裕森:被流言击中

时间:2022-10-27 09:45:00

资金链断裂、拖欠供应商货款、延后交货日期、停发员工两个月工资……接踵而至的负面消息将合肥裕森木业有限公司董事长(以下简称“裕森”)曹昌仁推向了风口浪尖,流言之下,裕森正承受着成立22年以来最大的一场“暴风雨”。

“裕森的老板跑了!”

8月下旬,“曹昌仁跑路”的传闻就像夏日中的一阵惊雷,把安徽家装市场炸开了锅。

资金链断裂、拖欠供应商货款、延后交货日期、停发员工两个月工资……接踵而至的负面消息将合肥裕森木业有限公司董事长(以下简称“裕森”)曹昌仁推向了风口浪尖,流言之下,裕森正承受着成立22年以来最大的一场“暴风雨”。

“企业资金链确实遇到一些问题,但我不会当‘逃兵’,更不会放弃‘裕森’这个品牌。”8月30日,曹昌仁现身接受本刊记者专访,以实际行动击破了坊间关于其“跑路”的传言。他表示,对行业以及金融政策过分乐观、企业发展步伐迈得太快、盲目扩大产能是造成裕森此轮危机的根本原因。

经历的风雨洗礼的曹昌仁意识到,“实体企业追求的应该是做强、做稳,而不是一味地做大,更要追求符合行业规律的发展速度”。

“跑路”流言

“说我跑路?简直一派胡言!”

8月30日,刚从深圳回到合肥的曹昌仁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难掩激动与愤慨,“之前在深圳待了一段时间,主要是在为裕森的融资接洽投资方,居然被别有用心的人说成是‘跑路’!”

谈及今年8月末裕森以及他本人所遭遇的风波,曹昌仁唏嘘不已。他表示,这场风波始于银行对企业的“疯狂”收贷行为。

自去年年中开始,由于裕森为同行业企业作“联合担保”出现坏账,加之银行信贷政策收紧的双重“利空”因素,短短一年时间内,包括工商银行、九江银行、民生银行等在内的部分银行从裕森木业“抽贷”接近4000万元。“哪个企业能够承受这样的资金压力,这是把企业往死路上逼!”

为了归还银行贷款,应对企业日常经营所需开支,今年年初,曹昌仁开始向放款审批门槛相对较低的小额贷款、典当、投资公司等类金融机构借款,甚至变卖家中住宅、豪车,用于补充公司流动资金,“总共筹了有几百万,但对于企业来说,杯水车薪。”

不得已的情况下,今年3月,曹昌仁开始向高利贷借款,“本来的计划是短期调整,捱到银行政策宽松的那天,然而,始终没有等到那一天的到来,越陷越深”。最疯狂的时候,曹昌仁曾以日息6%的罕见高息向安徽泰升典当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泰升典当”)法人林从兵及其他股东借款700万元。

谁承想,正是这700万元高利贷成为了压死裕森的最后一根“稻草”,7月底,毫无征兆的情况下,一场噩梦袭来了。

据曹昌仁透露,彼时,他已经归还林从兵等人1200万元本金和利息,但对方并不认账,要求他按照“复利”偿还本息,也就是俗称的“利滚利”。由于没能答应对方的条件,自7月底开始,林从兵先后数次到裕森木业总部、门店、工厂进行骚扰,甚至在8月初的一个晚上趁人不备,从裕森木业的仓库拉走了价值1000万元的板材。

高利贷的咄咄紧逼“吞噬”了企业有限的资金和生产材料,“当时,企业的亏空达到1000万元,已经无力再支付供应商的货款以及员工工资”。内忧外患下,裕森木业正常的经营活动趋于停滞,大量消费者订购的诸如橱柜、木地板等产品无法及时到位。

与此同时,由于曹昌仁本人当时正在深圳与投资机构洽谈融资事宜与公司之间的联系不够通畅,危机爆发了。在部分债主的“煽风点火”下,“曹昌仁跑路”的流言开始在市场上散播。伴随着谣言,消费者围堵裕森门店、供货商进工厂要钱、员工游街讨要工资等一系列事件接踵而至,一时间,满城风雨。

“现在最后悔的就是向高利贷借钱!”

9月初,随着曹昌仁本人现身合肥,“跑路”流言不攻而破。冷静下来的曹昌仁对记者感慨,“高利贷就像是一个无底洞,碰不得!”

