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中小学家长会现状分析及对策

时间:2022-10-27 09:02:35

当前中小学家长会现状分析及对策

家长会是沟通学校和家庭的桥梁,但目前我们对家长会的研究是不够深入的。一直以来,家长会的面貌始终停留在以班为单位的、由班主任唱主角的“报告会”形式上。近两年,笔者对家长会的形式和内容进行了一些探讨和研究,下面谈谈自己的一点浅显认识。

一、家长会的目的、作用

家长会是学校、老师、家长相互交流信息,达到相互理解支持、共同教育学生目的的一种重要方式。通过家长会,教师能了解学生在家庭中的学习和生活情况,家长对子女的教育状况,家长也能了解到子女在学校的学习、生活等情况。家长会为家长配合学校进行家庭教育提供方向性依据,是教师、家长共同研究,寻求互相配合、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有效途径。

二、家长会的现状及分析

目前,我们常见的家长会基本上还是教师的“一言堂”,也不管家长是否喜欢听,更不认真研究所说的是否对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有用。下面是笔者列举的当前学校家长会的一些现状:

(一)现状一:家长会变成“告状会”

家长会上,常见任课教师或班主任向家长介绍学生近期情况时,对那些学习差的学生反复点名,再三强调、批评,把一道道罪状呈现给家长,让家长回去后帮着“教育”。被当众批评的学生的家长在教室里就像犯了错误的小学生一样,一面听着劈头盖脸的教训,一面压抑着心中的怒火。因此,家长会气氛往往总是那么严肃,老师们板着脸,孩子的父母也很难见到笑容,好像在对学生作缺席审判似的。而此时教室外一直提心吊胆的孩子,毫无疑问已经感觉到:“暴风雨就要来临了!”

笔者在本班的一项调查中发现,被调查的60名同学中,56人不希望开家长会,有2人表示无所谓,只有2人表示赞成。而且有79.1%的男生表示家长会后挨过打挨过骂。这说明,家长会象上述那样开,显然是不合适的。父母在家长会上感受到巨大的心理压力,造成心理失衡,会将不满的情绪不够理智地转嫁到孩子的身上,影响教育效果。

造成上述这种家长会的原因,笔者认为,首先是因为老师们生活在“考试指挥棒”的阴影下,如果孩子课堂表现不好,学习成绩不佳就会给教师带来沉重的思想压力;而严禁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的规定又给教师的管理、教育套上了“紧箍咒”。无形之中,教师把这种压力发泄在家长会上,寄托在家庭教育上,期盼家长“严厉”教育孩子。

(二)现状二:家长会变成“新闻会”

家长会往往在考试后召开,于是家长会往往变成了向家长公布学生考试成绩的新闻会。教师不惜占用大量时间,向家长宣读每个学生本次考分、上次考分、进步幅度和其在班内同学中所排的名次等。这样全班五六十名学生,每个学生都有四五项数字需公布,不仅浪费了时间,而且教育效果不佳。家长会后,很多家长知道自己孩子考得不好,回家后对孩子不是训斥就是打骂。即使考得不错的学生,也往往逃脱不了家长的唠叨:“人家某某这次考了100分,你才考了98分?老师说你最近有点松懈,该加把劲了!某某都当班干部了,你也得努力!”长此以往,使多少学生心理上蒙上了阴影。于是,一开家长会就出现谎言:把家长会的通知“丢了”,或者“忘了交给家长”。要么就是“爸爸出差,妈妈请不下假来”之类。有的孩子甚至请人冒充家长开会或在试卷上签字等。对家长会的惧怕促使了学生不良行为的发生。

在这样的家长会上,信息的交流是单向的,即校方向孩子的父母单向传递信息,家长只有听的可能。家长在家长会上变成了“录音机”。造成这种单向交流的根本原因是学校领导及教师均以教育者自居,认定孩子的父母在教育方面是无知的,至少是比教师要差些。

(三)现状三:家长会变成“培训会”

