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考核评优谈对教师的人性化管理

时间:2022-10-27 06:47:46

从考核评优谈对教师的人性化管理

每年到了学年末,都是令校长头痛的日子。因为学校要对每位教职工进行考核评优。评优的名额十分有限,而“优”,不仅是对教师一学年工作的肯定,更是教师职称评定的重大法码,尤其是近几年,评优与奖金挂上了钩,使得“利益”冲突更加明显。所以基本上每年考核工作结束之后,每个学校总会有教师不满意,发牢骚、讲怪话的也不在少数。细思量之下,除了教师自身的原因,学校管理层面上的因素是不是更大些?我们的考核评优是否真正做到了公平合理?除了量化考核分数,有没有更人性化,让教师心服口服的考虑?

我们周围,有不少学校,考核评上“优秀”的人,换来换去总是那几个。有的教师辛苦了一年,早出晚归,勤勤恳恳,感觉自己总能拿个“优”了吧?结果考核的结果,拿优的还是那几个。甚至个别学校出现了有的教师基本上每年都能拿优,而有的教师工作了几十年,从来没有拿到优。诚然,我们不去置疑拿“优”的教师确实有其优秀之处,但是,没拿到优的教师难道就没有可取之处吗?

近两年来,我校大力改进了学校考核制度。不仅有量化的考核,更有人性化的考虑,使学校评优评先出现了“风平浪静,一团和气”的可喜局面。

我校的考核制度,分为必备指标和评比指标两部分。必备指标包括:①一学年中无发生安全责任事故。(以行政会议认定为准)。②一学年中无发生体罚现象(以家长举报并核实为准)。③第一学期定量在85分及以上。④第二学期定量在90分及以上。评比指标包括:①第一学期定性在4A及以上为A级,其余为B级。②第二学期定性在4A及以上为A级,其余为B级。③第一学期学科成绩在年段均分以上或接班有显著进步或竞赛辅导成绩明显为A级。其余为B级。④第二学期学科成绩在年段均分以上或接班有显著进步或竞赛辅导成绩明显为A级。其余为B级。⑤教师民意测评全校有效票中得票率居前1/2位次前为A级,其余为B级。

达到必备指标是评优的基本条件,而这一条件,学校绝大多数教师都能达到;然后根据评比指标中达到4A以上的教师,作为评优的候选人,通过民意测评、学校行政会议考核、学校考核领导小组进行综合评定。其中考核指标中的民意测验,只作为参考依据(为了避免教师小团体的出现,及照顾埋头苦干型的教师,民意测验不作主要依据);最后还要考虑近几年的得优情况,下个学年是否参加职称评定等诸多因素,制订了“两个优先考虑,一个暂不考虑”的原则:近三年没得过优秀的,优先考虑;今年评职称的,优先考虑;本学年度评上各级各类先进的,暂不考虑。(即评优与评先,在同一个学年度内不可同得。这一举措,既避免了荣誉集中的现象,又使荣誉出现最大程度的均衡化。)

今年的考核,出现了考核小组成员无一人得优的情况,但小组成员都没有任何意见,也没有人为自己争取荣誉,反倒是多方面为其他教师考虑,力争考核更加合理,更加人性化。而考核小组无人得优的考核结果,也使广大教师更为信服,更相信考核的公平性。因此在考核结果通知教师本人,并签字认同的时候,全校八十多位教师,无一人有意见,发牢骚,都是高高兴兴地签字走人。

如此考核评优,由于全面照顾了教师的感受,实行了人性化的管理,因而得到了广大普通教师的认同,激发了全体教师的积极性。近两年,满足评优基本条件的教师人数越来越多,我校的教学质量更是稳步上升,不论是竞赛获奖,还是重点高中的录取率,普高的升学率,都在乡镇学校中名列前茅。

通过考核制度的改革、实施及广大教师的反响,证明了人性化的管理在学校管理中极为重要。

人性化的管理,要学会倾听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在内心深处,都有一种渴望别人尊重的愿望。作为学校领导,要对教师进行有效的管理,就必须尊重教师,倾听教师的呼声,了解教师的疾苦,知道他们在想什么;做什么?有什么高兴的事?有什么忧愁的事?他们工作中有什么成功的地方?有什么困惑?对学校的工作是支持还是反对?有什么意见和建议?对这些问题有个比较清醒的认识,就可以对症下药,有的放矢。