“可是,在银行突然‘抽贷’的情况下,如果不去借高利贷,企业可能早就倒下了!”曹昌仁话锋一转,尽显无奈,透露出众多实体企业当下的心声。一些实体企业的老板甚至形象地将“借高利贷”比作是“死刑缓期”,但如果不借高利贷,“那就是死刑立即执行”。

“这种超过年化36%的利息约定,是没有法律效力的。”

9月6日,安徽徽商律师事务所主任律师吴正林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表示,根据2015年9月1日起施行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中的相关条款,借贷双方的约定利率如果超过36%,其超过部分的利息约定是无效的,法院不予保护。

“在裕森木业的经济纠纷中,借款人借款700万元,在半年时间内偿还1200万元,已经远超过36%的法定红线。按照法律规定,出借方不但不得再向借款人索要资金,还应将已经支付超出36%的利息部分退还。”他同时透露,如果双方的借贷合同中没有约定,债权人强行拉走价值1000万元的货物可视为侵犯裕森木业公司财产的行为。当下,企业应该勇敢地拿起法律武器,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对于实体企业如何在经济下行压力不断加大,银行“收贷”持续的市场环境下实现“突围”,吴正林建议道,缩小企业经营规模、盘活现有存量资产不失为一条可行之路,“总之,突破法律界限的事情不能做”。

企业步子不要迈得过快

“导致裕森此轮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是对行业以及金融政策过分乐观、企业发展步伐迈得太快、盲目扩大了产能!”

事实上,有别于一些企业因为自身经营不善而导致深陷困境,成立22年以来,裕森木业的经营一直一帆风顺,即使在近两年行业式微的大环境下,裕森木业凭借自身的品牌优势,经营数据依旧保持上升态势,盈利水平也相当稳定。正是这表面上的风光,让曹昌仁做出了一个后悔不已的决定――扩大产能。2013年,占地50亩的肥东龙塘生产基地开建。事后,这也被曹昌仁自嘲为裕森木业发展的分水岭。短短两年半的时间内,龙塘生产基地连建设加上设备投资总共投入7000多万元,这不仅耗尽了裕森多年的“家底”,曹昌仁还从多家银行贷来了4000多万元资金,而这些贷款又大多属于一年期的短期贷款。

一名不愿具名的银行业人士对本刊记者表示,用一年期的短期贷款从事固定资产投资,风险极高。“一旦银行收贷或者到期不续贷,很容易造成项目的停工或者企业资金链断裂”。

对此,曹昌仁并非不知情,但出于对银行信贷政策的过分乐观,以及自信企业的可持续盈利能力,他还是决定搏一把。况且,在业内,类似的“短贷长投”现象十分普遍。

然而,在项目开工后的第二年,国内金融环境突变,银行信贷门槛骤然提高,部分银行开始疯狂“抽贷”,裕森也未能幸免,在被银行“抽贷”近4000万元后,裕森的流动资金开始吃紧,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活动也受到影响。

2015年春节前夕,在合肥市政府500万元的担保授信扶持以及部分类金融机构的资金“支持”下,裕森木业“侥幸”度过了那个寒冬。

而随后,在公司木业产值同比增长27%的抢眼数据“干扰”下,曹昌仁再度“失算”,他错误地认为“经济大环境将触底回升,银行的信贷政策紧缩也只是暂时的”。基于这种判断,他不惜“求助”高利贷。出乎曹昌仁意料之外的是,春节过后,银行信贷政策丝毫没有回暖的迹象,而民间借贷的沉重利息又把企业压得喘不过气来。更要命的是,受房地产全产业链低迷的影响,裕森的产品回款期也开始被拉长,“截至目前,别的企业差我们的货款至少有1000多万”。这令裕森本就脆弱的资金链雪上加霜,最终走向了“崩盘”。

回顾这些年发生在裕森身上的点点滴滴,尝尽行业高速发展、回调、萎缩酸甜苦辣的曹昌仁不禁感叹“实体企业追求的应该是做强、做稳,而不是一味地做大,追求不符合行业规律的发展速度”。然而,一名家装业业内人士告诉记者,裕森的遭遇在行业内并非孤例。前几年,房地产市场好的时候,配套产业纷纷跑马圈地,“速度”成为企业发展的第一要务,如果不能尽快抢占市场,淘汰是早晚的事情。“而当下,行业中如裕森一般在生死悬崖边挣扎的企业也并不在少数。”

在房地产行业趋于理性、银行信贷政策前景不明的市场环境下,如何协调发展速度与发展质量之间的关系、找到一个最佳的平衡点的确是一个值得企业深思的问题。

上一篇:地理标志产品万年香沙芋艿 下一篇:茶之浸礼―茶企业员工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