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立学院财务管理体制研究

时间:2022-10-27 11:32:11

独立学院财务管理体制研究

【摘要】 随着办学事业的快速发展,独立学院在财务管理中暴露出一些问题亟待解决。独立学院应在政府部门出台的相关制度框架内,落实法人财产权,建立法人治理结构,明确经济责任制,健全预算管理体制,规范会计核算制度,加强成本核算,强化资产管理,尽快完善财务管理体制,以促进独立学院办学事业更好、更快发展。

【关键词】 独立学院; 财务管理; 预算管理; 成本核算; 资产管理

近年来,高校与社会组织、个人共同出资举办的独立学院发展迅猛。根据教育部2009年公布的《2008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数据统计,截至2008年底,全国2 263所普通高校中本科院校 1 079所,其中独立学院322所,占普通高校的14.23%,占本科院校的29.84%,独立学院已占到普通本科院校的三分之一。独立学院新兴的办学模式即区别于传统公办高校,也不完全类同于民办教育机构。在独立学院迅速发展的同时,需积极探讨与之适应的财务管理模式,完善财务管理体制,以促进独立学院这一特殊的法人实体更好地发展,优化高等教育结构和教育资源配置。

一、独立学院办学模式特点

研究独立学院财务管理体制,首先必须从独立学院办学模式特点出发,结合实际探索符合独立学院自身发展的财务管理模式。独立学院是一种新兴的普通高等教育办学模式,与传统公办高校财务体制相比,主要特点表现如下。

(一)产权性质

根据国家教育部26号令《独立学院设置与管理办法》(以下简称“26号令”)规定,独立学院投资主体包括普通高校、非政府组织及个人,投资资金为非财政性经费,属公益性独立法人。普通高校投入为学校名称、知识产权、管理资源、教学资源等,社会组织或个人投入为资金、实物、土地使用权等。从产权角度分析,独立学院存续期间对投资者投入、社会捐赠等方式形成的资产拥有独立的法人财产权,趋同于两权(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的现代企业制度。

(二)收益分配机制

根据《高等学校财务制度》(财文字[1997]280号)规定,公办高校专项资金年度结余结转下一会计年度继续使用;经营收支年度结余除弥补以前年度经营亏损外并入学校结余;事业收支年度结余按规定提取职工福利基金后,剩余部分作为事业基金并入学校结余,用于弥补以后年度收支差额。教育部26号令规定,独立学院出资人可以从办学结余中取得合理回报,并按规定享受税收优惠政策。独立学院是公益性法人,但投资者可以从办学结余中取得合理回报,使独立学院财务体制不同于公办高校,也不同于民间非营利组织和企业。

二、独立学院财务管理现状

(一)会计核算制度不统一

由于独立学院特殊的产权性质和收益分配机制,当前尚无合适的会计制度可供直接使用。公办高校目前使用的《高校会计制度》只注重收支核算,固定资产采购一次性形成支出,无形资产一次性摊销,并不适合独立学院直接使用。同样,《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适用于不以营利为宗旨和目的、资源提供者不取得经济回报和不享有所有权的会计主体,也不适合独立学院进行会计核算。特殊的业务属性和公益性办学特点使得企业会计制度亦不适合独立学院直接使用。

(二)成本核算制度不规范

目前,独立学院无统一的会计核算制度,会计科目不统一,造成成本核算不规范。一些院校采用高校会计制度,在现实操作中遇到以下问题:首先,举办者投入的各类资产无实收资本类科目进行核算,且资产价值随市场变化虽有波动,但实际价值无法体现;其次,目前公办高校事业财务与基本建设财务收支分开核算,独立学院无法对在建工程类项目支出进行有效核算;再次,公办高校固定资产不计提折旧,固定资产采购费用支付时一次性摊销形成支出,无法按实际使用情况按期归入运营成本;最后,高校会计制度核算原则是收付实现制,不能按月核算结余,无法满足投资者合理回报要求。一些院校采用企业会计制度进行核算,但独立学院作为高等教育单位,不像日常收支相对均衡的一般企业,也不同于季节性业务经营企业,以权责发生制原则进行收入确认、核算结余显然也不现实。

