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兄弟,相煎何急

时间:2022-10-27 04:07:08

职场兄弟,相煎何急

小编摘要:

2008年4月13日,温州某私企发生了一起伤害案:一个因请假不成,擅自离岗而被罚款的白领,竟然当众向严格执行公司规章制度、情同手足的部门主管残忍地举起了屠刀……

一张小小的请假条,怎么会引发如此惨烈的局面呢?它的发生,又带给了我们职场中人怎样的警示呢?

暗藏隐患:当领导的哥们大肆纵容兄弟

现年26岁的程行勇和杨毅夫是在浙江大学里认识的,他们不仅同班,都是浙江大学2001级平面设计专业学生,而且还是同寝室,睡上下铺,就连兴趣爱好都一样,都喜欢踢足球。很自然,两人成为形影不离、情同手足的铁哥们。

这份兄弟缘分一直延续到了毕业之后。2005年6月,两人毕业后同时应聘进了温州某著名私营企业,担任设计师。

上班第一天,人事部就把所有新员工集中起来,每人发了一本公司的规章制度,要求大家学习和严格遵守。该制度近40页,内容非常齐全,严格到上班时间不许员工会客、不能吃东西、不能和同事交头接耳等细节。其中最常见的请假制度则更加具体:工作时间内员工凡事都要报告部门总监,请假类型多达370条,包括上厕所都要请假。员工们若是违规,处罚非常严格。如果没有经过部门总监和分管老总等领导的签条批准就迟到、早退或离岗,一次罚款50元;一个月罚款超过4次,员工就要受到警告处分;一年累计有3次警告,员工就可能会被开除……手拿厚厚的管理制度,程行勇与杨毅夫不禁倒吸了一口凉气。

上班不到10天,程行勇就因为外出办事时忘记向总监签条请假,被罚款50元,罚得他心痛不已。没过多久,杨毅夫也因其他的事忘记请假被罚款。于是,这对铁哥们互相勉励,互相提醒,相约不仅要争取不被罚款,而且要携手上进。

一晃两年过去了,他俩果真再没被罚过款,而且还成了设计部技术骨干和公司优秀员工。2007年5月,由于设计部总监辞职了,老板决定在公司年底前评选出的5个优秀员工中选拔新总监。程行勇和杨毅夫都成了候选人。那段时间,两人都表现得非常积极,而且相互保证:不管谁被选拔上了,都要关照对方!

5月23日,是公司领导到工作间考察的日子。这天,程行勇很早就来到办公桌前,准备好好在领导面前表现一番。谁知,领导还没来,他偏偏拉起了肚子。因为没有新总监,分管老总又在参与考评,程行勇没找到请假的人,情急中向杨毅夫打了声招呼,就匆匆抓了几张手纸,跑进了卫生间。当他返回岗位时,惊讶地发现公司考察人员已经来了!他只得涨红着脸,结结巴巴地解释原因,老总转过身,意味深长地笑了笑,什么也没说。

数日后,公司下达了任命通知书,杨毅夫担任新总监。程行勇虽然有些失落,但依然非常高兴――毕竟这个总监的职位被好哥们杨毅夫“抢”到了手,自己以后会得到关照。果然,杨毅夫当上总监后,总是像约定的那样关照他。有一次,程行勇招呼都没打就去办其他的事,被发现后,杨毅夫便找借口替他圆场,说程行勇给自己打过招呼,因为忙,没有来得及写假条……下班之后,程行勇伸出大拇指,称赞杨毅夫:“我们兄弟俩就要这样互相关照!”随后,他邀请杨毅夫上馆子搓了一顿。

然而,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杨毅夫对程行勇的过度关照,次数一多就露馅了。2007年“十・一”假期后上班的第一天,程行勇因假期贪玩,迟到了半小时,行政部清点人员时叫杨毅夫按公司规定对程行勇罚款50元。但杨毅夫依然讲哥们义气,月底交办公室假条和罚款单时,悄悄把程行勇的罚款单抽出来扔掉了。结果,平时就对杨毅夫和程行勇关系有所耳闻的行政部工作人员在核实假条时发现了此事,上报给了老总,老总当即声色俱厉地警告杨毅夫:“公司的规章制度不得违背!如果再出现这种情况,我就得按权限制裁了!”

