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平面设计专业“基于工作过程”课程开发与实施保障的研究

时间:2022-10-27 02:31:49

计算机平面设计专业“基于工作过程”课程开发与实施保障的研究

摘 要 本文从基于工作过程导向课程的特点、课程开发的步骤、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课程实施的保障措施等多个方面进行了分析和阐述。

关键词 平面设计专业 基于工作过程 课程开发

工作过程是在企业里为完成一件工作任务并获得工作成果而进行的一个完整的工作程序。平面设计专业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通常是指以完成客户需求的设计与制作的任务为中心,选择典型的项目,并以完成设计和制作的任务为主要学习方式的课程模式。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教学对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使课程教学的要求与企业职业需求相一致,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以实现学校教育与就业岗位的零对接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1 平面设计专业基于工作过程导向课程的四大特点

(1)课程综合。基于工作过程导向课程以工作过程中的知识结构关系来组织课程内容。如一个户外广告设计的任务,会综合运用Photoshop图像处理、Illustrator矢量绘图等软件,与客户进行沟通交流,进行文案策划,收集相关的素材,设计广告语等多个方面。学生在设计过程中,往往要综合运用多种知识与技能来处理遇到的各类问题,这样的实践训练有利于促进学生知识的横向联系,构建综合职业能力。

(2)学生自主。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平面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目标,而创新能力的培养,要尽可能地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主动性。

(3)内容实用。平面设计专业基于工作过程导向课程的内容均是来自公司和企业的典型工作任务,教学目标中所要求的知识点都覆盖在各个设计制作任务之中,大大增强了课程内容的实用性。

(4)成果产品化。平面设计专业基于工作过程导向课程的教学成果以设计产品的形成为主,部分以制作印制的成品为最终成果。

2 平面设计专业基于工作过程导向课程的开发步骤

2.1 建立课程开发团队

建立由专业教师,尤其是专业骨干教师、行业专家、企业一线的设计师、课程专家、学校领导和企业经营管理者等组成的课程开发小组。

2.2 社会需求的调研

开发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方案,首先要开展社会需求的调查与分析,由课程开发小组共同进行市场调研。可以选取在学校所在区域有代表性的广告公司、装潢公司、影楼、印刷厂等企业,以问卷调查、走访、网络信息汇总等形式对这些企业的职业或岗位及各岗位所需要掌握的专业知识、技能及工作能力开展调查,选出各岗位典型的工作任务,以此为依据,分析并确立各职业或岗位群职业知识结构和职业能力结构。

2.3 岗位分析与工作任务的分解

加强校企合作,了解各企业的工作部门和岗位情况,如广告公司的部门由设计部、美工部、喷绘部、安装部、公关部等组成,各部门职员的工作要求是不一样的。通过收集公司、企业的实际工作任务,进行岗位分析,将岗位所对应的专业知识、技能和工作要求进行罗列和整合,编成一套完整的职责目录,并进一步对各岗位的工作职责进行分解,使之成为更为具体的工作任务。使选定的工作任务能更完整地体现预定的职业知识和职业能力目标。

2.4 将职责和能力要求转换为课程方案

对收集的实际工作任务进行教学化处理,把岗位职责和能力要求转换为课程方案,这是基于工作过程导向课程方案开发的关键。把完成一个完整的工作任务所需的职责转化为教学目标的能力要求,并将这些要求确定为若干个学习领域。按照认知规律和能力递增的原则合理安排学习领域,并把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相互穿插,重新组合学习内容,理论与实践有效融合。

2.5 开发课程的实践

(1)制定计划。学生根据教师下达的工作任务,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合作完成实施计划的制定。包括各设计任务达成的目标、工作程序、按照任务的工作职责进行合理的分工、各子任务完成的时间分配等。(2)实施计划。以小组为单位,分工合作,按照初定的工作程序,逐步完成设计和制作的任务。(3)检查评估和交流。学生完成一个项目,及时进行检查、评估和交流,其评分标准可从独立完成工作任务情况,团队的协作性、处理问题能力等方面分别制定考量的标准。

2.6 完善课程方案评价体系

“学习的内容就是工作,通过工作来实现学习”是基于工作过程课程的本质特征。所以,对工作成果即设计制作的产品的评价是衡量学习质量的重要指标,主要采取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为收到有效且全面的质量检查和信息反馈,参与评价的对象包括授课教师、学生、企业的设计师和客户等诸方面。在这里面,企业专家对学生完成的工作任务进行有效的评价尤其重要。综合评价的资料,以及多方面反馈的信息,如企业新知识、新要求,毕业生就业所反馈信息等等,及时对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方案进行调整和完善。

3 基于工作过程导向课程实施的保障措施

(1)优秀的师资是开展基于工作过程课程教学的软件保障。基于工作过程教学对教师提出了更高要求。要鼓励教师积极参加专业进修和职业技能鉴定,努力成为具有“双师”素质的教师。多途径培养教师的课程设计能力和教学能力。激励教师下企业顶岗实践,积累实践经验,认真进行职业岗位分析,设计学习领域课程方案。

(2)仿真的实训环境是开展基于工作过程课程教学的硬件保障。拓建稳定的校外实践实训基地,采用工学交替和顶岗实习等教学模式,使之成为学生见习与锻炼实习的主要场所。加大资金投入,校内实训基地可建成多个工作室,如“**广告工作室”、“**摄影工作室”等,积极为学生提供真实的训练环境,使实践教学贴近公司实际。

(3)积极开发基于工作过程导向课程体系的活教材。发挥教师团队作用,鼓励教师编写讲义,并在教学中不断完善,使之成为活的校本教材。需指出的是,讲义的内容一定要与每个课程领域所设定的工作任务相一致,接近公司设计与制作任务的情境。因设计行业更新速度之快,教师要不断吸收新的技术和信息,博采众长,融合提炼,选用典型工作任务,合理设计和组织教学内容,以此来创造有特色的活页教材。

(4)改革课堂教学模式,创新教学手段与方法。以学生为中心,以兴趣为出发点,以小组为单位,以项目为载体,采用任务驱动或引导文教学等方法,让学生参与设计制作的全过程。学生扮演员工的角色,体验岗位工作实际,熟悉工作程序,在实践中掌握知识与技能,实现预期的教学目标。

开发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以还原工作过程真实情景,使学生掌握从事未来职业工作的核心能力和职业技能是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有效途径。计算机平面设计专业采用基于工作过程导向课程的教学贴近实际,贴近行业岗位实质的特点,使岗位技能和相关技术应用能力培养有机融合在一起,是值得我们大力尝试与推广的课程改革方向。

上一篇:校长专业伦理的谱系分析 下一篇:地方高校信息类专业教学科研协调发展方法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