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趋紧货币政策下企业筹资风险及应对措施

时间:2022-10-27 12:08:11

试论趋紧货币政策下企业筹资风险及应对措施

摘要:2011年以来,国家信贷政策持续紧缩,致使企业筹资难度及融资风险日益加大,所有企业或多或少的面临筹资风险,利用杠杆作用,企业运用筹资风险得当可以为企业带来收益,控制不当可能会给企业带来损失。本文从筹资风险的产生原因入手进行分析,重点探讨了筹资风险防范的应对措施。

关键词:货币政策 筹资风险 应对措施

一、企业筹资风险概述

筹资风险又称财务风险,它是指企业因借入资金而给财务成果带来的不确定性。大多数企业筹资的目的是为了扩大生产规模,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有效利用资金降低资金成本,从而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的目标。但由于市场形势的变化,企业决策失误,筹得资金的使用效益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由此产生财务风险。

二、筹资风险的成因

企业筹资过程中的风险多种多样,从来源和成因上来看分为企业内部原因和外部原因两个部分,要完善企业筹资管理,必须对内外部的筹资风险有全面的了解,才能结合实际情况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筹资风险的内因主要包括:筹资方式选择不当;负债规模过大,资本结构不当;负债的利息率不当;负债期限结构不当;资金获利不稳定。 筹资风险的外因主要包括经营风险;资产的流动性和预期现金流入量风险;金融市场风险。

三、筹资风险的防范

分析筹资风险成因的目的,就是要在明确其发生规律和程度的基础上,采取科学的应对措施及时加以规避或防范,从而确保企业经营过程中理财的安全性。

(一)正确选择筹资方式

企业的筹资方式可归为两大类,即负债筹资和股票筹资。一般来说,负债筹资资金成本相对较低,利息税前支付,但偿还风险表现为能否及时还本付息。股票偿还风险相对较小,股票偿还不存在还本付息的问题,但是股票筹资的利息须税后支付,资金成本相对较高。

(二)正确把握筹资经营的“度”

建立财务“预防”机制,正确把握企业负债经营的“度”。企业在进行负债决策时,应考虑企业负债的最大限额和企业当前及长远的偿债能力。构建企业企业风险预警机制,要分析企业负债的情况,首先,利用负债经营的杠杆作用,使企业获得负债资金效应,降低资金成本,有效化解矛盾,提高权益资本收益水平。其次,负债经营可以在短期内筹得资金,添补企业资金不足,保证企业健康发展,增强企业实力。第三,负债经营可能为企业带来较大的风险和面临破产的危机。

(三)研究借款利率、合理安排筹资

当借款利率处于较高水平或处于市场加息时期,应尽量减少筹资,对必须筹集的资金,应随着宏观经济政策的基调,尽量与银行沟通采取浮动利率的方式。当利率处于较低水平时,筹资较为有利,还应考虑筹资规模的限制。当筹资不利时,应尽量减少筹资或仅筹措经营急需的短期资金。当利率处于加息时期,应根据资金需求规模筹措中长期资金,充分考虑融资渠道与融资方式,采用固定利率的方式来获得较低资金成本的借款。

(四)合理安排筹资期限

按资金使用期限的长短来安排和筹集相应期限的负债资金,能较有效的规避风险。企业应采取适当的筹资政策,即尽量采用净资产和长期负债来满足企业长期流动资产及购建固定资产的需要,并严格监控资金去向,防止资金断链。

(五)优化企业资本结构

适度的资本结构是指在企业可接受的筹资风险以内,采用总资本成本最低的资本结构。这个适度的筹资风险可以用短期负债和长期负债的比例来表示。确定适度资本结构,最首要的问题是确定适度的负债数额,保持合理的负债比率,以达到风险与报酬的最优组合。

(六)保持和提高资产流动性

企业的偿债能力高低取决于其债项总额及资产的流动性。企业应当根据自身的需要和生产经营特点来决定流动资产规模,但在某些情况下可以采取相应措施提高资产的流动性,尽量降低资金占用额,努力缩短生产周期,提高产销率,减少应收款项,提高企业的盈利水平。

(七)合理利用金融市场、采用先内后外的融资方式

内部融资是指企业通过产生留存收益和计提固定资产折旧、无形资产摊销等资金来源而增加的资金来源,企业根据自身形势,应谨慎考虑先内后外、先债后股的融资顺序。自有资金来源越充足,企业的财务根基越稳固,对抗财务风险的能力就越强。

四、结束语

企业筹资活动是一个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起点,在瞬息万变的市场条件下,企业不可避免的会产生筹资风险。本文主要从筹资方式选择不当、负债规模过大资本结构不当、负债的的利息率、负债期限结构不当等方面来解释筹资风险成因。企业应加深对筹资风险的理解,充分考虑筹资风险的影响,掌握和学习防范筹资风险的措施,使之在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中发挥出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曹星编著.企业筹资风险的成因和防范.科技创业月刊出版社.2010年出版

[2]刘根虎.企业的筹资风险与控制.辽宁经济.2008(7)

[3]闫福晟.浅谈企业筹资风险与防范对策.现代商业.2008(35)

上一篇:浅析国有大型通信企业现金流管理 下一篇:试论如何加强国有建设项目资金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