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平衡计分卡原理的大学城运营评价思路

时间:2022-10-27 09:17:28

基于平衡计分卡原理的大学城运营评价思路

摘要:90年代兴起,源于高校合并和扩招的大学城的建设和运营现状如何,是很多人关心和担忧的问题,而评价结果如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好的评价方法和思路,本文试图引用平衡积分卡的理论对大学城的学习和成长、内部经营管理、客户、财务方面进行说明,得出大学城运营评价思路,从而为评价和衡量大学城运营打下理论基础。

关键字:大学城 平衡积分卡 成本 集聚效应

作者简介:张征,女,1983年生,上海人,上海师范大学06级产业经济学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教育经济与管理

黄虹,女,1967年生,上海人,上海师范大学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财务管理、教育经济与管理

基金项目:本文是全国教科项目“上海市大学教育园区建设与运营管理模式的实证比较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DFA060113.

平衡计分卡评价方法是美国著名管理学家卡普兰度和诺顿提出并在企业界广泛使用的企业绩效评价方法。该方法是一套财务绩效衡量指标和非财务绩效衡量指标的综合体,包括四个方面:财务方面,顾客方面,内部业务方面,学习和成长方面,这四个指标体系是相互联系的,以财务指标体系为核心,其它三个方面的指标体系最终为财务指标服务。

伴随着1999年高校的第一次扩招,我国高校的扩招比例以每年30%左右的速度递增。在学校师资、设备和场地等硬件设施不能同步的情况下,其带来的弊端也日益明显。对大学城运营进行评价并不是简单地将几所高校的评价结果进行加总。例如大学城所要考虑的资金问题和单个高校就有很大差别,大学城的经营管理也比单个高校要复杂的多。我们试图将平衡积分卡原理引入大学城运营的评价中,并着力体现资金状况、集聚经济效应、管理模式等三方面的评价指标。

一、 我国大学城运营评价的内容

1、大学城的资金状况

由于大学城的投资巨大,单依靠政府或者高校自己来完成建设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因此,在建的大学城中很大一部分都对社会资金都有依赖。根据对大学城的调查,大学城开发投资的形式一般分为了四种:企业主要投资建设、高校自己筹资建设、多元投资建设和政府主要投资建设。在四种形式中企业参与投资建设有企业作为主要投资和企业参与投资即多元投资两种情况,其比例占到了主要位置。

2、大学城的集聚经济效应

在经济领域,产业集群能有效加速企业的成长,促进区域经济的高速发展。从集聚角度来讲,我国现阶段大学城“集”的程度高于“聚”的程度,高校之间、高校与企业之间各种要素的有机聚合,还未形成一个多元的、多层次的网络系统。在与城内其他高校的联合发展方面,高校基本上都是单打独斗,未充分体现优势互补和协调的学科发展,在专业设置、教学管理等方面缺乏整体的发展目标,现有教育资源的整合和共享范围不够广泛,我们看到的更多的交流仅仅发生在硬件层面,各院校之间软件的交流量则很少。企业可以为其提供资金和服务,却缺乏参与的预见性和积极性。我国大学城集聚经济效应的出现,应该是以隐性知识的集聚带动企业或者产业集聚的演化过程。

3、大学城的管理模式

在我国大学城的开发、运作、管理模式中,地方政府的作用是不可以忽视的,基本上地方政府都负责了提供低价土地、进行基础设施的建设、提供优惠的政策措施和整体的协调管理工作,只是在以政府作为投资主体的运作方式中,政府还负责了高校的开发建设工作。

然而,正如上文指出的我国大学城的参与投资方是多元化的,地方政府负责公共区域的管理,企业负责建设和日常维护以保证教学正常进行,各高校负责教学、科研工作,而由教委派驻并由地方政府、企业、高校共同参与组成的大学城管理委员会,不具有实际管理权力,只是具备召集、协调、沟通的职责。现实情况是大学城管委会的作用发挥不够,资源共享的建设初衷没有实现,大学城文化建设没有到位,公共安全存在隐患等都是存在的问题。

