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语文教学中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

时间:2022-10-27 11:55:26

在语文教学中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

摘要:新课程改革提出:在语文教学中要正确处理好教师的主导地位与学生主体地位的关系。要提高语文教学效率,就要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其主体作用,这是语文课堂教学改革的重点,也是时展的需要。教师要改变“填鸭式”的传统教学,尊重教育规律,深入研究如何来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本文就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谈了几点浅显看法。

关键词:语文教学;学生;主体地位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07-0182-02

一、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

每个学生都希望得到老师的认可,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是落实学生主体地位的前提,现代社会提倡民主,教师要改变传统的观念,树立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学生的思想,在教学中要及时、经常与学生进行沟通,用爱心去关心帮助每一个学生。特别是现代的小学生,大部分都是独生子女,是爸爸妈妈的心肝宝贝,认为自己是家里的主角,教师可以适时把讲台让给学生,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让学生上台展现自我,如:板演、自我介绍、实验、归纳总结等。

二、激趣设疑

传统的教学都是以教师为主体的“填鸭式”教学,这样的灌输式教学已经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语文课堂中要激发学生的兴趣,就要善于设下疑问,问题经过精心设计,引导学生去思考、解决,让学生觉得自己是学习的主人。如:教学《向往奥运》一课时,我设计了这样的问题:“2008年奥运会在我国首都北京举行时,你的心情怎样?”马上有学生回答:“无比高兴、激动!”为了导入课文,可以接着提问:“你为什么有会这样的心情呢?”有的说:“因为我是一名中国人,我们国家的首都能够举办一次奥运会,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事情,我当然高兴、激动了。”我进一步引导说:“有关奥运会的知识你们知道多少呢?了解多少奥运健将呢?就让我们来学习《向往奥运》这篇课文,进一步了解一些奥运的知识。”通过这样的设疑引入,学生学习兴趣高涨。在结束课文时,还可以布置这样的问题:“如果你是一名记者,在采访2008北京奥运会时,你最想采访谁,你想跟他说什么?”课后给学生留下思考的余地。当然,激趣设疑也不能走向极端,所有的问题都必须经过精心的设计,难易要适中,要有实效性。

三、顾全大局

有一部分教师在上课时,经常只盯着“优等生”来进行提问,而忽略了潜能生,如此下去,这些潜能生觉得他们不是学习的主人,认为老师在给“优等生”上课,而“潜能生”只是来凑热闹的,头脑也就开始开小差了,这样如何来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呢?在课堂上,所有的学生都是平等的,不能因为“潜能生”回答不全面、不正确,暂时与老师配合得不默契而剥夺他们参与学习的权利。因此,教师对待学生要一视同仁,不论是提问还是讨论问题,都应该要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四、教无定法

教师教学的方法应该是形式多样的,不能拘于一格,可以听、说、读、写结合,甚至可以唱。刻板单调的教学没有新意,如何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呢,更谈不上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了。在教学课文时,有时可以分角色朗读,有时可以让学生表演等等。如:教学《穷人》一课时,课文末尾渔夫和桑娜两人的对话就可以引导学生分角色朗读,不但可以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更能让学生身临其境,体会当时渔夫和桑娜的感受。再如:教学《我的一家》的写作,可以由学生推荐三个学生进行话剧表演,教师对“爸爸、妈妈、儿子”三个形象做具体要求:勤勤恳恳、热爱家庭的爸爸,爱打扮、爱唠叨的妈妈,诚实、聪明的儿子,学生表演热情高涨,观众也看得津津有味,而且学生的写作兴趣得到激发,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五、及时、适当评价

“孩子是表扬出来的。”这句话形象地写出了孩子的天性。每个孩子都希望得到老师的表扬,哪怕是一个眼神、一句鼓励的话,都会在孩子成长的道路上留下深刻的印象,使他们自信心大增,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来。如我们班有一个学生是公认的调皮捣蛋生,这个学生平时不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学习呢,也不用心,成绩自然提不上去。刚接手时我也觉得特别棘手,后来,我仔细观察,发现这个学生热爱劳动,且特别大胆。于是,我让其担任班级的劳动委员,没想到他竟把班级的卫生管理得周周都被评为学校的“卫生先进班级”。我经常鼓励他,他在课堂上发言也积极了,虽然每次的回答都不是非常全面,但我总会及时地给予补充、鼓励。他在发言中得到表扬,自然而然也就喜欢上老师了,喜欢上老师也就喜欢上老师所教的学科。因此,教师在语文课堂中对学生回答的误差不要“恨”得咬牙切齿,这只会让学生产生恐惧感,望而却步,又如何谈得上让学生主动参与。当然,欣赏和鼓励要实事求是、因人而宜,不能一心为了讲究鼓励而搞奉送式的激励。

六、注重实效

有的教师认为让学生合作讨论、动手操作就是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了,片面地追求让学生表演作秀,课堂气氛是非常活跃,课堂上吵吵闹闹的,这样的活动变成了形式性,不注重实效,一节课下来教学效果令人担忧。我就听过这样一节公开课,教师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在讨论时,不注重学生的纪律,学生有的是在讨论,然而坐在后同学有的竟在讨论待会儿下课后要玩什么游戏,试问学生这样的参与算落实其主体地位吗?在语文课上,开展活动是落实学生主体地位的方法,不是最终的目的,不能搞形式主义,教师要深入研究教材,结合实际情况,确保活动的实效性,从而提高语文课堂的教学效率。

总之,作为一名第一战线的教育工作者,要转变教育观念,深入研究教材,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引导学生学会思考、创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去,真正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上一篇:和谐校园是和谐社会的重要体现 下一篇:提高家长素质 增强育人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