在人情与制度面前,杨毅夫终于左右为难了。他想,自己既然是公司的管理人员,首先得执行好公司的制度,不能。但他把自己的想法告诉程行勇后,程行勇以为他只是说说而已,并没在意。不久,程行勇真的因为违规被杨毅夫罚了两次款,他这才发现杨毅夫不是说着玩的。

冲突升级:违规罚款罚得哥们成仇人

2007年12月的一个周一,程行勇晚了半天回到公司。按规定,无假条半天不上班要按旷工处理,罚款200元。程行勇找到杨毅夫,谎称父亲住院了,他在照顾父亲,希望免除对自己的罚款。杨毅夫为难地说:“兄弟,不是我不帮你,而是公司管理比以前严格多了。你应当知道,现在公司规定请假在半天以上的,必须分管老总签字才行。你现在才说你父亲病了,我这里能通过,分管老总那里却是通不过的。以后你还是注意点,不要先斩后奏。这次罚款你就认了吧!”没想到,这件事竟为程行勇怨恨杨毅夫埋下了伏笔。

2008年春节临近时,按照惯例,公司要根据员工进公司的时间和平时的工作表现,发放一定数量的红包。程行勇进公司有好几年时间了,又是技术骨干,以前他每年得到的红包都很丰厚。在公司财务部领红包之前,他还计算着用这笔钱给女友买衣服和化妆品,也给自己换部新手机。谁知这次打开红包一数,他傻了眼,红包里面只有1000元,与他原先预计的5000元相差太大了!他以为是财务部的人弄错了,便找上门去论理。出纳告诉他,因为他今年被罚款次数较多,所以奖金被扣了一大半。程行勇骂骂咧咧,很是不爽。

大年初三这天,部门里一个同事结婚,程行勇和杨毅夫都去参加了。因年终奖不多,程行勇只送了100元。见他送的礼金少了点,杨毅夫赶紧从口袋里掏出200元钱,补交给登记礼金的人,说是程行勇送的。站在一边的程行勇觉得杨毅夫这样做伤了自己的面子。

婚礼酒过三巡,同事们开始划拳喝酒,只有程行勇心里还在为礼金的事窝火。这时,一个同事说程行勇与杨毅夫在工作上互相照应,送礼互相补台,这样的好友真是难得。程行勇听后当即火冒三丈,回敬道:“什么好友?他可是黑脸包公,不讲一点哥们感情!”杨毅夫见程行勇喝得有点醉了,轻描淡写地笑了笑,没有答话。其他同事连忙转移话题,避免发生口角。

饭后打麻将娱乐,同事见程行勇脸色难看,便把他安排到另一桌,刻意与杨毅夫分开。谁知程行勇手气差,心情不爽的他要求换一桌再玩。如此这般,几下就转到跟杨毅夫同桌。谁知他到了这桌手气仍然不好,而杨毅夫的手气不错,有一次程行勇放了他一个“大炮”,想着好朋友手气不好,他就没“和”,谁知转手他却自摸了。这一自摸,把程行勇的火气点燃了。他边洗牌,边说:“杨兄啊,今天手气不错啊!看来用人家的钱打牌,就是牛X啊!”听了这话,杨毅夫的脸色阴了下来,但还是没有作声。程行勇却没有放过他的意思,继续在旁边说风凉话,不停地刺激杨毅夫。杨毅夫终于克制不住了,“啪”的一掌拍在桌子上,然后站起来,将自己赢的钱一把摔在程行勇的脸上,说:“你不就是被我罚了几次款,年终奖被扣了点吗?今天我这钱就算是补偿你的!行不?”说完,他扬长而去。这次事件之后,两人的关系迅速降温,就连在大街上遇到对方也是视而不见。

2008年4月11日下午2点过后,程行勇接到家里打来的电话,说他父亲高血压发了,已经送到医院抢救,需要他签字和交手术费。程行勇急得全身冒汗,赶紧去找杨毅夫请假。杨毅夫拿出请假登记本看了看,发现他已经把上半年的请假次数都用完了,如今再要请假,必须请分管老总签字才行。程行勇急得咆哮起来,说:“我父亲现在真的有事!兄弟,你就帮我一次吧!”杨毅夫为难地说:“我虽然愿意帮你,但制度在这里,我哪里敢违背呀!”说完,他掰着手指耐心解释:“公司规定一个员工一年只能请3次事假,但你今年已经请了7次事假。我都不知道你以前请假到底是去做啥?现在我想帮你,也是有心无力呀!”

