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难与用工荒

时间:2022-10-27 01:25:58

就业难与用工荒

在中国人眼中,没过正月十五就还是新年里。可此时就业与用工话题已火得冲淡了年味。这不,前几天跟弟子们相聚议论就业,领导批来的材料几乎都是关于大学生和农民工就业问题,媒体上的新闻不少是大学与企业招聘会的消息。今晨打开互联网,一则《高考理科状元毕业四年流浪街头》的长篇报道再次冲击着我。

一方面是大学生就业难,一方面是企业用工荒。问题出在哪儿?此问题相当复杂,简言之,根本原因是劳动力供给与需求的结构错位。且听细细分解。

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有多方面。一是大学毕业生多了。自1999年实行大规模扩招以来,我国的大学教育已由精英教育转为大众教育。据统计数据,2002年高校本专科毕业生为 133万人,而2003年激增为187万人,2012年则高达624万人。二是大学生的就业观问题。大多数人还是想端着“铁饭碗”,要么进政府机关和事业单位,最起码也要是个国有企业,要么到高收入的外企和民企,其余不予考虑。三是学用对口问题。从高校办学层次来说,都一味地追求提升层次而忽视提高质量,专升本、二本变一本、设研究生院,而恰恰忽视了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层次。当前最缺乏一线高级技工人才,而这恰恰是许多高校看不上或想方设法抛掉的。从专业设置看,大家一哄而起办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文秘与公关、市场与营销等“热门专业”,但又缺乏实力、没有特色,自然不好就业。四是性别歧视和拼爹现象导致就业中的严重社会不公。女生就业难、农村学生就业难问题近年来不仅没有改观,而且有愈演愈烈之势。

与此形成明显反差的是企业的用工荒。哪些企业出现了用工荒呢?主要是制造业,类型以中低端劳动力密集型企业为主,区域主要在沿海地区,缺的主要是熟练工人。对这些岗位,本科及以上毕业生自然是看不上的,专科及中技生不少又因学用差距大干不了,这些岗位劳动力的主要来源是新生代农民工。这些二、三十岁的初高中毕业生与他们的父辈完全不同,他们对工作条件有选择,对待遇有较高要求,希望能融入城市并享受与其他市民一样的基本公共服务和城市生活方式,而这些又正是当下城镇化的短腿。加之中西部地区的发展机会增多以及考虑交通等因素,愿意在家门口找工作的人越来越多了。

从发展趋势看,中国经济还会保持若干年的较高增长速度,所谓人口红利呈逐渐消退之势,第三产业还需大的发展,农业现代化也需要大量有知识的新型农民,因而总体来看就业的供求矛盾不应该太大。问题的关键是努力消除结构性矛盾,大学要对人才培养思路来一个大调整,政府要强化就业培训力度并调整培训方式,大学生要彻底转变就业观念。

眼前破解大学生就业难的一个有效办法是,政府可在农村设置服务于教育、卫生、文化、社会工作的岗位,一方面可有效解决农村公共服务人员不足问题,同时也能使大学生得到锻炼。以此作为“就业缓冲区”,优秀者可优先录用为公务员和事业单位职工。解决用工荒需要政府和企业联手整合培训资源,加强人才供需信息平台建设。

上一篇:去新西兰越野跑 下一篇:政府以小崩溃换来大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