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困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

时间:2022-10-27 01:46:48

贫困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

[摘 要]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高校贫困大学生就业问题越来越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文章对我国高校贫困大学生就业现状及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通过社会、政府、学校、贫困大学生自身等多方面共同努力,来解决高校贫困大学生就业问题。

[关键词] 高校贫困大学生;就业现状;就业对策

[基金项目] 河北省科技计划项目,编号:13456214D; 2013年河北省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编号:SD132002; 河北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编号:2012GJJG103; 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编号:HB12GL007。

【中图分类号】 G647.3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4244(2013)10-141-2

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到来,大学毕业生就业难问题成为整个社会关注的重点难点问题。尤其是贫困大学生就业问题表现更为突出。他们家庭经济条件差,社会资源少,就业路径窄,实现就业的难度大。贫困大学生能否顺利就业既关系到贫困生个人发展,又关系到校园的和谐建设,也关系到社会的和谐稳定。贫困生就业问题的研究,己成为新时期高校就业工作的新课题。

一、贫困大学生的就业现状

伴随着高校的扩招,大学毕业生迅猛增长,2012年突破670万。加上近年来未就业的毕业生,目前待就业毕业生人数超过1000万,在如此严峻的就业形势下,贫困大学生面对着就业难和家庭经济条件差的双重压力,要付出比别人更多的辛苦和努力才能获取相对公平的就业竞争权利。

(一)就业形势严峻,就业率偏低

我国高等教育精英化向大众化过渡过程中,贫困大学生就业压力更大,困难更多。随着毕业生人数不断增多,大学生就业市场由卖方市场转为买方市场,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用人标准更加苛刻,本来专科生就能胜任的工作,他们非本科生不用;本来本科生能够胜任的工作,他们非研究生不用。同时,在性别、特长、爱好、身高等方面也提出了新要求,这对贫困大学生来说更加不公平,造成贫困大学生就业率普遍偏低。

(二)综合能力差,竞争获胜难

贫困大学生大多数生源地在偏远地区农村,家庭收入低,生活条件差。他们上大学前的基础教育环境、条件就落后于非贫困大学生,造成他们知识面窄,见识少、性格内向,社交能力、表达能力、动手能力差,同时,由于生活环境、经济条件造成的个人阅历的差异,在日常学习、生活中,部分贫困学生产生自卑心理,自暴自弃,甘拜下风。这样在就业岗位竞聘过程中,缺乏自信,畏手畏脚,缺乏竞争力难以获胜。

(三)就业门路窄,心仪岗位少

多数贫困大学生家庭祖祖辈辈都是土生土长的农民,经济条件差,社会关系少,他们就业既不能靠父母也不能等关系,只能靠自己真才实学的本领、勤奋好学的干劲和吃苦耐劳的精神。他们没有太多依靠、没有捷径可走,在就业岗位竞争中,由于他们社会资源少,就业路径窄,招聘信息缺,找到一份理想的工作要比非贫困大学生付出更多艰辛和努力。

(四)就业投入低,找理想工作难

随着就业竞争不断加剧,求职成本也越来越高。贫困大学生为了节省开支,被迫放弃各种专业技能的培训,计算机等级考试,英语等级考试,甚至放弃了升本、放弃了考研。这些本来是就业的一些资格、条件或路径。贫困学生为了节省开支,而失去了这些竞争的筹码。致使他们就业选择范围更窄,实现理想就业更难。

