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初探

时间:2022-10-27 05:48:49

农村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初探

【摘 要】农村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的现状:综合实践活动仍受制于课堂教学模式;由于人文环境和条件限制,活动进展缓慢,收获也很有限;综合实践活动越来越受学生欢迎。让综合实践活动这一新生,富有活力的课程在农村得以实施,应做好两方面的工作:在课堂做好活动兴趣的激发和活动方法的指导;开发家庭资源,寻求家长的支持和配合。

【关键词】综合实践活动;现状;两方面工作

综合实践活动是当前基础教育改革的一大亮点,它既符合世界课程改革的趋势,又符合我国实施素质教育的内在要求。然而由于各地教育发展的不均衡性,课程的开展也各有千秋。农村小学因师资力量和各种条件制约,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更是举步维艰。经过一段时间的探索,我发现农村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的现状如下:

(一)综合实践活动仍受制于课堂教学模式

农村小学由于师资力量薄弱,大都是班主任一人带班教各门功课,即使安排了专科老师,也一人带几个年级,十多个班,教学任务繁重。而综合实践活动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涉及大量的参观、调查、访问,外出接触社会、自然,包括制作、实验这样一些活动环节。这些活动很多需要在校外开展,需要有人陪同和监督,而学校教师人数不能满足要求,因而综合实践活动仍局限在课堂上、校园内。

(二)由于人文环境和条件限制,活动进展缓慢,收获也很有限。

在素质教育不断深化的今天,仍存在着以分论教的现象。虽然综合实践活动是必修课,但因为其不考试,仍有部分老师不重视,不少家长对活动也表示漠视和不解,认为学生的课业负担本来就很重,再搞活动分散精力,影响学习,因此在活动中不予配合和支持。加之有些家长文化素质不高,对学生的帮助微乎其微。农村学校图书种类不全、数量有限,往往费了很大劲也找不出有用的书籍。学生家中拥有电脑的也为数不多,网上搜集也很有限。以上种种都制约着活动的进展。

(三)综合实践活动越来越受学生欢迎

虽然存在以上不利因素,但综合实践活动深受学生欢迎。小学生都有较强的好奇心,遇事爱问个为什么,想探个究竟。综合实践活动恰好为他们开辟了探究的空间。它一改以往学科课程单一的学习模式,强调学生亲力亲为,注重让学生运用各种方式开展有趣的活动,使他们走出课堂,走进生活,融入社会,这对于能力尚浅又充满好奇心的小学生来说无疑是充满期待和挑战。开展综合实践课以后,一位三年级的小学生对我说,我们想天天上综合实践课。在活动中,我也欣喜地发现学生活动的热情越来越高,他们对自己感兴趣的活动,能认真地设计方案,讨论活动开展的方式,及时记录活动发现,积极投入活动成果展示准备中。一位五年级的同学把搜集到的亲情故事用稿纸密密麻麻地记录了三篇,三位同学为了练好演讲,嗓子嘶哑了,为了把亲情歌曲献给大家,感恩歌唱组的同学认真地排练着……这一切都充分地显示了综合实践活动倍受学生青睐。

那么,如何让综合实践活动这一新生,富有活力的课程在农村得以实施,我认为现在应做好两方面的工作:既然无法走出校园,就在课堂做好活动兴趣的激发和活动方法的指导;既然缺乏人力,就开发家庭资源,寻求家长的支持和配合。