家长的素质直接关系到家庭教育的水平。为此,一些学校利用家长会对家长进行理论培训。培训常常由校领导向学生家长灌输怎样教育孩子的大道理或请专家作有关教育孩子的报告等等。结果,领导讲了不少,报告听了很多,真正适合自己孩子特点的却不多,不仅浪费了时间,还让家长对家长会的作用产生了怀疑,失去积极性。这种家长会出现的原因是学校忽视了家长的心理特点和真实需要。

三、家长会改进策略研究

家长会是学校同家长联系的一种方式,而召开家长会的目的在于促使家长与教师相互理解、配合,使学校和家庭围绕孩子健康发展拨动同一根“琴弦”。《教师法》指出:“学校、老师可以对学生家长提供家庭教育指导”。因此,新时期的家长会应该更多地为家长解除教育困惑、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提供帮助,为教师了解学生、研究教育学生的有效途径提供帮助;家长会应当是为孩子共同计划未来的会议,应该是家校之间的一座连心桥。以下是一些改进家长会的具体方法和操作方式:

(一)互动式

让家长真正参与到孩子的教育管理中来。家长会召开前,学校由各班以书信的形式把学生的在校情况邮寄给家长。然后,根据家长最关心的问题,聘请教育专家或有经验的老师与家长们同堂互动,面对面地解答家长在家庭教育中的遇到的问题。或者,邀请部分家长结合自己孩子的情况与众家长们互动交流,达到互相启发的效果。这种方式针对性较强,每个家长都能有所收获。

(二)门诊式

孩子在学习和生活中,或多或少都存在这样或那样的“毛病”。例如:有些学生在学校表现非常好,但回到家里表现却天差地别,令家长深感头痛,不知所措。

教师往往拥有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双方面的育人经验。他们的经验是从实践中得到的,更具有可操作性。笔者认为,围绕孩子出现的问题,利用学校教师自身丰富的教育经验,学校可将家长会改成“教育门诊”,分数学、语文、英语、心理、生理、政策咨询等多个门诊。在每个“门诊”安排3至6名优秀教师。采取以教研组为单位,侧重探讨、解决问题。“会诊”的教师不仅要有本班的,还要有整个学科的任课教师,这样有利于全面查找问题、解决问题。这种形式的家长会重点突出为孩子“治病”,为家长解痛。对家庭教育有着直接的、显著的效果。

从我校去年开设“教育门诊”的情况看,效果很好,前来咨询的家长非常多,其中也有外校学生家长。每个“诊室”一上午接待家长人数多达200余人。家长反映的问题比较多,积极性也很高,这样,家长会的作用就发挥出来了。

(三)网上交流式

当今社会竞争越来越激烈,多数孩子家长时间观念、工作责任心越来越强。如笔者所在学校,地处济南城区,80%以上的孩子家长都在单位上班,对自己的工作非常珍惜。而他们的工作同教师几乎没有时间差,开家长会时,不是说没时间来就是找老人代替,给教师和家长的沟通带来不便,影响了家长会的效果。为此,学校利用网络,在各班建立了班级网页开展家访和交流,成为家长会走向信息化时代的一种新形式。这种特殊方式的家长会既可以突破时间上的限制,又可以避免面对面交流出现的“难为情”,受到上班族家长喜爱。

(四)对话、展示式

就一两个突出的问题进行亲子、师生、教师与家长的对话;展览孩子的作业、作品、获奖证书或学生的现场演出等。让家长在对话中、班级背景中了解、发现自己的孩子,以达到情感交流的目的。这种方式有利于加强家长孩子、教师家长之间的理解,消除家长和孩子之间的隔阂。

以上家长会的四种形式,是笔者在学校的实际工作中经过摸索、实践得到的认识。在应用时,可根据学校不同的情况采取不同的方式进行,也可以交叉进行。总之,无论何种形式的家长会都是为了一个目的――让孩子健康成长。家长会应该作为一个课题来研究,使它在我们的教学管理中充分发挥出作用,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上一篇:拓写:一项有益的尝试 下一篇:“心灵导师”引导教师自主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