二、解决贫困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对策

贫困大学生就业问题是社会的一个大问题,科学有效地解决好这个问题应该依靠政府、社会、学校和贫困生自己的共同努力。

(一)社会方面

贫困大学生就业问题是一个社会性问题,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关注和参与。首先应加大社会媒体对贫困大学生就业现状进行宣传报道,让社会各界了解和关注贫困大学生的需要。从而得到社会多方支持,建立多元化的贫困生资助体系。如:设立贫困大学生就业专项奖学金,通过一切可以利用的途径,积极动员社会各界力量参与募捐,吸引国外企业、慈善机构、教育基金参与贫困生就业资助活动;吸引有名望、有地位的校友帮助母校贫困学生开展募捐活动。加大社会力量参与的广度和深度,使高校贫困大学生资助体系健康有序发展。其次,高校还要积极动员企业对贫困大学生实行对口支援,鼓励企业利用自身优势,为贫困大学生提供对口工作岗位,与贫困大学生在入学时就签订就业意向书,帮助贫困大学生解决实习和就业问题。社会各界还可以为贫困大学生提供就业指导、岗前实习、职业技能培训等

(二)政府方面

贫困大学生属于大学生中的弱势群体,他们在经济条件、专业基础上都无法同普通院校学生相比,因此,在就业问题上,国家在制定政策上,要有所倾斜。首先,政府在经济上对贫困大学生给予大力资助,使他们不再由于生活贫困而影响学业。其次,在就业政策上给予倾斜。如在公务员考试中,为贫困大学生留有定向名额,鼓励他们到贫困地区、边远地区就业。第三,政府建立贫困大学生创业专项基金。鼓励他们发挥专业优势进行创业。第四,国家积极鼓励企业聘用贫困大学生,对于聘用贫困大学生的企业,按照用人数量给予减免税费。近年来,我国政府及相关部门已经建立了多种途径和措施,加大了财政、金融支持力度,帮助贫困大学生完成学业,顺利就业。2007年,国家出台了为贫困大学生发放国家奖学金和国家助学金政策。2007年8月国家又颁布了贫困学生学费、住宿费生源地助学贷款政策,这些政策不但为贫困大学生完成学业提供了重要保障,同时也保证了高校资金的良好周转。

(三)学校方面

学校是贫困大学生的直接接触者和教育者,在解决贫困大学生就业问题中,学校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首先,高校要加大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要从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入手,培养社会急需的专业人才。在深入社会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大胆调整专业结构,开设特色专业,满足社会急需的紧缺人才。其次,加强就业指导,多渠道为贫困大学生就业提供服务。高校要帮助贫困大学生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开设就业指导课程,提供就业招聘信息,形成一套多渠道、全方位的就业服务体系。其三,加强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高校要设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专门机构,多形式、多渠道、常态化开展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四)贫困大学生自身方面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实现,人才供需匹配问题及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将是未来长期存在的问题。贫困大学生多数来自我国西部不发达地区及偏远农村,他们从小就受农村传统守旧思想影响,希望通过上学这条途径跳出农门,出人头地,衣锦还乡。他们对未来职业期望值都很高,不愿意回农村老家就业,一心期盼留城市就业。这种保守、传统、守旧的就业观念,脱离现实,不能顺应时展要求,只能使贫困大学生实现就业难上加难。贫困大学生应该了解和分析当前就业形势,紧随时代步伐,转变就业观念。实事求是地分析自己,根据自己的性格、特长、专业及爱好,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敢于到艰苦的地方去,敢于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

三、结束语

贫困大学生就业问题,是一个社会问题,需要社会方方面面的共同努力解决。贫困大学生是社会的一个独特群体,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具有重要的影响,解决好贫困大学生的就业问题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需要。我们相信,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的不断提高,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贫困大学生就业问题将会引起更多的关注,必将得到有效解决。

参考文献:

[1]朱理哲,邹超荣.贫困大学生就业难的现状及对策[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208-210.

[2]孙玉贤,朱廷.甘肃省高校毕业生就业现状调查[J].发展,2010,(06):29-30.

[3]夏建军,郭飞.对新形势下高职生就业问题的探究[J].职教论坛,2011,(35):133-135.

作者简介:夏建军(1967-),男,汉族,河北蔚县人,河北北方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上一篇:正义的不可或缺性 下一篇:我国专利侵权行为立法缺陷及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