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处处有哲学,哲学来源于生活

时间:2022-10-27 11:30:28

生活处处有哲学,哲学来源于生活

生活处处有哲学,哲学对时代问题的解答和关注,与其他学科不一样,它有自己独特的方式,这就是以最一般的概念和逻辑的形式反映时代问题的最一般的本质和最普遍的规律。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形上解答。没有时代问题,不关注时代问题的形上玄思,不是今天的哲学;进到时代问题中出不来,陷入庸俗事务中,没有理论的提升、抽象和创新,没有“下学”的“上达”,也不是哲学。换句话说,离开了生活、实践,不是哲学;仅仅有生活、实践,不对生活和实践进行理论抽象和理论概括,不能把生活实践中的最一般的本质和最普遍的规律以最一般的概念和逻辑的形式抽象和概括出来,也不是哲学。生活、实践是哲学的土壤,哲学是生活、实践的最精致的精神财富。

比如:我在上课时学习到在一定的条件下,矛盾的双方可以互相转化。我运用这样一个生活故事,中央电视台的舞蹈世界中的一个舞蹈《牵手》。这个组合由一个没有左手的残疾女孩和一个没有右腿的残疾男孩组成,他们共同用残疾演义了完美。他们表演的节目“牵手”,让每一个在场的观众流下了眼泪。他们用残缺演义完美。

再如:维纳斯因为断臂而残缺 ,但残缺也是一种美。这种美,含蓄、抽象、朦胧、独到。维纳斯把残缺的美演义到了极致:为了秀丽动人,她将双臂遗落在希腊的某个废墟里,这是一个偶然的错误,却因着错误而完美迷人。

俗话说――越是危险的地方越安全。这句话有朴素的辩证法。矛盾的双方处在同一个统一体之中,在一定的条件下,矛盾的双方可以互相转化,危险可以转化为安全,被动可以变为主动,坏事能够变成好事等等,这是为人们所熟知的。比如当汽车行驶到山高坡陡拐弯多的危险路段时,司机往往特别小心驾驶,注意力高度集中,减慢了车速,严格遵守操作规程,拐弯处及时鸣笛。而在宽阔的马路却时常因司机麻痹大意频繁出现交通事故,平安大道不平安。可见,生活中处处有哲学。从中提炼认识观点,又高于生活。

我认为哲学教学,要从生活入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把哲学生活化,从生活的实际,从生活的案例,从典型的材料、情景等中感悟、体验哲学的道理。

既然哲学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那么在教学中要想避免哲学教学的庸俗化和神秘化,就必时刻引导学生回归到生活,要让学生在学习中时刻关注生活,把自己的眼光要投向生活,在生活中学习,在生活中感悟,在生活中升华自己,用生活中的具体实例事件去分析蕴含的哲理,要让学生真正的学会体会生活、规划生活、认识生活、理解生活,创造生活、珍惜生活、享受生活。

上一篇:“以爱育爱” 下一篇:从不同角度理解机械能守恒定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