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中小学语文教学情境的创设

时间:2022-10-27 02:25:35

试论中小学语文教学情境的创设

【摘要】为了学生能在真实的生活情境中更好地学习和掌握语文知识,为学生创造学习情境成为了语文教师的重要任务之一。首先,通过教师讲解、师生交流、多媒体教学手段、调动学生的情感和生活体验等方式,创设语文课堂学习情境;其次,要通过家庭环境创设语文学习情境。

【关键词】学校教育 家庭教育 情境 交流 课件

语文是学习和工作的基础工具,是学好其他学科的基础。语文教学包括听、说、读、写四个方面。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中小学语文教学重点放在读和写上,教师不断给学生施压,课上尽可能地多讲,课下又布置了大量作业。不可否认,这夯实了学生的语文基础,但也束缚了学生的思维和想象力,使学生遇到问题不能独立思考,并且忽略了学生听和说的能力训练。近年来,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中小学的语文教育逐渐成为议论颇多的一个话题。

一个孩子的成长,需要多方面的教育力量,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是最重要的。我国的语文教育改革,既要注重语文基础,又要体现语文的文学性,全面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一位语文教育专家曾这样批评语文教学:学生喜欢读书却不爱上语文课,他们在作文课上文思枯竭而日记却充满灵气。多么中肯的批评!学生语文课堂和家庭学习情境的创设,正是为了学生能在真实的生活情境中更好地学习和掌握语文知识。

一、创设语文课堂教学情境

课堂不应该是教师的表演舞台,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体,教师起指导作用,为学生创设学习情境是教师最重要的任务之一。

1 教师的讲解以及课堂上的多向交流。

(1)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富有表现力和感染力的语言,能给学生们创造一个和谐、宽松的学习环境,进而形成一种课堂学习氛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情绪。教师与学生的课前谈话,以及对所学文章作者的介绍、时代背景、写作背景的介绍,就是在为学生创设情境。

(2)语文学习中需要多向交流。学生和教师的交流是最直接的。教师不但要给学生指导,还要学会倾听学生的声音。教师温和的态度、信任的声音都会给学生一个自由表达意见的、轻松愉快的学习研究环境,使他们那些闪耀着智慧火花的思想得到释放,体现出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性。

2 利用录音机、幻灯片、多媒体等课件为学生创设情境。随着社会经济科技的发展,现代教育发展水平也不断提高,以计算机为代表的现代化教育工具,是集合了录音机和幻灯片的优点于一身的视听教学工具。无论是城市还是农村的孩子,现在很少有机会见到沙漠,没见过就很难想象这种北方旷远荒凉的景象。多媒体课件,它能传递语言无法描述的画面,它能更生动、更直观地把学生带入诗歌的情境,使其如临其境、如见其物。当然了,美景背后的寂静世界,还要教师的讲解和指导。

3 设置一个学生可以亲身体验的情境。在一段时期的语文教学中,为了提高升学竞争力,教师和学生把精力集中在对基础知识的学习上,忽视了口语交际教学。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口语交际教学被重视起来,听、说、读、写已成“四足鼎立”趋势。

一个语文的学习情境有多重要,多半体现在在口语交际和写作教学中。一节口语交际课,老师让学生们以“搭积木”比赛为话题进行讨论。教师给学生们创设了一个比赛情境,学生们可以亲身体验比赛的气氛,并且站在不同的立场上,从多个角度、多个层次上进行讨论、交流。它能更好地促进学生主动性、创造性和民主平等精神的发展,对学生理解尊重同伴、平等地接纳他人、宽容差异,都有明显的作用。

二、家庭对学生的影响

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单靠学校、靠课堂内的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孩子最早的老师就是父母,家庭对孩子的影响最为持久而广泛。

父母为孩子创设学习情境是最容易的、最广泛的、最有效果的。比如家庭中的小宴会,父母可以让孩子发言,说说家人一起做过什么事或见到什么现象,家长鼓励孩子发表意见等都可以引导孩子学习如何恰当运用语言。家长要为孩子创设学习情境,还要改变除了学习,其他什么事都一手包办的现状。我国教育理论家杨贤江指出:“教育的起源只是与社会的生活过程、物质的生产关系有密切联系的,而且以这种现实的社会经济生活为基础……教育的发生,就植根于当时当地人民实际生活的需要……自有人生,便有教育,因为自有人生,便有实际生活的需要。”让孩子们动手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孩子们通过自身的需要主动地学习,随学习能力的不断提高,会使学生不断地获得成功的喜悦,进而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还能使他们减少自己的娇气,强健自己的体魄,把固有的天分充分发挥出来。

苏霍姆林斯基也说过:“只有让学生不把全部时间都用在学习上,而留下许多自由支配的时间,他才能够顺利地学习。”孩子是一个自由的个体,要给他们一些独立支配的空间,让他们学着与人交往,学着主动学习,使其在生活中感受知识的意义,在学习中品味知识所蕴含的智慧,进而建构起自己的知识结构和心灵世界。

上一篇:浅谈演示实验在物理教学过程中的运用 下一篇:让文化教学走进英语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