二、我国大学城运营评价指标的设计――基于平衡计分卡原理

1、财务方面

就大学城参与投资方是多元化而言,主要考虑三个主体的财务情况,一是高校自身的投资、偿还能力;二是社会投资的面临较大的风险,收回成本困难;三是社会投资合理参与形式的选择。从高校方来说,最影响高校还贷能力的则是高校的招生规模。原因在于高校投资建设前期除了自有资金、后勤社会化运作外,主要投资还是依靠贷款,然后用每年的学费、杂费收入来进行还款付息。要保证高校建设-学费收入+后勤收入―偿还贷款获取利润的整条资金链处于正常运行的状况。其次就是社会投资的面临较大的风险,收回成本困难。在国家对收费标准进行限制的过程中,社会化公司参与高校后勤服务的投资回报难以保障。国家对学生公寓、食堂收费价格实行限制约束。参与高校后勤社会化服务的公司经营困难,投资回报难以达到预期目标。即是高校建设―学费收入+后勤收入的环节,由于政策等个方面的因素,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不能按照预期进行成本的收回。对公益性项目投融资的重点主要是如何降低成本和最大限度地发挥财政资金的有效性。而商业性项目投资建设和运营的风险以及融资成本等全部由社会投资者来承担。

2、客户方面

大学城面对的客户比单个高校的情况要复杂。大学城要满足它的客户:出资方、师生、用人单位、企业以及地方政府。从投标企业方面来说,他们更愿意到大学城中寻找项目,一举多得,这样节省下来的信息搜索费用、人员差旅费用等就可以给高校方面以优惠,从而增加中标的可能性,是一种双赢的模式选择。中标单位寻找项目和高校寻找投资方所节约的隐形成本可以作为这方面的客观性的指标。

从人才培养上来说,大学城的客户就是用人单位。大学城中每年都会有大量的毕业生,这种规模吸引着各种企业愿意到大学城中寻找人才,因为他们不必为高校的分散而全国各地奔波,既节约了费用又免去了旅途的劳累。而对于毕业生来说,他们的就业机会也大大增加,有了更多的比较和选择。因此毕业生的就业去向和用人单位到大学城招聘的规模可以作为重要的评价指标。

此外,大学城内高校的集中,便于各种文化的相互交流。不同学校之间互认学分,让学生有了更多选择的余地,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学习到更多更深入的知识,较之于独立高校来说,学生不会由于学校学科建设的局限性而妨碍自身的发展。学生对跨校选修课程满意度调查可以作为一个主观的指标。大学城内高校与企业科研及其他方面的密切合作,使得高校有能力为学生提供很多社会实践的机会,有利于人才的全面发展。寒暑假或毕业前实习的在校学生人数可以作为人才输出的客观指标。

地方政府作为客户来说,希望通过大学城产生区域联动的效应,从而促进当地经济增长。大学城的高等教育功能与高科技创新及成果的转化正好对应经济增长1的三个要素,即大学城可以通过促进一个地区知识的积累、人力资本水平的提升以及科技进步,从而推动一个区域经济持续快速的增长。我们可以以当地建设的高科技园区的数量、当地服务业的发展和消费情况、当地旅游业品牌的知晓度、周边地区房地产的市场价格作为评价指标。

3、内部经营管理方面

实现大学城推动区域经济的发展,大学城将成为一个区域的经济增长极。这就要求大学城的管理模式要能够促进大学城与社会、企业的融合,实现产学研的共同发展,而不能“管死”大学城。国外大学城的形成和建设中资金来源有各种渠道,政府拨款只是其中的一部分,有的甚至是很少的一部分,而工业企业资助、民间集资、风险投资等往往是大学城建设的主要资金来源。结合以上事实,造就了国外大学城在建设和管理的过程中,必须依托和渗透于社区(地方),也十分重视通过制定专门或相关的法律、法规来规范管理,而非通过建立相关的机构、派驻相关人员进行管理。