(一)在课堂教学中,激发活动兴趣,进行必要的方法指导。

1、引导学生提出感兴趣的问题,开展多样化的研究活动。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还是活动的动力,如果学生没了兴趣,活动将会变成枯燥乏味的事情而难以维持下去,更谈不上收到良好的效果。但是如果选择好了合适的活动主题学生参与的热情就会空前高涨,综合实践活动也会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体验亲情感恩父母》活动中,我尊重学生的意愿,让他们自由组合,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活动,并以自己喜欢的方式开展活动。诗文组、故事组、歌曲组、体验组相继诞生。他们积极投入活动中,开展了调查、统计、访问、搜集、观察、体验等多种活动,并把活动收获用制作故事集,讲故事;制作歌曲集,学唱感恩歌曲;创作感恩诗歌;写感恩日记等形式加以展示。整个活动学生兴趣盎然,效果良好。我还获得一些家长的反馈,有些孩子在活动中真切地感受到父母的辛苦,把感恩落实到行动上,主动做家务,给父母洗脚,按摩,擦皮鞋,开始说敬语,不再顶撞父母……有的学生自豪地对我说,妈妈说有这样的女儿我就知足了,孩子你越来越懂事了。看到孩子们的成长,作为综合实践老师我也找到了课程的价值所在。

2、进行必要的方法指导,为活动的有效开展铺好路。

由于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出现了大量的调查、采访、参观、实验、信息收集与整理、统计、分析等学习活动,就涉及到一些实践的方法与技能的问题。因此在活动开展阶段,教师要结合实例对学生进行一定的方法与技术的培训,如:如何利用工具书、索引、文摘、百科全书;如何使用视听媒体;如何进行访谈;一个完整的调查步骤应该怎样设计;一个规范的调查报告基本格式是怎样的;如何对资料做整理和分类等,以帮助学生做好在不确定环境中解决问题的准备。对于访谈、调查等活动,除指导学生提前设计访谈表、调查表,还应指出注意事项,在班中进行演练,以防止学生胆怯,临阵退缩。在一次,“生活中的礼仪”调查中,我先指导学生设计好问题,又让学生在班中排练,评议怎样调查才能成功。学生认识到态度礼貌大方的重要性。通过此次演练,提高了调查的成功率。在方法指导上,还要正确处理教师的示范、讲述与学生自主活动之间的关系,指导要到位,真正活动时该放手就放手。

3、指导小组合作,保持有效的小组合作与分工

首先,在开展小组活动时,教师要指导学生进行明确分工,鼓励各成员积极承担责任。大家任务明确,各行其责,可以防止互相推诿,彼此依赖的问题出现。

其次,要引导学生相互支持、配合。在一个小组内,学生学习能力有强弱,家庭背景、学习条件也有所不同。在完成任务时,则特别需要培养学生的相互支持和配合的精神。大家取长补短,资源共享,彼此鼓励,共同完成任务。

(二)争取家长的支持,有效地利用家庭资源。

家长是重要的资源,更是教师的同盟军。如果能争取家长的支持,我们开展活动会变得顺利些。为此,我们要加大宣传,争取家长的支持。我们可以通过家访、家长会、告家长书向家长介绍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意义和目的,介绍综合实践活动的一些理念,使家长知道探究、创新、实践、责任感、良好品德以及个性对学生成长的重要性,促进家长重视孩子全面素质的提高,促进家长对本课程的认同和参与。

家庭蕴含着大量的课程资源,我们还应指导学生开发和利用好这些资源。虽然,我们身在农村,家长的文化素质普遍偏低,但他们掌握着许多劳动技术(种植、养殖、修理、加工等),这些正是我们可以利用的资源。为此,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制作家长资源调查表,请家长认真填写,进行家长资源的收集。并对收集到的情况进行分类整理,以便进行有针对性的查询。在家长资源调查表中,我们可以从兴趣、技术、才能、经验等多方面进行调查,还可以加上争求家长做课外辅导员的请求,以便得到一些家长的支持,使课外活动得以顺利进行。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一个引人入胜的领域。它为学生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学生在这里真正成了学习的主人,成了小小研究者。为了孩子的未来,为了未来的小主人,我们期盼学校、社会、家庭的大力支持,为综合实践活动的有效开展创造条件。而综合实践活动的有效开展必将使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成为培养未来高素质创新人才的摇篮。

参考文献:

郭元祥 沈妮《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师指南》

上一篇:浅议构建高效课堂 下一篇:如何在小学数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