(三)预算管理体制不健全

独立学院采用自收自支办学模式,政府主管部门只要求其逐年按时填报高等学校教育经费统计表。许多院校对预算管理工作不重视,预算管理制度不健全,未建立完善的编审、执行、控制、分析考评等预算管理体制。一些院校对年度办学收入的组织和经费使用无计划、无控制,无预算执行的效益分析,内部各单位经费使用完全依赖领导审签控制,未设置预算指标控制流程。

(四)资产管理制度不完善

独立学院资产指举办者投入、受赠和独立学院存续期间办学积累的各类资产,包括流动资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对外投资等。独立学院办学时间较短,发展较快,内部资产管理体制亟待完善。一些院校未设置专门的资产管理部门,或岗位设置不合理,管理人员专业水平不高,资产管理体制不完善。许多院校对资产重购置轻管理,重复购置,资产闲置,造成严重的资源浪费。由于政府部门未出台专门的会计制度,未对独立学院相关的固定资产折旧和无形资产摊销进行规定,许多固定资产实际价值与账面价值严重不符。一些院校已投入使用的基本建设项目不按时进行竣工决算,由在建工程转入固定资产并按期折旧归入相应办学成本。

三、独立学院财务管理体制构建

目前,与公办高校相比,独立学院办学规模相对较小。独立学院应在明晰产权基础上,按“统一领导,集中管理”原则,实行财务工作院长负责制,设立专门财务部门作为唯一的财务机构,统一管理各项财务工作,逐步完善财务管理体制。

(一)落实法人财产权

教育部26号令明确规定,独立学院举办者的出资经依法验资后在筹设期内过户到独立学院名下,前期未过户的需在办法出台后1年内完成。举办者投入的无形资产和有形资产,都是独立学院法人财产权的组成部分。举办者投入的无形资产应经资产评估机构评估作价,并按国家规定和合作办学协议约定,在一定期限内合理摊销,计入独立学院办学成本。独立学院应按照《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教育部26号令要求,建立独立的法人财产权,完善法人治理结构,明晰产权归属,确立举办各方责、权、利关系,保护出资者利益,防范资产流失,避免产权纠纷。

(二)建立经济责任制

独立学院应建立健全内部法人治理结构,完善内部控制制度。独立学院应设置合理的部门结构,将不相容岗位相互分离,并明确各部门各岗位职责,督促部门和工作人员履行好工作职责。在日常财务工作中,独立学院应制定财务收支审批制度,规范审批流程,明确审批责任。在成立书中需明确重大投资建设项目的审批程序和审批责任,严格监控重大项目投资建设,做到事前充分论证,过程现场监控,事后效益考评。严格控制对外经济合同签署,明确合同审签流程,严禁随意授权签署对外经济合同。完善收入分配机制,在兼顾院校发展和出资者、教职员工利益基础上,明确教职员工薪酬及年度结余分配方案的审批流程。

(三)健全预算管理体制

预算管理是独立学院财务管理工作的核心。独立学院教学周期一般从当年9月1日起至第二年8月31日止,会计年度则自1月1日起至12月31日止。当前独立学院日常收入来源渠道较为单一,主要依靠学生缴纳的学费、住宿费,一般在9月份新学年开学时批量收取,而办学支出则分布全年。独立学院应在新会计年度开始之前对新年度收支情况进行合理预计,编制预算方案,并严格执行。独立学院应按“谨慎性”原则预计预算收入,按“真实稳健、全面完整、统筹兼顾、保证重点”原则合理安排支出,增强办学业务的计划性,减少盲目性,缓轻急重,节约有限的办学资金,确保资金流量安全,防范财务风险。

