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基层医院手术室的感染控制

时间:2022-10-27 11:37:15

浅谈基层医院手术室的感染控制

手术室是外科手术治疗和急危重患者抢救的场所,人员流动性大,是高风险的科室。手术感染就会给患者造成伤害,轻则延长住院时间,增加住院费用。重则手术失败,甚至危及患者的生命。加强手术室感染控制是手术室安全管理的重要工作。本科从以下几个环节加强管理,有效控制了院内感染的发生。

1 加强对手术室人员防染知识的培训

利用晨会和业务学习时间,对全体人员进行防染知识的培训,并定期考核,对新入科人员培训并考核成绩合格才能上岗。对科室的保洁人员也要加强教育和培训,通过学习和培训,提高了全体人员的防染意识和无菌观念,提高了洗手的依从性。加强了生活垃圾和医疗垃圾的分类管理,尤其是手术室的感染性垃圾的处理更加规范。

2 加强对环境的管理

对保洁人员工作加强检查和监督,每天早晨湿式清扫手术间,包括所有的面,(地面,桌面,无影灯,器械台面等),清洁干净后紫外线消毒至少60 min。紫外线灯管每周用95%酒精擦拭清洁并定期检测,严格落实紫外线使用登记,使用接近1000 h或强度低于70 μW/cm2及时更换。每一台手术结束及时清理手术间,用含氯消毒剂500~1000 mg/L擦拭地面和床面,桌面等,连台手术中间要用紫外线消毒至少30 min。每周手术间大清理一次,包括所有物品,墙面,地面,门窗抽屉内外等。

3 加强对手术人员的管理

严格按手术申请单上医生的名字上手术,包括实习及进修人员,严格控制手术间的人数,巡回护士认真负责,严格管理。控制手术间人员的不必要的走动。护士术前准备要充分,手术间门要关闭,参观手术的人员要与手术人员间隔至少30 cm,其他无关人员不准随意出入手术间。手术时间超过6 h及时加盖无菌单,超过4 h及时更换无菌持物钳或镊及容器,术中有违背无菌原则的操作要及时制止。器械护士熟悉手术步骤,熟练配合手术,术中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区分清无菌区和有菌区,污染器械及时交与巡回护士,防止污染器械台和或误当无菌器械使用。患呼吸道感染或有皮肤感染的医护人员不准上手术。所有参加手术的人员严格外科手消毒。

4 加强对手术器械的管理

手术器械彻底清洗是保证灭菌效果的重要环节。术后及时清洗手术器械。严格执行清洗消毒技术规范,按照手工清洗酶洗机洗干燥等步骤清洗。有条件的医院最好是建立消毒供应中心,统一清洗灭菌规范管理。腔镜手术器械一定注意腔隙清洗干净,注意术后及时清洗,用毛刷彻底清洗腔隙,能拆开的部位尽可能拆开彻底刷洗干净。用高压水枪彻底洗涮干净,彻底清洗干净是消毒灭菌的根本,腔镜用低温等离子灭菌器灭菌处理,能耐高温高湿的器械用高压灭菌器彻底灭菌,手术用骨钻术后及时用专用清洗剂清洗干净,然后灭菌处理。外来手术器械有详细的使用登记,一切植入物要严格检查合格证并登记清楚并严格检查灭菌效果。

5 加强各项检测

每月定期对手术间空气,物品表面,手术器械,手术人员的手进行检测,高压灭菌器每周生物检测和每锅次BD测试。每月对紫外线灯管强度检测。这是控制感染的重要环节,手术室及时和防染办交流信息,对存在的不足及时采取整改措施。严格控制环境中细菌菌落数,普通手术间≤200cfu/m3。

6 合理使用手术间

安排手术一定看术式,是否是感染手术,无菌手术安排在无菌手术间,感染手术安排在最外侧感染手术间,有可能感染的手术安排靠外侧一般手术间,连台手术先安排无菌手术再安排感染手术,同一个手术间不能同时安排无菌和感染手术。特殊感染如乙肝,丙肝等手术器械按先消毒后清洗再灭菌的原则处理。

7 患者的管理

术前访视时交代患者洗澡,尤其手术部位的皮肤彻底洗干净并备皮。备皮时注意防止划伤皮肤,保证皮肤的完整性。患者进入手术间,注意对患者保温。保持手术间温度22℃~25℃,休克患者注意保暖,尽力缩短等待手术时间。血糖高的患者注意术中控制血糖。

8 物品的使用管理

术中尽可能使用一次性无菌物品,如一次性吸氧面罩,一次性麻醉面罩,一次性麻醉呼吸回路,一次性引流袋,一切无菌物品使用前要检查有效期。重复使用的设备要消毒,如麻醉机、监护仪袖带、气压止血带等。

上一篇:作业流程重组在静脉药物配置中心的应用实践 下一篇:不同手术方法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的效果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