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中数学教学中的课堂互动

时间:2022-10-27 01:37:31

浅谈高中数学教学中的课堂互动

摘要:高中数学课堂互动话题近年来备受关注,随着新课程标准的改革实施,通过师生交流来促进高中数学课堂互动教学已逐步提上日程。新教学观也指出,教学过程不是单向的纯粹授予,而是双方共同探讨学习进步的动态交流过程。为改善目前高中数学教学现状,笔者在此分析了如何更好地开展课堂互动实践,实现四十五分钟效益最大化和师生的共同发展。

关键词:高中数学;课堂互动;师生交流

课堂互动的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主体,能够提高学生自主创新能力和发散思维能力,活跃课堂,达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这对于高中数学教学来讲具有创新性和挑战性,是一种促进师生交流、改善师生关系、提高教学质量的新型途径。现今在实践方面仍具有一定的困难,下面笔者就提出了一些实施方面面临的挑战和应对挑战的策略方法,以供各位教育同仁交流切磋。

一、课堂互动的影响因素

1.中国自古以来就有虚心求教的低调心理

中国讲究尊师重教,在做学问方面向来比较低调,表现欲低,造成了现今学生在课堂上以听为主的被动形式,表现为生怕出错而不愿意发表自己的看法见解,不愿意与人分享交流经验,宁愿在课下悄悄问老师是否可取,也不愿意在课上大胆发表观点同大家讨论。这是课堂互动难以进行的致命之伤,只有改变中国高中生的作怪心理,才能实现师生间课堂互动交流的良性循环。

2.高殊阶段的制约

高中数学在整个高中阶段可谓一场重头戏,许多学子拜倒在数学脚下与自己心仪已久的理想大学失之交臂。基于这样特殊的阶段,对于高中数学教学来说,应试教育的模式、高考的压力、课程的进度、学生的掌握速度都在无形之中制约着高中课堂互动这一新型教学模式。它的实践需要大量的时间进行实践和师生长久的配合以此达到课堂兴奋点才能算是成功的互动,否则只是作秀的课堂代表。

3.学生参差不齐的数学水平

目前讲求教育公平,不得设立实验班、普通班等特殊分班,保护学生的自尊心,但殊不知这样给高中数学教学带来的困难正逐步显现。优秀生和差生的接受知识的速度不同,教师为了照顾中等靠后的学生必然会减慢教学进度,优秀生对课堂缺乏兴趣,会去思考自己认为不曾掌握的内容,很难达到互动课堂的共鸣,甚至引发了成绩的两极分化,优胜劣汰反而更伤害了差生的自尊,扭曲了教学的原在意义。

4.教师自身的原因

一些教师对新型教学不适应,怕完不成教学任务而不愿意耽误时间给学生自己思考,直接采用传统的“填鸭式”教学一贯到底;一些教师为了课堂活跃度的过关,采取提前和学生打好招呼的自欺欺人式互动,表面上热闹光鲜,实际学生并没有充分调动自己的创新思维能力,而是按照教师提前给出的惯性思维进行互动,长此以往真是害人害己,扼杀了中国教育的新生力量。

二、高中数学课堂互动实践实施战略

1.改变学生心理,增进师生交流是课堂互动的基础

高中是一个特殊的敏感时期,学生情绪波动大,心理的变化令人捉摸不定、良好的师生关系不仅仅可以拉近彼此距离,使枯燥无味的课堂多一些温馨,同时也是课堂互动的必要条件之一,会让学生觉得教师亲切可爱、平易近人,时刻关注着他们的思维进度,能平等享受教与学的乐趣,如此学生才愿意在教师面前大胆表现。这种传染性的传播会带动课堂气氛,为师生间的互动交流奠基。

2.互动环境和教育制度应有所转变

当下教育制度提倡减负和素质教育,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着重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动手能力,要求学生在实践中收获更多的经验。数学源于生活,又反作用于生活,数学学习目的不仅是应对高考,更是将其应用于生活中,把数学问题生活化,联系自己的切身利益,把自己作为生活学习的主体,体验大家都关心的发生在身边的数学故事,真正融入互动的过程。

3.教师有所突破,开展新形式教学方案

在教学上享受成功需要教师长久的努力,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方面舍得花时间去钻研创新和突破,只要找到适合自己的教学方式,接下来就是效益的回报。可能在此期间会花费大量时间,但教育之路就是要求教师不断地探索突破固有的传统教学。近年来开展的兴趣小组、建模小组都是教学界开辟的新模式、新思路。

4.学生要端正态度,积极配合

学生也要积极地配合教师教学模式的转变,始终把自己作为学习的主人、课堂的主力,而不是被动地吞噬教师准备好的知识,要亲自动手、动脑实践,参与探索求知的互动过程,充分拉伸自己在自主学习方面的各种能力,把课堂变成自己驰骋的天地,实现自身素质和能力的全面发展。

《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规定:鼓励合作学习,促进学生间相互交流、共同发展,促进师生教学相长。要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取得成绩,需要师生双方共同合作配合,需要教师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动手实践,交流共享,实现双赢。课堂互动可以开发学生潜能,满足学生求知欲、表现欲,把潜在的能力变成实际应用能力,让他们自由发表见解,把自己纳入问题之中,从不同角度分析解决问题,为以后步入社会,成为主人翁处理大量信息积累经验。高中数学要求一定的理性思维性和逻辑性,实实在在参加每节课的互动可以有效地培养自己的逻辑思维,延伸自身的人格魅力,做新世纪创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

1.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2.

2.曾琦.学生课堂参与现状分析与对策――对学生主体参与观的思考[J].山西:教育理论与实践,2003,8,43-46.

3.钟启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M].上海:华东师大出版社,2001:209.

4.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5.

(作者单位:江苏省泗洪中学)

上一篇:语文教学如何发挥多媒体的功效 下一篇:语言训练要重视语感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