独立学院应设置专门的预算管理岗位,配备专门人员。在新的会计年度开始之前,预算管理人员经过充分调研,以预算收入为基础,编制科学、合理的年度预算草案,广泛征求意见后经院校决策层审批敲定方案。在新会计年度内,财务部门以预算方案为基础,建立预算指标控制体系,严格执行预算方案,不办理无预算、超预算项目,做好收支平衡,监控预算执行进度,保证年度工作任务,确保资金支出合理有效。在年中和年末,预算管理人员分析预算执行情况,对预算资金使用效益进行绩效考评。

(四)规范会计制度,加强成本核算

会计核算是保证独立学院财务收支信息真实反映的基本手段。独立学院财务部门应按“内部会计控制”原则设置专门的会计、出纳岗位,聘请优秀会计人员开展会计核算工作。会计岗位设置应包括出纳、记账、审核、复核、稽核等不相容岗位。财务部门应明确会计岗位职责,防范内部失控风险,确保收入及时入账,支出合理合法。会计人员应仔细审核原始凭证,及时准确填制记账凭证、登记会计账簿、汇总会计报表,做好银行存款和现金对账,按国家有关规定妥善保管会计档案,确保会计信息真实完整,提高会计信息质量。

政府部门应结合独立学院办学特点,尽快出立学院会计制度。独立学院会计科目设置应充分考虑举办者出资、院校负债等情况,设置“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短期借款”、“长期借款”等会计科目。对固定资产、无形资产设定合理的折旧、摊销年限和方法,将折旧、摊销额归入教学、科研、学生、管理、后勤等相关成本核算,进行效益分析。独立学院会计年度内各月份现金流量较不均衡,收入在新学年开始时批量收取,平常很少。独立学院结余分配应充分考虑资金流量特点,在年末对当年结余按协议约定计提发展资本金后进行合理分配。

(五)完善资产管理制度

独立学院存续期间对举办者投入资产、负债形成资产、接收捐赠资产、结余形成资产等拥有法人财产权,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随意挤占独立学院资产。独立学院应结合办学实际,在国家相关规定框架内,制定资产管理制度,设置专门岗位、配备专门人员加强资产管理。财务部门应建立现金和银行存款等流动资产的内部管理制度。独立学院应明确各类资产的购置申请、采购、验收、付款、使用、维护、调配、报废处置等工作流程,避免重复购置,保证使用效率,防止闲置浪费。独立学院应利用资产管理软件对房屋建筑物、锅炉、仪器设备、办公家具、交通工具、图书文物、无形资产等按类别和使用部门进行分类管理,建立资产卡片账,定期清理核对资产价值,确保财务账、卡片账和资产实物相吻合,堵住资产流失漏洞,维护投资者利益,保证独立学院法人财产权真实完整。

(六)加强财务分析,防范财务风险

独立学院无政府财政拨款支持,收入渠道较为单一,需注意高额负债引起的财务风险,应合理利用财务杠杆筹措办学资金,提高办学效益。财务部门应在会计核算数据基础上,定期出具财务报告,编制资产负债表、收支情况表和财务说明书,对预算执行、资产使用管理、收入、支出和结余以及财务管理情况、存在的主要问题和改进措施等进行系统分析,剖析可能存在的财务风险,利用财务指标评析办学效益。财务指标应选取总量指标、生均指标、支出结构指标、增长指标等,如资产、收入、支出、负债、生均收入、生均支出、资产负债率、结余比例、预算执行比例、人员支出、公用支出、教学支出、科研支出、管理支出、后勤支出、资产增长率、负债增长率、收入增长率、支出增长率等。独立学院财务报告是学院财务状况和办学事业发展现状的总结,可以为政府、出资人、债权人、管理者、教职员工等利益相关者提供决策参考,防范财务风险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王爽.加强独立学院财务管理的对策研究[J].江苏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94-96.

[2] 蔡雪荣.独立学院固定资产管理探讨[J].财会通讯,2009(14):50-51.

[3] 崔进,刘美南,张华英.独立学院财务核算问题探讨[J].财会月刊,2010(2):95-96.

[4] 丁贤友.浅谈独立学院的预算管理[J].财会研究,2010(5):50-52.

上一篇:刍议《高等学校会计制度》(征求意见稿) 下一篇:高校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