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教育在各学科中的运用

时间:2022-10-06 12:49:12

德育教育在各学科中的运用

“德育”教育不是一个概念的输入,而是一个反复“操作”的过程。德育的领域是丰富的,以此为内容的教育自然也应该是多样的。在各学科中对德育教育的渗透也是别具特色的,但我们教学的共同目的,是要把学生培养成一个有道德,有理想的人。

一、要善于挖掘课本中的德育素材

教科书是我们的导向,是我们与学生沟通的最直接的载体。如果只是一味的照着书讲课学生会觉得枯燥,那我们怎样来“改编”我们的教材呢?我们以令人头痛的数学科为例也许可以从这样几个方面来试试:结合数学史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结合数学概念和解题教学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结合数学的形式、内涵进行美育教育;结合数学科本身的严谨性特点,因势利导,培养学生求实品质、思维品质、严谨品质及创造品质;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所了解的数学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这样的课堂还会无聊吗?这样的课堂是我们进行德育教育的一个很好的阵地。

二、教师要恰当的创设德育教育情境

现行教材,特别是九年义务教育教材,十分重视教育性、直观性,教材图文并茂。利用计算机多媒体组织教学,形象更为生动,内容更加丰富。一堂好的课,其教育教学的效果,远远超出教材的期望值。我们以基础学科语文科为例。结合各种形象化手段的效果特点,确定采用何种手段创设情境,必要时还要进行剪接、合并、创新等。如为朗诵选配合适的音乐背景,截取有关视频、电视片段补充课文内容等。例如在教学《背影》这课时,一开始导入新课提问“回忆你的父母为你做一些事情”,从学生的表情看的出来,他们毫无感激之情,毫不感动,于是我放出了一段准备好的钢琴曲,再配上一段充满情感的话,音乐缓缓流放,他们也慢慢陷入沉思,眼里饱含着泪花,相信那段音乐将他们带回了与父母在一起的日子,那么美好,那么甜蜜。又例如在上《敬畏自然》这课,利用多媒体手段,播放大自然的图片,让学生感受大自然的杰作,又播放环境恶化的图片,让学生深深感受到要爱护大自然,爱护身边的环境。教师在实践当中积极地摸索、认真地尝试和练习,才能最终创设出逼真的课文情境,让学生全身心融人其中以至产生强烈的共鸣,使德育渗透达到完美的效果。

三、德育教育要与实际相结合

德育教育还必须结合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寓思想教育于有趣的教学活动和课外活动之中,使学生在这些活动过程中,受到教育,规范行为,形成良好习惯。我们完全可以结合班级实际和学校的中心工作来进行。例如,学校抓校风建设时,教师可以结合班级中存在的问题和违纪现象,引导学生去讨论,在讨论过程中区分好坏,明辨是非,从而增强学生的“免疫”力。如果学生无法分辨或意见不统一,教师可以适当提示,切忌过早下结论和简单地灌输。在此基础上,教师还可根据学生的特点和授课的内容,相应地开展主题班会、集体游戏,参观旅行等一系列的课外活动,深化教学内容。课内课外有机结合,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不仅思想品德、语文、数学课的思想教育内容充实,其它学科的潜在思想教育内容也不少。地理课可利用自然现象和实验引导学生爱护大自然,利用大自然为人类服务,并树立良好的环保意识。美术、音乐可结合实际,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只要教师认真备好每一节课,把思想教育内容科学地,灵活生动地融会于教学过程中,就能把思想教育作为课堂教学中一个任务出色的来完成。

上一篇:浅谈课堂教学中的"以偏概全" 下一篇:新课改下初中历史教学的优化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