不仅如此,倾听也是让教师参与决策的重要途径。管理心理学的研究表明,让每一位教师以不同的形式参与学校各项工作的决策与管理,对于树立教师的主人翁精神,改善心理气氛,使学校集体产生巨大的凝聚力,完善学校的工作目标都具有很大的好处。因此,学校工作方针的确立、工作方案的制订,都应通过各种方式、各种渠道,请教职员工参与讨论,提出建议和修改意见,学校领导者应虚心听取他们的意见,对教师提出的合理意见或建议应予以采纳。如果学校的各项决策只有几位领导参与,学校领导又独断专行,不能虚心听取教师的意见,教师就会产生一种被冷落、被轻视的感觉。长此以往,教师与学校领导必然形成一种隔阂,甚至产生对立情绪,这对于增强学校内部的团结、搞好学校的各项工作是十分不利的,也必将导致出现“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局面。

为了倾听教师的心声,我校尝试了在领导班子之外成立了咨询评议小组,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咨询评议小组由十一个普通教师组成,他们不仅是教师参与学校管理的桥梁,也是学校领导班子与教师沟通的桥梁。有的教师在领导面前可能有所顾忌,不太愿意提意见和建议,而在同是普通教师的评议小组成员面前,就不会有那么多忌讳,因此,能够把教师真正的心声传递上来。咨询评议小组每学期召开2~3次咨询评议会议,收集广大教师的意见和建议,形成会议记录呈交学校领导班子讨论解决。如,今年四月的一次会议中,咨询评议小组反映不少班主任都提议“教室黑板报用颜料出刊太浪费,擦洗也很不方便,影响墙面整洁,建议使用彩色粉笔”。相关负责领导马上采取了这条建议,受到了班主任的好评。

不仅如此,咨询评议小组的成员还负责把学校的决议传递下去,并做好解释工作。如,在今年的考核前,一位老师在聊天的时候说:“我今年考试都考了第一,班级也带得很好,要是再不给我优秀,也说不过去了。”一位评议小组的成员听在耳里,记在心里。考核的时候,结合考核细则和人性化的考虑条件一看,这位教师近三年已经有了一个优了,而且近几年都不会评职称,暂时不在考虑之列。于是,评议小组的成员在平时闲聊的时候就给她细讲了学校的人性化条件,并委婉地告诉她,优秀今年估计是不能评了。这位教师马上很理解地说:“那是,要先考虑评职称的老师,我没有也没关系。”平等关系上的沟通,避免了教师的不理解,保证了学校制度的实施,也促进了更加人性化的管理。

人性化的管理,要学会赏识

人性化管理就是一种在整个管理过程中充分注意人性要素,以充分挖掘人的潜能为己任的管理模式。

作为知识分子,教师这个群体是比较特殊的,他们往往更看重的是精神方面的赞赏、鼓励,更注重的是自己事业上的成就感。我们常常会看到有教师撰文,提倡对学生进行赏识教育。其实,从激发教师的积极性方面来讲,“赏识”更是一剂学校管理的特效药。

记得几年前,由于职高的调整,我校从职高调过来好几位教师。其中一位教师,由于工作踏实,当年学校就把她列入基层先进的候选人。虽然由于那时她与其他教师还不熟悉,并没有被选上,但她还是很感动,她说:“我在职高工作近十年,从来没有与这些荣誉接近过,调过来才半年,就提我评基层先进,真是想不到!”从此,她在工作上分外努力,任劳任怨,处处为学校着想,在自身业务竞赛和辅导学生竞赛中都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并被评为市级骨干教师。可以这样说,赏识,成就了教师的专业成长。

这个例子充分说明,作为知识分子,教师特别在意别人对自己的关注,特别看重上级对自己的赏识,也特别明白知恩图报这个道理。有很多教师,当他们看到自己的业绩被学校领导认可,自然会激发一种成就感与自豪感,进而竭尽全力地工作。教师们一旦发现,自己的付出有了成果,自己的努力没有白费,那么,学校今后开展各项工作,领导就能得心应手了。教师们也就能和校长同吃苦、共患难,一心一意地协助校长办好心目中的“理想校园”。在这种氛围中,广大教师积极进取,干劲十足,何愁学校的办学质量上不去?

