生的学习起点不一,对信息技术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对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能力差异很大,有的学生从来没碰过键盘、鼠标,更不懂什么是CPU、网上冲浪、E-mail;而另一些学生,因为家里已经配了电脑,什么显卡、硬盘都是自己拆换,上网、游戏早已告别初级阶段……因此,要让这些不同学习起点的学生坐在一个教室里,听教师讲文字处理、电子表格等,他们的感受会如同坐飞机和老牛拉车,一些听不懂,一些不想听,最终都会导致对信息技术课失去兴趣。

(3)高考指挥棒的影响。自上初中开始,学生、家长、教师只重视数学、语文和英语,根本不重视辅助学科,更不用说是信息技术这样的小学科了。而在高中阶段,作为非高考科目的信息技术,学生便采取一种无所谓的态度,甚至直接将其定义为娱乐时间,在信息技术课堂中视为释放学习的压力,进入课堂后他们根本无心学习,对教师的教学采取一种排斥的态度。

二、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措施

(1)巧用比喻解释学科名词。信息技术是科学性、技术性、实践性极强的一门课程,它的一些概念与定义,往往会令没有相应基础知识的学生难以理解。因此,教师可以尝试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巧用比喻,这样效果会更好。如在学习计算机的输入和输出设备时,可以先告诉学生输入和输出设备是计算机接受指令和数据、输出处理结果的设备。为了加深学生的印象,可以进行这样的比喻:“我们看东西用的是眼睛,听声音用的是耳朵,那么眼睛和耳朵就可以看作我们的输入设备。同样,我们用嘴巴讲话、用手写字,嘴巴和手就可以看作是我们的输出设备。”这样一讲,就使本来比较陌生、抽象的事情亲切化、形象化了。

(2)善于运用任务驱动的教学方法。“任务驱动”教学法非常适用于学习操作类的知识和技能,尤其适用于学习计算机应用方面的知识和能力。但要尽量使任务有趣有吸引力,要让学生带着好奇心兴致勃勃地完成任务。如在讲授“文字块的移动”时,本节内容是一项很枯燥的操作,而且有些同学已经会了。因此,教师可用一个游戏来落实该操作:中国文字博大精深,我们换一个标点,或换一个位置,一句话的意思就可以完全不同。如:你知道我不?知道。可改为:你知道,我不知道。还可改为:你不知道,我知道。改法还有很多,大家来通过我们学习的移动文字的方法来尝试一下,看我们可以组合出多少种不同的意思来。这样,枯燥的文字移动在游戏中就不知不觉地被熟练掌握了。

(3)教学评价分层。评价分层,要严格要求学得好的学生,多鼓励学得慢的学生。这样,既可以使基础好的学生学得更好,又能避免基础差的学生因为学不懂而主动放弃。如在讲“博客的制作”这一内容时,要让学生明确博客是一个综合的实践性操作,主要通过任务驱动来使学生巩固和灵活应用以前学到的知识。而不同的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是不一样的,于是可将任务分为三个层次:①完成基本操作,申请博客和发表一篇包含图片的文章。②完成有意义的作品,发表一篇图文并茂的原创文章。③尝试在博客中加入新元素,如视频、音乐等。基础差的同学会觉得自己学到了新知识。基础好的同学会认为没有老师自己也能探索到新知识。

(4)选材、举例、练习尽量贴近学生生活,让学生对内容感兴趣。教材只是一个方向标,不能对教材死搬硬套,要结合学生的情况具体分析。信息技术是动态发展的学科,更应该在选材上下功夫,尽量以学生感兴趣的事例作为引子,以学生身边的问题作为例题和练习,让学生感到学到的是有用的知识。如在讲授“信息的搜索”这一内容时,教材以搜索“九寨沟”为例讲搜索的方法。实际上学生通过其他媒体对“九寨沟”已经比较了解,再去查找九寨沟对学生来说是一件十分乏味的事情,于是教师将搜索对象改为网络上流行的“邻家妹子”病毒,一下子就引起了学生的兴趣。于是,学生都兴致勃勃地查找起来……这样,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既学到了查找的方法,又学到了处理流行病毒的方法。

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学习兴趣是推动学习的强化因素,有兴趣的学习能使学生全神贯注,积极思考。当然,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多种多样、千变万化,只要每位教师不断学习、不断钻研,相互取长补短,信息技术课堂一定会变得更加精彩。

参考文献:

[1]邸亚珍.拓展学生兴趣,激活信息技术课[J].中小学电教,2010

(6).

[2]李翠萍.如何提高信息技术课的学习兴趣[J].才智,2010(S1).

[3]时瑞.浅谈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J].教

育学文摘,2011(11).

(甘肃省通渭县第二中学)

上一篇:重视职高生化学课堂教学培养高技能人才 下一篇:重视识字教学让学生快乐成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