评价大学城的内部经营管理主要是指它的管理模式方面。结合我国大学城的建设模式,在借鉴典型模式的基础上,要学习发达国家的社区管理模式,因此这部分的评价以大学城内高校的教师、学生的问卷调查和访谈为依据。可以分别以这些方面作为主观指标:学生和教师对大学城管理的总体的满意程度,不同年级学生对大学城管理的满意程度,学生和教师认为大学城管理对大学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学生和教师对大学城中管委会作用的态度、各校资源共享的实现情况、基础设施的建设和维护情况、文化建设情况、安全稳定、活动组织情况。此外,我们需要考察大学城内产学研合作情况,可以从科技园区规模、企业增长的数量等方面做出评价。

4、学习和成长方面

单个企业想要长久保持技术竞争的优势,就必须加强研究和开发的力度。这样才能保证企业的成长。而单个企业通常难以承受开发的巨额费用和风险,必须要依靠很多外在力量才能完成。那么大学城就是这样一个外在力量的集合体。因为大学城不仅是人力资本的集合,更是R&D的集合。也只有在这方面作好充分的准备,我们对大学城的经营管理有更加明确的目标,学生的满意度会提高、企业能享受到技术创新带来的成本降低,收益增长有望实现,大学城的集聚经济效应就能得到发挥,那么就会有更多的企业或风险资本机构愿意入驻大学城并且参与到大学城各项目的投资中来。因此,学习和成长无论是对于大学城还是企业都是核心。我们可以从大学城吸引的专业科研人员数量、高校R&D经费、等作为客观评价指标。

三、我国大学城运营评价指标体系内容

经过前文的分析,本文试图构建大学城平衡积分卡的四层关系以归纳我们所要评价的对象和目的(见下图1)。“学习与成长”是核心。大学城的知识积累、人力资本积累和R&D积累是对于大学城的可持续发展是核心;“内部经营过程”是基础,大学城内部管理就是解决前文所提到的资源共享问题、产学研合作问题等;客户是关键,学生和企业都能因为就业或招聘减少搜寻成本,地方政府整合资源、促进地区经济增长的初衷就能得以实现。财务是最终目标,在良好的内部管理基础上,企业更愿意投资大学城各项目建设,扩大融资渠道,转移高校的开发建设压力;而对于高校来说,在努力搞好学校现有资源的开发、利用和经营,特别是充分利用高校的科研资源和科研产品,以及人才培训,就能取得应有的合法收入来扩大高校收入渠道。

将以上四个系统分解为下面表1中的6大目标20个考察指标, 得出我们评价大学城运营的具体内容:

综上,我们可以借鉴平衡计分卡方法来对大学城建设及管理诸控制指标进行管理。尽管目前的研究在实用性方面还有不少问题,但平衡计分卡方法带给了我们一种新的大学城管理思路和途径。各大学城也可以运用平衡计分卡评价指标体系,结合自身的情况,制定出一套行之有效的评价和激励制度,使其为大学城运行中碰到的实际问题提出一些解决方法。

参考文献:

[1] 罗建强,平衡计分卡四层面因果关系研究[J],管理科学文摘,2006.10,42页

[2] 惠曦,王瑶,平衡计分卡在地方高校内涵建设管理中的运用[J],辽宁教育研究,2008(7),33页

[3] 孙织宇,浅析平衡计分卡在高校扩招运营机制中的应用[J],沿海企业与科技,2005(9),72页

[4] 上官琳,我国大学城开发现状及开发运作模式研究[C],硕士学位论文,2005.4

[5] 姜丽香,基于集群理论的大学城现象研究[C],硕士学位论文,2007.4

上一篇:分工、交换与交换剩余:两种对立观点的统一 下一篇:论人民币的国际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