而反过来,如果无论教师做出了多少努力,校长都视而不见,这必将寒了教师的心,严重挫伤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其产生:“反正干好干坏一个样,还是混日子吧”的心态。更不能用冰冷的量化考核分数,堵死了教师的责任心和上进心。常听到有的教师发牢骚:“反正拼死拼活都拿不到一个优,嘛要累死累活啊?”“反正评来评去都是那几个,什么时候轮得到我啊?嘛这么使劲啊?混呗!”

作为校长,我们要明白,一所学校要发展,关键在教师,而且关键在绝大多数教师,只靠几个特别“优秀”的教师,是无法支撑起整个学校的。因此,校长要善于运用“赏识”,调动起广大教师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鼓足他们的干劲,让他们为学校的发展多做贡献。这样,学校的声誉和办学效益才会提高,学校才能处于良性发展之中。

人性化的管理,要学会宽容

学校领导者与教师的关系,无时无刻不处于矛盾之中,各种冲突时有发生。如,教学工作的安排、教学评价、经济利益的分配、情感纠葛等等都可能导致教师和学校领导之间产生矛盾。有的教师遇到矛盾,会用消极的态度抵制学校的决策,而有的教师可能会采用比较过激的方式,直接与校领导发生冲突。在这种情况下,作为学校领导要具备海纳百川的胸襟,首先对自己的言行作实事求是的反省,若错误在于自己,应以较高的姿态主动、诚恳地检讨自己,承担责任,并向教师赔礼道歉,以争取教师的理解,这样就能够化干戈为玉帛,同时,教师也能体会到学校领导的宽宏与大度。

我校有一名教师,业务水平本身不错,但个性比较散漫,经常不遵守劳动纪律,工作上比较消极,教学业绩不佳,在校领导与之沟通中经常发火拍桌子。但校级领导都没有放在心上,只对事不对人。通过多次耐心沟通,这位教师终于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也被校领导一贯宽容的态度所感动,随着他工作态度的转变,所带班级的教学成绩也直线上升,对于学校布置的额外任务也能积极地完成,不再消极怠工。在今年的优秀评定中,经过综合评议,他被评为优秀。

在一般人看来,与校领导吵过架,肯定是拿不到优秀了!但是,我校领导对事不对人的宽容大度的行事方式,折服了全体教师。

由于对学校进行了人性化的管理,我校教师的积极性都被空前地调动起来了。人性化的管理,使每位老师都有了被认同的机会,被赏识的喜悦,这一切,都成了教师成长的动力。近两年来,我校先后被评为浙江省示范初中、浙江省I类标准化学校、浙江浙江省课外导读先进集体、浙江省新生代征文最佳组织奖、宁波市青年文明号、宁波市绿色学校、宁波市卫生先进单位、慈溪市首批师德师风达标学校、慈溪市先进集体、慈溪市青少年科技教育先进集体、慈溪市班集体先进单位,慈溪市教育系统先进基层工会、慈溪市廉政文化进校园示范点等一系列荣誉称号,学生的学风和纪风得到了很大的改观,学校的教学成绩进步显著,重点中学上线人数和普高率居于全市前列,各项学科竞赛位于非城区组前三名,近两年有356人次在各级各类竞赛中获奖。2008年度,教师中有53人次在各级各类业务竞赛中获奖,三十多篇论文在各种刊物发表或交流。无论是学校,还是教师,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学校每一项荣誉的取得,每一项成绩的获取,都与每个教师的努力分不开,不管荣誉的大与小、轻与重,都是教师们团结协作、奋力拼搏的结果。只有运用人性化的管理,调动起每位教师的积极性、责任心,才会有效地促进学校的良性发展。

(作者单位:浙江慈溪市掌起初级中学)

上一篇:当前教师评价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下一篇:如何让名师永保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