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构建语文"乐学"课堂结构

时间:2022-10-27 06:42:49

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构建语文

摘 要:我们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充分重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把教学过程变为使学生学习的过程,以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动机和浓厚的学习兴趣。有了兴趣,才能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主动地进行学习,并做到"学有所乐",达到"学有所获"。

关键词:素质教育 学生 课堂主人语文"乐学"课堂结构

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终极目标。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是课堂教学,改革课堂教学,回归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每一个学生的诸方面素质的主动、生动、全面、和谐、充分发展,已成为普遍共识。“乐学教育”理论认为教育过程是一个自我组织过程。发展的动力来自内部,即来自教师的自我组织和学生的自我组织两个方面,两者缺一不可。学生的课堂学习是一个心理结构自主构建的过程。教师是外力,根本的动力来自学生自身。教师的教只有建立在学生自主构建的基础上,才能发挥作用。教师的自我组织作用主要表现在善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灵活驾驭课堂的艺术,善于因势利导,在错综复杂的非线性关系中锻炼学生的自学能力,这就是说,教师要充分重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把教学过程变为使学生学习的过程,以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

那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构建语文“乐学”课堂结构呢?

一、明确任务 激发兴趣

让学生明确学习任务,就是使学生在教学活动中进行有意学习。实践表明,有意学习与无意学习的效果存在极大的差异。如果学生明确了学习任务,积极地参与学习,保持良好的注意及情绪状态,就能取得较好的学习效果。让学生明确任务?一般采用的是下列三种方法。第一种,开宗明义法:教师在每节课开始时,挂出小黑板(或是口头讲述)揭示本节课的学习任务,并让学生看清、记住。第二种,筛选讨论法:教师把学生预习课文或自学后提出的不懂的地方,加以筛选,结合文章的重点、难点,抓住有价值的问题,组织学习。第三种,分布揭示法:教师不是一上课就和盘托出,而是随着学习过程的展开,相机分步揭示。教师要引导学生认同教学目标,以激发强烈的学习动机和浓厚的学习兴趣。兴趣是创造性地学好语文的重要心理品质之一,实践证明,学生有了兴趣,才会自觉地花时间、下功夫、动脑筋,积极地学习;有了兴趣,才能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主动地进行学习,并做到“学有所乐”,达到“学有所获”。

二、倡导学生质疑 发展学生思维

“为学患无疑,疑则有进”、“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提出问题,预示着新的发展、新的突破。提出问题本身就蕴含着创造思维的火花,鼓励学生质疑,改变了在传统教学中只有教师提问题学生回答问题的状况,使学生变被动为主动,激起了学生思考的兴趣。因而应当鼓励学生解放思想,放飞想象,发扬“初生牛犊不畏虎”的创新精神,敢于向教师发问,善于联系社会生活实际提问题。要提倡敢问、乐问、会问,不断提高“问”的水平,努力做到“将不会提问题的学生教育得会提问题”。

倡导学生质疑,发展学生思维,要求让学生最大限度的全方位的参与教学活动。教师应该给时间、造机会,让学生张扬个性,表现自己,体验成功。学生能够讲的就让他们讲,学生能够回答的问题,教师就不要越俎代庖。教师的精讲、点拨主要在于解决学生难于准确理解和掌握的重点难点问题,以及在理论联系实际中出现的一些学生无法理解的问题。讲解要简练、准确、生动,点拨要力求巧妙,使学生既能窥门见径,又不一览无遗,把他们引入回味和思维之中的境界。久而久之,学生的思维能力将得到长足发展。

三、分层递进教学法

分层递进教学的课堂让每个学生选择自己的发展空间,有足够的发展自由度,教师与学生凭着默契沿着教学目标前进,每个学生都得到了发展,这样学生感到了发展的乐趣。

分层递进教学确立了学生主体性,以人本主义理念构筑师生情结,始终把学生置于发发的时空而开展教学。放弃了陈旧的成才观、短期功利思想和空想主义的不切合实际的所谓的平等观(这种平等实际上是搞“一刀切”,造成了优生发展不了,困难学生学习不了也发展不了的局面,这才是真正的不平等)。真正的实施因材施教,从而使教学中的“启”和“导”成为可能。学生的思维能够展开,求知的欲望得到启发,三尺讲坛成了教师点燃学生心灵火花的场所,教师也在教育对象的勃勃生机中感受到了生命的活力,师生的生命就在这里交融在一起。课堂真正成了师生实现生命价值的场所。课堂也就成了师生的生命共同体。

四、民主教学体验成功

创设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是“乐学教学”一个基本特征。课堂教学应当是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协调完成的双边活动,是师与生、生与生沟通交流的信息传递过程。教师只有充分发扬教学民主,才能增强学生的课堂“主人翁”意识,锻炼他们积极思维的能力和勇于质疑的胆量,让他们尝到“跳一跳就能够得到”的甜头,从而真正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事实证明,与教学内容有关的插嘴是学生思维火花的迸发,是学生注意听讲的表现,不仅不会影响教学效果,反而会激活课堂气氛,改善师生关系,拓宽师生间、生生间教学信息流通的渠道,实现“教学相长”。对课堂上喜欢插嘴的学生,我们不能简单地加以斥责或惩罚,否则他们的思维火花可能就此被遏制。学生对语文知识的理解往往借助于感性经验,他们对某些问题的见解可能会有独到之处,甚至会很有价值。如果教师只是按照自己的思维方式与传统的教学方法,或直接或抽象地告诉学生标准答案,那就难以把教学落到学生的心理基础上,学生对老师的依赖思想也就不会被打破,主体意识就不会被激发出来,他们就永远是知识的“奴隶”。

因此,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必须摒弃传统的教学观念和方法,努力创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建立教师、学生互动的课堂教学模式,允许学生插嘴,维护学生的思维火花,鼓励学生畅所欲言,保护学生开拓创新的意识,及时肯定学生的思维成果,坚持教学民主的原则,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上一篇:有效的管理策略助幼儿园长远发展 下一篇:自主学习模式下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