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习:让学习更有效

时间:2022-10-27 03:44:41

预习:让学习更有效

预习,顾名思义就是学生在课前的自主学习。什么年级段开始要求学生预习,不同年级段的预习要求如何体现不同,怎样才能保证有效预习?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我一直关注和思考着这些问题,并创设了以“预习卡”为载体的有效的预习方法。

一、研究背景

叶圣陶先生曾说:“预习这项规定必须是学生实做的工作。”可见预习在学生语文学习中的重要性。从小处来说,预习是课堂学习的前奏,通过预习,哪些懂了哪些没懂,会心中有数,课堂学习时就会有的放矢;从大处来说,预习是为了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独立撷取、自主学习等能力。

二、现状调查

我按不同区域、不同教龄、不同年级,选取了老师进行口头采访,并抽取了本校不同班级、不同年级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

调查后发现:教师对课前预习是比较重视的,但是大部分教师有布置无检查,对预习的要求也比较含糊。也就是说一,教师对预习的指导不够,监督不力;二,大部分学生思想上认为预习是重要的,但是行动上不重视,有应付任务的心理。而且预习方法单一,缺乏科学性和有效性。

三、我的思考

要改变预习低效甚至无效的现状,至少要做好这几个方面:1.目标要明确;2.要求要细化;3.方法要示范;4.过程要跟踪;5.评价要跟上。

四、我的做法

1.研透学情

小学中段的学生已经掌握了生字的自我读写方法,但对于文本的阅读,学生能把课文读正确通顺,但是没有概括和提炼的能力;有质疑的意识,但问题的质量不高;如果仅以“预习第X课”作为要求,那无疑会让他们陷入无目的、无条理的混乱状态。

2.解读目标

课程标准提出:第二学段在识字上要“有初步独立识字能力”的目标;在阅读教学上要“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

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我确立第二学段的预习目标如下:

课题

1.能正确认读课文中的生字,根据学到的写字规律和方法正确书写课文中要写的生字并扩词。能记下难认、难写、易错字以备交流。

2.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能说出与课文主要内容相关的有效信息。

3.通过阅读与教材配套的词语手册、同步阅读中的文章或查找资料,了解课文内容涉及的相关知识点。

3.设计预习卡

为了把预习变得便于学生操作,我把目标分化在字词预习、对课文的浅显阅读和资料搜索这三项具体的学习内容中,设计了预习卡。

4.施行预习卡

(1)教师示范。

①讲解预习流程。我要求学生通过三次课文阅读来串联整个预习的过程:第一遍理解阅读时读准生字的字音,读完后看看课后生字表,认清字形,并用自己学会的方法边抄写、边识记,在组词的过程中对生字进行再识记;第二遍体验阅读后想想课文你知道了些什么,大概讲了些什么内容,把你知道的用通顺的语句写下来,并对不理解的词、句提出问题;第三遍拓展阅读后再查查课文内容涉及的资料。

②示范如何预习。学生的预都在课外完成,对于这一步,教师无法监督,因此在操作时肯定会存在一定的混乱现象,为了保证预习过程有序,我在课内做了一次预习示范。

课文《奇怪的大石头》预习示范:

学生按照教师的引导,逐步完成了整个预习。通过示范,学生对预习的流程有了非常清晰的认识,对以后的课外自主预习起到了很好的导向作用。

(2)有效评价

在学生预习完后,教师如果不做评价,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心生偷懒之心,让预习流为形式。因此,我用三大举措确保了预习的有效开展。

①家校联手。教育孩子,本来就是家长和老师的共同责任。预习,是在家里完成的作业,因此让家长也参与到指导孩子的学习中来,发挥家长的指导、监督作用,并对孩子在预习中的表现做出评价,家长都很支持。

②生生交流。把课前十分钟作为交流预习的时间,以四人小组内合作交流的方式进行。生字的交流以字音、字形易错字为主;朗读检查可以用分小节轮读或者分角色朗读等小组喜欢的方式进行检查;课文主要内容以同学发言,其他同学相互补充、修改的形式为主;交流资料因为受时间限制以组内交流为主,小组对每个成员的预习情况进行评价。

③教师评改。教师对于预习的评价是整个预习评价中最重要也是最有效的一环。相对于小组评价而言,学生更看重教师的评价,特别是当教师的等第与小组评价有出入时,教师的评价能对学生的预习起到导向和警示的作用。

总之,使用“预习卡”进行预习,旨在让学生带着自己的收获、疑问和体验走进课堂,让学习更有效

上一篇:让朗读赋予学生真切的语感 下一篇:由贾谊的悲情人生所想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