眼看套近乎不管用,程行勇急得“咚”的一声跪在杨毅夫面前,恳求道:“我父亲如今在医院里,生死不明,你做做好事吧!”杨毅夫顿时手足无措,围观的同事也劝他帮程行勇一个忙。正在这时,程行勇的手机响了,里面传来他母亲焦急的声音:“你个死人!你父亲现在躺在医院里,你还不赶快过来,你还是个当儿子的人吗?”杨毅夫一听此话,感觉事情紧急,但公司的规矩他又不敢违背,只好带着程行勇一起去找分管老总,说明情况,希望得到通融。

虽然最终假条得到分管老总的批准,但经过这么一折腾,时间已过去了近两个小时。当程行勇赶到医院时,医院已经给他父亲下了病危通知。他急忙在手术单上签字,恳求医院赶快救人。尽管父亲获救了,但程行勇对杨毅夫仍然怀恨在心。

矛盾激化:拒签请假条引发“危情”

第二天早晨,程行勇昏昏沉沉地来到公司上班。可能是前一天在医院着凉的原因,上午10点左右,他觉得自己全身无力,浑身发烫,视力似乎也开始有点模糊,迫不得已,他只好硬着头皮找杨毅夫请假,到医院就医。杨毅夫见他又来请假,以为他在装病,不耐烦地说:“我现在忙得很,你的事情等会儿再说!”程行勇尽管身体不舒服,对杨毅夫的恨意却一点没有消散,他大吼道:“老子身体不舒服,不想和你多说。今天这个假,你同意我要请,不同意我一样要请!”

春节那件事让杨毅夫心里本来就不爽,如今见程行勇这样大吼,他也怒上心头:“今天我就不同意你请假,想要签条,除非把我杀了!”同事见两人吵起来了,纷纷上前劝解。程行勇高声叫嚷着:“老子今天就是要请假,有没有你的签字条都要走,看谁能拦住我!”说完,他摇晃着身子就走出办公室大门。杨毅夫气得脸色铁青。

当天下午,躺在病床上打点滴的程行勇人突然清醒过来,他猛然意识到,照公司规定,自己应该算无故旷工了,起码要罚款200元。他开始对自己的冲动感到后悔:如今父母身体不好,自己马上要结婚,都需要用钱,这样被罚款,又让家里经济紧张了。思前想后,他决定第二天一早给杨毅夫道歉,争取补上签条,不被罚款。

晚上7点多,打完点滴刚回到家,家里来了几个探病的同事。闲聊中,程行勇得知自己走后不久,杨毅夫就去了趟公司行政部,同事推测他可能是去办程行勇的罚款手续了。顿时,程行勇的想法改变了,不禁愤愤然:杨毅夫这不是故意报复我吗?真是“人善被人欺,马善被人骑”。他不仁,我也不义,给一点颜色让他瞧瞧!

4月13日早晨,程行勇吃完早饭,径直来到一家五金店,买了一把锋利的剔骨尖刀,还特意买了一份报纸,把刀藏在报纸内,带进了公司,放在自己的座位旁。他想:这次只要自己被罚款,就怪杨毅夫,他存心跟我过不去,我就决不能放过他!

上午10点多,程行勇“果然”接到了公司的处罚通知。因为无故旷工,他将被扣200元工资。顿时,程行勇怒从心头起,恶向胆边生,抄起藏着尖刀的报纸,冲到杨毅夫面前,质问他是不是在领导面前告了自己的黑状。杨毅夫否认了告黑状的说法,解释说昨天领导突然到设计部检查,并且清点了人数,发现程行勇旷工的事,罚款之事与自己无关。然而,程行勇哪里肯信呢?两人又吵起来了。突然,程行勇抽出藏在报纸内的尖刀,朝杨毅夫挥舞过去,杨毅夫眼尖手快,迅速躲闪过去,当即大叫“救命,杀人”,同事们闻声冲过来,有的同事夺程行勇手中的刀,有的同事迅速拨打110和通知公司保安。很快,保安赶到将程行勇制服,110也随后赶到带走了程行勇。

虽然杨毅夫躲避了血光之灾,但还是被程行勇的尖刀划伤了左手的皮肤。2008年4月底,公司正式下达通知,将程行勇和杨毅夫除名。这对昔日兄弟由此形同陌路了。

小编多话:

企业都有自己的规章制度,这原本无可厚非,但这种制度如果完全忽略了人性化的因素,并且罚款超过了员工能够承受的程度,就有可能激化企业与员工或管理人员与员工之间的矛盾,甚至发生这样那样令人遗憾的悲剧。

然而,产生本文所讲述的这起憾事的原因显然并不在于此,程行勇对企业规章制度的漠视,对哥们义气的迷信和依赖,以及杨毅夫毫无原则的姑息、纵容和忍让,才是真正的祸根。它的发生告诫我们:企业的规章制度如果苛刻,作为一名普通员工,只能一边严格自律地遵循,一边通过正常的途径提出合理的建议,寻求改变和完善,以维护自身利益,切勿依仗自己跟上司有某种特殊关系,谋求特权的庇护;而作为执行规章制度的管理者,除了坚持原则以外,还应当讲究科学的方法,以情动人,以理服人。

愿职场中人以此为鉴,避免类似的憾事或悲剧发生!

上一篇:倾家荡产留不住女友变心的脚步 下一篇:浪漫分居,心中有痛难以言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